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質量法》首次修訂
2000年7月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了新修改的《產品質量法》,并自2000年9月1日起施行。這是我國首次修改《產品質量法》。
修改后的《產品質量法》增加了對于運輸、存儲假冒偽劣產品的行政處罰和責任規定;將經營服務中使用假冒偽劣產品的情況納入調整范圍;將建筑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等產品納入調整范圍。
修改后的《產品質量法》明確規定了消費者的社會監督權利;規定經銷者必須對消費者購買的產品質量負責;明確規定了消費者有權要求獲得損害賠償。
修改后的《產品質量法》要求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把提高產品質量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要求生產者、銷售者應當建立質量管理制度,嚴格實施崗位質量規范、質量責任以及相應的考核辦法;要求國家監督抽查的產品,地方不得另行重復抽查;上級監督抽查的產品,下級不得另行重復抽查。
第二次質量工作會議召開
1999年11月4日,國務院在北京召開全國質量工作會議。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朱镕基同志作了重要批示:“當前,我們面臨經濟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質量工作正是主攻方向。沒有質量就沒有效益。放任假冒偽劣,國家就沒有希望。”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以黨的十五大精神和十五屆四中全會《關于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為指導,對進一步加強質量工作,加大打假力度,提高我國產品質量總體水平,作出明確部署。會議代表對《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產品質量工作若干問題的決定(征求意見稿)》進行了充分討論并提出了修改意見。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產品質量工作若干問題的決定》發布
1999年12月5日,國務院頒布了《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產品質量工作若干問題的決定》(簡稱《決定》)。《決定》對質量工作明確提出了8個方面的要求,即:充分認識加強產品質量工作的重要性;企業要面向市場,加強質量工作;加強基礎性工作,促進產品質量的提高;遵循市場經濟規則,切實加強質量監管;加強監督抽查工作,加大處罰力度;突出重點,嚴厲打擊制假售假違法犯罪行為;發揮輿論宣傳作用,提高全民質量意識;加強領導,狠抓落實。對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五大精神,全面實施《產品質量法》和《質量振興綱要(1996年-2010年)》,提高我國產品質量總體水平,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作出了全面部署。
《決定》對全國產品質量工作提出了25條具體措施,比如,企業要以市場為導向,加快產品更新換代,努力開發一批適應國內外市場需求的新產品,全面提高產品的檔次和質量水平;企業要建立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要建立從產品設計到售后服務全過程的運轉有效的質量保證體系,嚴格執行標準,企業的經理(廠長)是質量工作的第一責任者;有關部門應該實行重要產品質量監管制度。對涉及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產品,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要通過嚴格生產許可證、產品質量安全認證制度和試行開業審查,加強監督管理。
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QS)于2002年7月起在全國范圍內啟動。
質量興市工作從一到千
質量興市活動是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項具有中國特色的質量振興創舉。它是在地方政府統一組織和領導下,以提高地方整體質量水平為突破口,通過夯實企業基礎工作、實施名牌發展戰略、規范市場經濟秩序、有效遏制假冒偽劣產品,從而推動地方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一項政府有關部門和廣大企業共同參與的質量(經濟)振興活動。質量興市活動的主體是政府,基礎在企業。
1994年,飽受劣質產品之苦的溫州在全國率先提出了質量興市,用質量來重新樹立城市的形象。幾年之后,溫州的成功經驗引起了大家的關注。質量興市作為一種區域性的質量振興模式受到越來越多市縣的認同。
目前,質量興市活動的工作內涵已經從初期打假治劣,上升到質量興市、名牌興企的高度。全國開展質量興市的市縣已經超過了1000個,全國不少地區的質量興市活動正由原來的縣(市、區)范圍逐步向所在的市(地)乃至全省擴展。
2001年,國家質檢總局首次對全國開展質量興市活動取得顯著成效的市縣進行表彰。隨后,各地結合先進省市的經驗,加快了質量興市的步伐,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以質量振興為主要內容的質量興市、質量興區、質量興縣、質量興鎮和質量興業活動,有效地促進了產品質量的提高和區域經濟的健康發展,培養出了一批質量興市的先進典型。目前,共評選出了117個質量興市先進市縣。
