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黃金甲迷失奧斯卡(2)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7日 02:34 北京商報
中國電影沖擊國際電影獎項時,商業影片是最薄弱的環節。“《滿城盡帶黃金甲》根本不可能獲獎。”北京一家電影發行公司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基本上行內人都不去看這種電影,而且一看就知道獲不了獎。”他認為,中國電影在藝術性方面的實力并不差,許多電影都在柏林、戛納和威尼斯電影節上大放異彩,但也有人質疑,為何只有反映中國最落后最黑暗角落的藝術片才能獲獎。實際上在這屆奧斯卡獎頒獎時,反映艾滋病題材的中國紀錄片——《穎州的孩子》獲得了最佳紀錄短片獎。 中國電影發展分為三個階段,早在“文革”以前中國電影注重教化,“文革”以后改革開放以來是注重藝術的。隨著美國好萊塢大片、港臺娛樂影片對內地電影市場的感染,進入上世紀90年代,中國電影也開始逐漸娛樂化。而娛樂功能正是美國電影的強項,奧斯卡獲獎影片往往是成功的商業娛樂片,所以,“在電影進入娛樂化時代的今天,中國電影走向國際化往往看中奧斯卡的獎項”。 “《滿城盡帶黃金甲》沒有入圍,電影公司的老板說并不會影響北美票房,這是一種自我安慰。”谷時宇告訴記者:“奧斯卡電影節在世界上還是有一定影響力的。”但對于致力藝術電影工作的業內人士來說,奧斯卡和它的娛樂化,正是其不看好的理由。“其實許多電影業內人士對奧斯卡獎的關注并不高。”中國獨立電影的一位業內人士表示,柏林、戛納和威尼斯電影節三大國際電影獎項更關注電影本身的藝術性,拿到這些獎項對電影人的意義更大。 奧斯卡電影獎則帶有明顯的好萊塢風格——商業、娛樂。歐洲國家的電影也是偏重藝術的,所以歐洲國家的獎項也往往更看重藝術內涵。 “奧斯卡的影響力滲透國際上的各個國家,但歸根到底是屬于美國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昨天,北京神州金像電影公司君女士如此表示,中國電影確實需要發展,但更重要的是在吸收多元文化的同時,強化自身的風格,而不是偏重于海外國家的口味。 “韓國電影與日本電影在沖擊奧斯卡的道路上,幾乎與中國處于同一個起跑線,但是從市面上的反映來看,日韓電影的銷量在國內同樣看好。包括從歷年的奧斯卡獲獎影片來看,比如美國電影人更注重人文類影片,從小我們就知道美國電影特別突出‘個人英雄主義’等等,而這是美國文化特有的魅力。”君女士認為,一部特色電影幾乎是每個國家的體現,如中國的比鄰韓國電影與日本電影,同樣具有鮮明的國家風格。 但是,當中國電影人士把國際大獎視為目標時,自身的風格開始動搖。而當中國特色導演模糊了對本土電影的個性,將歪曲的中國歷史文化展現給海外時,怎么可能獲得奧斯卡的青睞? “中國電影登上奧斯卡,能夠表明中國電影業發展的成功,同時也是一種激勵;但是,沖擊奧斯卡并不是為了證明什么。”君女士表示,奧斯卡電影作為起源美國的電影節,具有諸多美國特色。 如張藝謀早期的電影,《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等影片,不僅可以充分反映出中國濃郁的特色風情,同時成就了張藝謀電影的個性。但是,在張藝謀以沖擊奧斯卡為目標,續而創作的《英雄》、《滿城盡帶黃金甲》,為了配合西方社會對影片的審美觀,反而會留不住奧斯卡的眷戀。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