|
中國平安金茂集團40億入主北京最大爛尾項目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5日 00:09 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記者 楊麗萍 "昆侖飯店門前的大坑一天不填,我心里一天都不平。"3年前的2005年1月28日,時任北京市市長王岐山在市政府工作會議上說,無論涉及到哪個部門,都要在兩個季度內填平大坑。 這個大坑亦稱"嘉利來大坑"。在激烈的股權爭議聲中,"嘉利來大坑"2005年上半年悄然復工,施工圍檔上的名稱叫做"美邦國際中心"。 日前,北京"美邦國際中心"又換了東家,變身為"平安國際金融中心"。這個"爛尾"達十年之久的項目,新的主人除了此前已經公開的中國平安(601318.SH)之外,還有上海金茂集團。 據了解,"平安國際金融中心"總轉讓額超過40億元。其中,中國平安購買該項目商業和寫字樓部分,代價或將不會低于24億元,而金茂集團作為其酒店部分的新業主,交易金額約為16億元。 收購物業 無涉債權 1月21日,北京昆侖飯店,"平安國際金融中心代理行推介會"舉行。這是中國平安在購買該物業之后第一次公開地面對媒體。然而,對于購買的細節仍是三緘其口。因為,任何一個爛尾樓的背后都會有漫長曲折的故事,何況是處于昆侖飯店旁這么顯赫位置的項目。從成交額看,"嘉利來大坑"或"美邦國際中心"稱得上是北京最大的爛尾項目。 "平安集團只是購買了該項目的商業和寫字樓部分,而酒店部分由上海金茂集團購得。"1月23日,一位與該項目有合作關系的代理行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 據了解,平安國際金融中心位于東三環燕莎橋西北角,占地24195平方米,項目總建筑面積219351平方米,地上176860平方米,地下約42491平方米,建筑高度147.5米,其中,商業面積30819平方米,5A級寫字樓89000平方米,另有一座威斯汀五星級酒店,建筑面積約67600平方米。 至于兩筆交易的具體金額,目前兩家企業并沒有對外公布,金茂集團網站也找不到該項目酒店部分的相關介紹。此前,有關交易金額已是眾說紛紜,有27億元之說,也有30-35億元之說,更有報道稱中國平安以40億元拿下整個項目。 記者通過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站獲得了一些相關的信息。 該網站上顯示,"美邦國際中心"寫字樓部分成交均價為16516元每平方米,按照此價格推斷,寫字樓部分的交易價格或在15億元左右。而商業的交易均價為29418元每平方米,總價約9億。這將意味著,中國平安購買此項物業的價格不會少于24億。 而對于酒店部分,該網站顯示,成交均價為23593元每平方米,這將意味著金茂集團是以約16億的價格獲取此項目的酒店物業。 金茂集團成立于1993年2月,是由中化、中糧、中五礦等10家大型企業集團發起成立的大型股份制企業,公司注冊資本26.35億元,是中國最高、世界第三高樓——金茂大廈的獨家發展商。 隨著金茂集團的加入,"平安整體收購美邦國際中心"的傳聞不攻自破。上述代理行知情人士表示,整體收購意味著該項目原業主北京美邦亞聯的債權債務也隨之轉移,中國平安是不可能這樣做的。"我所知道的是,兩家企業只涉及其物業購買事宜。" 據了解,中國平安為了此次物業購買,曾委托北京中倫金通律師事務所對該項目做了詳盡的盡職調查。有業內人士認為,雖然該項目仍屬于"爭議項目",但兩家企業如此大手筆動作,不排除原業主之間的股權糾紛有向好趨勢。而中國平安遲遲未對購樓事項發出公告,有可能是因為目前此項交易尚未走完程序,加之該寫字樓尚屬期房,雙方僅是預售簽約。 "平安國際金融中心將在今年3月入住。"平安信托物業投資副總監艾兵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透露。平安信托是中國平安進行物業投資的主體。該項目去年復工時,項目負責人曾稱將于2007年10日投入使用,顯然竣工期又延后了幾個月。 "嘉利來大坑"的故事 中國平安和金茂集團只是收購物業,而不拒絕涉足債權債務,源于"美邦國際中心"的水實在太深。近10年來,圍繞這個項目,演繹了一場參與者眾多、持續時間漫長、商業利益巨大的股權搶奪戰。 1995年1月,北京二商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京恒業房地產開發公司、香港嘉利來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香港嘉利來")合作成立北京嘉利來房地產有限公司,開發該項目。1997年11月,該工程在中建一局五公司墊資開挖深基槽后,因資金問題停工。這個已完成拆遷的工地上,僅留下一個深16米、面積達2.1萬平方米的大坑,是為"嘉利來大坑"。 2001年9月,北京市對外經濟貿易委員會(現北京商務局的前身)作出"京經貿資字[2001]627號"<關于北京嘉利來房地產有限公司更換合作方的批復>文件,將外資方股東變更為香港美邦集團有限公司,并將北京嘉利來房地產有限公司變更為北京美邦亞聯房地產有限公司。北京市工商局依據627號批復變更了營業執照。 這一批復導致了香港嘉利來集團出局,項目名稱也改為美邦國際中心。 由此,原外資股東方香港嘉利來與北京二商集團及北京市相關部門因股權轉讓問題便開始了持久的爭奪戰。 2001年10月,香港嘉利來向當時的國家外經貿部提起行政復議請求。 2002年7月,外經貿部下發了67號行政復議,要求北京市外經貿委撤銷627號批復,恢復香港嘉利來股東地位。 2002年7月,二商集團因不服商務部67號行政復議決定,向北京市二中院提起行政訴訟。 2003年下半年,國務院辦公廳和國家商務部三次發函,督促執行67號行政復議,而北京市外經貿委未執行。 2003年12月,商務部一審敗訴。商務部和香港嘉利來隨即上訴北京市高院,2005年2月高院撤銷一審,發回二中院重審,2005年2月,二商集團撤訴。 2004年3月,國貿仲對0382號仲裁案做出0012號裁決書,裁決北京嘉利來置業公司合同終止,自此香港嘉利來在法律上失去了股東地位。 2005年6月,北京市商務局下發443號、444文。443號文依據商務部67號行政復議撤回了627號批復,導致了新合作公司北京美邦亞聯喪失合法身份。444號文依據0012號仲裁裁決書,終止了嘉利來置業公司合同,確認原合作公司合作關系不復存在。這兩個文件的直接后果是導致了該項目與香港嘉利來、香港美邦和北京安華公司"兩不沾"的特殊局面,兩個合作公司的合法地位均被架空。 2005年9月20日,嘉利來股權糾紛仲裁案再次裁決:確認房地產合同合法有效,嘉利來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香港嘉利來)是北京嘉利來房地產有限公司(下稱嘉利來合作公司)的股東,享有60%的股東權益。 據了解,此后雙方均向相關部門提起進一步的要求或訴訟,但糾紛至今未了。 在這場股權爭奪戰中,站在任何一方的角度看都很占理,但惟獨全局是一盤迷霧。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