《卓越績效評價準則》國家標準頒布實施
2004年,為了適應經濟全球化和國際競爭的需要,激勵和引導企業追求卓越質量,增強競爭實力,有效提高我國產品質量和質量管理水平,在總結中外質量管理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國家質檢總局發布了GB/T 19580《卓越績效評價準則》國家標準,并于2005年1月1日開始實施。
卓越績效評價模式從組織領導、戰略、顧客與市場、資源、過程管理、測量/分析與改進以及經營結果7個方面規定了組織卓越績效的評價要求。它為企業提供了追求卓越績效的經營管理模式,為國家質量獎的評價和企業自我評價提供了依據,它用量化指標(1000分)平衡地評價企業卓越經營的業績,是評價企業卓越績效成熟度的標準。
《卓越績效評價準則》除了參考美國波多里奇國家質量獎評價條款之外,還專門針對我國實際情況,加入了誠信經營、名牌戰略、可持續發展等內容,具有很強的前瞻性和指導性。
青藏鐵路工程勝利竣工
2006年7月1日,舉世矚目的青藏鐵路實現全線通車,這也標志著歷時5年的青藏鐵路工程勝利竣工。
青藏鐵路的建設者們弘揚“挑戰極限,勇創一流”的青藏鐵路精神,克服了高原艱苦的施工環境帶來的困難,用技術和汗水鋪就了一條“天路”。
青藏鐵路建設采取了試驗先行、樣板引路、發揮典型示范的模式,即在鐵路開工之初,要求各施工標段對路基、橋涵等工程先開工的工點進行樣板試驗,在取得有效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再全面開展施工,使工程施工質量得到有效保證,發揮了樣板工程的示范作用;同時,各施工單位組織大型質量現場觀摩活動,起到互相學習、互相鞭策、取長補短的良好效果;另外,成立專門的質量環保督查組,采取不定期、不事先通知的辦法,隨時對各工點進行往復式的巡視檢查。
在施工過程中,各單位大力推廣使用新設備、新材料、新技術和新工藝,為確保青藏鐵路工程質量創造了條件。全線先后圍繞施工難點立項近80個科研課題,投入數千萬元,在多年凍土隧道開挖、支護、襯砌、通風成套技術,以及凍土區橋梁樁基施工旋挖鉆機應用技術等方面取得新成果。
專家鑒定組認為,青藏鐵路工程質量全面創優,“三大難題”攻關取得新成果,特別是凍土工程安全可靠,不同結構條件下的多年凍土路基變形趨于穩定,是我國工程水平的一次完美體現,不愧為“筑路史上的偉大奇跡”。
國家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制度實施20周年
2005年是國家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制度實施20周年。從1985年第三季度起,國家監督抽查制度肩負起監督產品質量、指導百姓生活、為經濟發展保駕護航的重任,也客觀記錄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發展不同階段的質量軌跡。
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選擇的是產品主要功能的質量指標,被譽為產品質量的“晴雨表”。20年來,國家共抽查了177507家企業的209120種產品,涉及產品4136類,覆蓋食品、日用品、農業生產資料、工業生產資料、信息產品、建材產品等多個行業。20年來的抽查結果顯示,產品整體抽樣合格率穩中有升,尤其是一些大中型企業產品,同時跟蹤抽查產品的抽樣合格率也基本保持穩定。
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客觀地記錄了我國產品質量穩步提升的過程。以農資產品為例,20年來,我國共對10412家企業的13018種農資產品開展了監督抽查,抽查產品覆蓋了農藥、化肥、農機、農機配件等31類產品,抽查頻次在5次以上的產品有20多類。20年來,農資產品抽樣合格率自1994年以后穩步上升,由1994年的52.1%提高到2005年的87.6%,1995~2005年11年中有7年的抽樣合格率超過70%、5年的抽樣合格率在80%左右。
20年來,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制度已成為我國政府對經濟實施監測與調控的一個重要依據與手段。它不僅促進企業產品質量的提升,更促進了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對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影響深遠。
產品質量監管體系建立
從QS市場準入,再到3C認證、缺陷產品管理、產品質量電子監管網,十年來,政府部門開展了多項產品質量監管工作。這些工作不僅促使企業提高產品質量,也幫助消費者保護了自我權益。
2003年8月1日,我國開始實施強制性產品認證制度,即3C認證。首批進入3C認證目錄名單的產品包括電線、電纜等19大類132種產品。凡是通過3C認證的產品,可直接銷售到歐美市場。據統計,我國已頒發3C認證證書144029張,獲證產品涉及的企業數為31168家。
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QS)于2002年7月起在全國范圍內啟動,實施至今,仍有30%左右的食品尚未納入QS市場準入制度。國家質檢總局計劃在今年年底前將國家標準規定的所有28大類525種食品全部納入QS市場準入制度管理范圍。
同時,針對近期食品包裝容器出現的一些問題,國家質檢總局將對食品包裝容器,包括塑料、紙質、金屬等包裝材料,逐步實施市場準入制度。
