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部委制改革中金融領域可能最先被整合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4日 08:53 大洋網-廣州日報
大部制改革:可能會減少10個副部長 改革方案將提交今年兩會討論 金融、能源、交通等領域可能最先被整合 十七大報告中關于“大部委制”改革的提法,拉開了國內媒體和學界關于中央將實行“大部委制”討論的序幕。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鄭新立日前也明確表示,有關部門正在抓緊研究大部委制,這將成為明年改革的重點,具體方案正在研究。據悉,改革方案將提交今年兩會討論。 學界這樣解讀大部委制改革:“它的實質是一種權力結構的重構,政府運行體系和運行機制的一種重新確立,不能簡單理解為部門間的簡單合并,合并只是形式。” 大部委制度改革初衷究竟是什么?在明年重點拉開的這一改革調整走向又將如何?本報記者就此采訪了相關專家對此進行深度分析。 “為什么要實行大部委制呢,舉個例子,拿農業部、林業部、水利部來說,果實長在草上歸農業部管,長在樹上是林業部管、長在水里是水利部管,一個家庭如果又種草莓又種蘋果,就要和農業及林業兩個部門的執法人員打交道。”一位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專家昨日如此舉例說。 該專家還認為,而十七大報告中提出的關于“大部委制”的改革,將有望改變這種部門林立、機構繁冗、職能交叉的現象;而更為重要的是,實行大部委制度給中國的行政體制改革帶來權力結構、政府的運行體系和運行機制的一種新的改變。 大部委制調整時機已成熟 “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實行大部門管理體制,無論是從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還是從外部環境來看,條件已經比較成熟。”參與過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設計的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汪玉凱昨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他表示,在實行市場體制后,政府管理部門也在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進行構建和改進,實行大部制的原因主要是基于此。 據悉,在市場化發達的國家普遍都實行大部門體制的管理,且多數國家只有10多個部委,日本是12個,美國是15個,英國是17個,而我國國務院的組成部門有28個,達到某些國家的2倍到3倍。 “全世界都是10多個部,只有我們的國務院組成部委有幾十個,再加上環保總局、統計局、質檢總局等,以及財辦、外辦,各類研究室等等,部門就更加繁多。”中國人民大學行政管理學系主任毛壽龍對本報記者說,實行大部委制的目的就是為了精簡機構,而這樣做的好處是不用再部門林立,無需再設立很多協調機構和各類辦公室,同時又保持類似部門的職能不至于脫節,更可減少部門扯皮現象。 汪玉凱分析說,部門過多主要是因為我國是從計劃經濟體制走過來的,計劃經濟體制的重要標志就是條塊管理,部門設置非常多。 “經過幾十年的改革開放,我們在逐步走向市場化管理,當然,這不可能一步到位,政府的組織架構會經過一個緩慢的轉變過程。”他說,無論是從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還是從外部環境來看,目前,實行“大部制”的條件已經比較成熟。 今年精簡公共服務部門 據悉,我國對于機構的精簡從上世紀末已開始。 “1992年,我國實行市場經濟體制后,我們的政府管理部門就在按照市場經濟要求進行構建和改進,過程經歷了10多年后,十七大提出了要構建‘大部制’體制。”汪玉凱說。 據了解,上世紀80年代,我們先是解決了物資領域的計劃經濟的問題,使鋼筋、水泥等物資市場化了,90年代后,國有企業部門開始精簡,包括化工部等在內的許多一級部、二級部都在精簡之列。1998年,部門精簡開始在國有企業的部門推開,國資委在2003年成立。 毛壽龍分析說,2008年的基本的核心改革背景是,對公共服務部門進行精簡,而這些公共服務領域的精簡不可能完全效仿國有企業的做法,將精簡掉的部門合并到另外的地方,因此,它的實質是要實行政事分開,政府和中介組織、政府和事業單位分開,這樣,很多部門職能轉變,管得少了。 “不過要撤銷這些部門很難,可以通過合并的方法促進政事分開,2008年的改革就是在這樣的核心背景下進行。”他說。 對于此前有消息稱交通、能源等領域可能是最先實行大部委制的領域,據悉,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鄭新立在日前的吹風會上并未予以否認,只是表示,相關方案正在研究,確有專家如此提議。在談到金融領域時,鄭新立又表示:“按照原則應當包括。”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