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走在去博物館的路上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8月18日 15:19 經濟參考報

  

走在去博物館的路上

  與往昔只注重收藏、展覽“老古董”不同,越來越多的博

  物館開始收藏、陳列有價值的當代文物,拉近了民眾與博物館的時空距離。

  想要在最快的時間了解一座城市,就去博物館吧。在那么一個開闊而寧靜的空間中,面對一件件展品,你可以用你自己的感官去感受那些文明,用心靈與那些逝去的時光進行無聲卻動人的對話。

  從文化邊緣回歸

  改革開放以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國的博物館作為由政府差額撥款的文化事業(yè)單位,一直處于“不景氣”的尷尬境地。記者的學生時代常常是由學校組織參觀某博物館的“愛國主義教育展覽”或“某某書畫作品展”,帶著寫作文的任務走馬觀花,不停地記筆記,沒有時間也沒有意識去欣賞展品的藝術價值。記憶中的博物館總籠罩著灰撲撲的“舊”,帶著難以親近的“冷”,展品似乎也是一成不變。

  幾天前,當記者站在落成不久的北京首都博物館新館前時,感受到的是首博那恢弘傲然的氣勢和銀灰色玻璃幕墻帶來的現代氣息,完全顛覆了記者兒時記憶中關于博物館的印象。雖然那天并非周末,但前來參觀的人仍舊絡繹不絕。兩位人大附中剛剛參加完中考的學生告訴記者,這已經是她們第三次來這里了,“我們買了北京市博物館的通票,幾乎去過北京所有的博物館。聽說首博有兩個新的展覽,我們就來看看。”不少情侶也將博物館當作了約會場所。“到博物館去”,已經逐漸成為中國城市居民的一種休閑方式。

  放棄“清高”博物館開走“親民路線”

  記者在采訪中發(fā)現,我國博物館的收藏內容正在悄悄發(fā)生變化。與往昔只注重收藏、展覽“老古董”不同,越來越多的博物館開始收藏、陳列有價值的當代文物,拉近了民眾與博物館的時空距離。

  以前的博物館總擺著一副“來不來由你”的清高態(tài)度,但現在卻開始從各方面“推銷”自己,在宣傳方面想各種辦法,以吸引更多的觀眾走進博物館。上海博物館就在不斷推出新的展覽方面大做文章,他們不但在報紙上、地鐵里做預告宣傳,還在展覽期間舉辦了免費講座和學術活動。

  一些位于旅游景區(qū)的博物館,則選擇與旅游局合作,將自己作為該地旅游資源的一部分,“捆綁”進行對外宣傳。目前杭州幾乎所有的博物館都開始免費對外開放,如此“親民政策”的出臺不僅配合了當地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反過來也給自己帶來了更多的客流。

  相當多的博物館在努力擺脫以前“學究”的清高形象,放低姿態(tài)親近大眾,從博物館內的設施越來越多地體現出“人性化”便可見一斑。記者在首都博物館看到,每個展館外均有皮質的座椅,供人小憩;每個樓層都有小賣部和休息區(qū),出售飲料和小食品;隨處可見醒目的標志牌,提供各種信息;地下一樓還有書店、禮品店、ATM取款機和自助餐廳。據悉,首博還為殘障人士和其他有特殊需要的參觀者提供有專門服務。

  “我不在家,就在去博物館的路上”

  “我不在家,就在去博物館的路上。”臺灣知名專欄作家李俊明的一本介紹英國博物館的小冊子風靡了華語世界。

  書中介紹說,英國是發(fā)明“博物館學”的國度,也是全世界博物館密度最高的國家。倫敦被稱為博物館的首都,許多沒到過倫敦的人都知道那里有個世界聞名的“大英博物館”。倫敦重要的博物館及藝廊,多半位于交通便捷的要道,每周都有固定的夜間開放時段,還附設有良好的餐飲空間,給市民提供休憩交際的場所。此外,倫敦博物館還常常在館內舉辦古典或爵士音樂會,讓倫敦居民或是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輕松享受博物館的氛圍。

  美國是全世界博物館最多的國家,國家有國家的博物館,州有州的博物館,城市有城市的博物館,大學有大學的博物館。美國的歷史就那么200多年,不及中國的一個王朝,但他們卻有那么多東西值得收藏。除了強烈的收藏意識,美國發(fā)達的社會學、人類學造就了一大批專業(yè)人才,對博物館的價值與博物館的收藏,給予了理論上的支持與指導。他們策劃展覽的經驗十分豐富,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做的一個“走向盛唐”的展覽,共花了七年時間,他們整個策劃的過程都可以編成一本書了。

  和國外的博物館相比,中國的博物館還非常年輕。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博士生導師陸建松教授認為,雖然我國博物館數量有了較大的增長,但是從絕對值來說還遠遠落后于美國、英國、法國和日本等發(fā)達國家。美國有大小博物館近萬家,英國、法國和日本博物館的數量都在3500座以上。目前我國各類博物館約有2300座左右,全國博物館每年舉辦近萬個展覽,觀眾達到1.5億人次以上。從國土面積、人口和歷史悠久的程度看,我國博物館的發(fā)展還有很大空間。

  歐洲的博物館用了幾個世紀的時間去建立和觀眾的良好關系,相比之下,中國博物館在辦館的觀念上還遠遠落后于發(fā)達國家。直到現在,中國的許多博物館仍然處在“守攤子”的狀態(tài),藏品“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遠遠沒有發(fā)揮出傳播文明、教育大眾的作用。加上辦展手段滯后,往往把藏品只是簡單地按時間順序擺在一起,缺少生動形式和詳盡的講解,使得人們看了之后收獲不大,索然無味。顯然,中國博物館只有“走出去”,不斷學習、思考、探索,才能迅速地成長。

  李俊明說:“希望有一天您到了倫敦,也會像我一樣,常常走在前往博物館的路上。”在北京、上海和中國的其他城市,希望越來越多的人在不久的將來也會“常常走在前往博物館的路上”。

  相關鏈接

  北京部分博物館近期主要展覽

  中國美術館:

  浙江慈溪畫院20年書畫作品晉(8月10日至8月20日)

  中華魂情系寶島——藝術采風之旅寫生作品(8月24日至8月29日)

  紀念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60周年國際藝術作品展(9月3日至9月18日)

  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

  俄羅斯民俗巡禮展(9月20日至11月19日)

  主要展示俄羅斯19世紀末20世紀初各民族的文化,展品主要以服飾、頭飾、生活裝飾品為主,數量多達1042件。

  偉大的世界文明展(9月28日開幕,長期陳列)

  以古代埃及、兩河流域、古代希臘、古代羅馬、印度和美洲文明六大文明為切入點,集中展示世界藝術史上具有代表性的藝術作品,展品數量達328件。

  首都博物館:

   北京女畫家畫展(8月25日至9月5日)

  社會主義新農村圖片展(9月8日至9月12日)

  航天50年成就展(9月25日至10月15日)

  中央統戰(zhàn)部西藏展(10月8日至10月25日)

  中國寫實畫派2006油畫年展(10月20日至10月30日)

  

意大利文化遺產展(11月10日至2007年1月10日)


 本報記者 曹瀅 實習生 聶瑩  


愛問(iAsk.com)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