2004年3月,國家質檢總局、國家發改委、商務部、海關總署等4部委,聯合發布了《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規定》,并于當年10月1日起實施。這個規定的發布也拉開了我國缺陷產品管理工作的序幕。2004年9月28日,國家質檢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正式成立,具體負責組織、實施缺陷產品召回的日常管理工作。目前,我國已將M類汽車全部納入召回的實施范圍,共有27家國內外汽車廠商實施了54次主動召回,涉及車型59種,召回車輛42萬臺。
2005年9月,國家質檢總局在河北省進行了中國產品質量電子監管網的試點工作。2006年,國家質檢總局開始在全國推廣中國產品質量電子監管網。目標就是要力爭在2010年年底前將全國所有適合入網的企業和產品入網,在全國城鄉銷售網點廣泛布設信息查詢終端,基本建成功能完善、機制健全、反應快捷的產品質量監控系統和執法打假保名優信息聯動系統。
推進名牌戰略取得豐碩成果
自1996年國務院頒布的《質量振興綱要》提出實施名牌戰略以來,各地名牌戰略領導小組依據1997年原國家經貿委和原國家技術監督局聯合發出的《關于推動企業創名牌產品的若干意見》,組織開展了以產品實物質量、市場占有率、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等為主要指標,以名牌產品認定為主要內容的名牌戰略實施工作。
2001年3月21日,中國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成立,這也標志著中國名牌戰略推進工作進入了新時期。從2001年開始,中國名牌產品評價工作正式啟動。從2001年的10個類別、57個產品到2006年的92個類別、556個產品,中國名牌產品評價的范圍越來越廣,評價方法越來越科學、客觀,評價過程越來越公開、透明。一年一度的中國名牌產品評價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界的一件大事。目前,我國共有1388個中國名牌產品。
隨著中國品牌在世界市場上的表現越來越優秀,從2005年開始,中國世界名牌產品評價進入了大家的視野。年銷售額100億元以上、申報產品銷售量(額)排名世界前5……這些苛刻的門檻保證了中國世界名牌產品的絕對實力。經過兩年的評價,海爾、華為、中興、格力、陽光、振華港機6個企業的7個產品成為了中國世界名牌產品。
2006年7月,國家質檢總局發布了《國家質檢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快實施名牌戰略的意見》,對“十一五”期間的名牌戰略推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各級質檢機構充分認識加快實施名牌戰略的重要性,進一步增強實施名牌戰略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亮點回放
□首次修訂《產品質量法》,充分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第二次全國質量工作會議召開,進一步加強質量工作。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產品質量工作若干問題的決定》對質量工作提出明確要求。
□質量興市從一到千在全國全面展開。
□實施《卓越績效評價準則》,引導企業追求卓越質量。
□實施了20年的國家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制度客觀記錄了我國產品質量穩步提升的過程。
□從QS市場準入,再到3C認證、缺陷產品管理、產品質量電子監管網,我國產品質量監管體系建立。
□1388個中國名牌產品,7個中國世界名牌產品,名牌戰略推進工作碩果累累。
□青藏鐵路工程勝利竣工,工程質量全面創優。
□神舟系列飛船成功飛天,被稱為“航天模式”的質量管理模式確保每個環節的質量達到了100%。
神舟系列飛船成功遨游太空
2003年,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船的成功著陸,標志著中國首次載人飛行取得圓滿成功。2005年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船又一次成功完成任務,順利返回。這不僅是我國航天工程的成功,也是我國制造質量水平的最高體現。
神舟系列宇宙飛船和運載火箭集中了我國各行業高科技成果。僅參與神舟五號船載設備設計、生產和配套的單位,就涉及航空、航天、信息產業、氣象、兵器、冶金、儀器儀表、核工業、紡織、化工、機械等十多個領域和中科院、總裝備部、教育部等系統遍布全國的上百家單位。據統計,神舟系列宇宙飛船有3000多個配套廠家,參加協作的科研院所有200多家,十幾萬個配套元器件86%以上是由我國配套電子企業研制的,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
神舟系列飛船的質量管理模式被稱為“航天模式”,其特點就是確保每一個環節、每一個工作項目的質量達到100%。比如,飛船所有操作項目都實行了表格化管理,做到了工作有依據、有記錄、有簽署,且經得起歷史檢查。各分系統除了能將實際測試數據與要求值進行符合性判斷外,還要做到能將飛船不同時期、不同階段的測試數據進行逐行比對,從中可以一目了然地發現數據波動情況與趨勢;每個部門都要進行質量問題歸零。對發現的任何問題,都要從技術上、管理上分析產生的原理、機理,明確責任人,并采取糾正措施,以避免問題重復發生。飛船系統要求對發生的所有質量問題都采取公開透明、實事求是的態度,不放過任何一個疑點。 作者:佚 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