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美容院變成了“試驗田”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7月14日 08:33 中國質量新聞網 | |||||||||||
美容美發是一個潛力巨大的行業,但一些急功近利的做法嚴重傷害了行業的發展,也嚴重挫傷了消費者的信心。cnsphoto 數年前,社會流傳著一個公開說法——我國美容業一年毀掉20萬張臉。
“美麗的事業”何以在短期內變成“重災區”——假冒偽劣產品橫行,害人手術接二連三,就診者過敏、中毒甚至傷殘不計其數。首先,由于開辦門檻過低,各類美容院如雨后蘑菇般生長。人們沒有料到,這其中有許多是“毒蘑菇”。加上缺乏監管、從業者素質差等原因,小工搖身一變成“技師”,攤上批發來的化妝品敢稱“精品”,國外淘汰的隆胸材料被拿來濫用,未受過培訓的“醫生”公然在人家的臉上動刀,推薦沒批號的藥物給病人吃等現象比比皆是。媒體揭露,一些小發廊干脆不進正規產品,全部采用“三無產品”。是誰如此大膽,竟把女性嬌嫩的面孔、身軀當成肆意開墾的“實驗田”?他們哪兒還是制造美麗?簡直就是把“美容院”辦成了“丑容院”。 監管不力,就等于放縱。像這種遍地開花的大規模經營模式,非惹出大亂子不可。而一旦出事,消費者的維權之路極其艱難,流血又流淚的故事一遍遍地上演。有識之士指出,要想徹底遏制美容黑潮的泛濫,必須建立相關制度,除了確認主管部門,還須成立從業資質審查委員會,市場監督委員會,美容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這3個連環組織。如果失去職能部門的保護,“丑容院”老板肯定要肆無忌憚,消費者就無異于待宰的“羔羊”。其實,美容美發市場到底有多難管?難就難在政出多門,誰都伸手,誰都不管。我們?吹竭@種場面,一種美容產品已被揭穿,可它的形象依舊出現在電視屏幕上。在一個地方捅了婁子,人家甚至連名字都不改,就在另外一個地方重起爐灶。這說明,如果缺乏權威、協調、宏觀的元素,一個市場監督機構就等于擺設。 消費者缺乏自我保護意識,也就給了某些“院主”可乘之機。特別是一些年輕姑娘,思想單純幼稚,盲目追求外表美,很容易聽信花言巧語,錯以為整形只不過相當一場“感冒”。等到付出大量金錢,身體和心靈也受到摧殘,已為時過晚。您聽說過嗎?美容業竟出現了一個車間里的專用術語——返修率。 據醫療專家講:由于非醫療美容機構違規操作,造成美容不成反遭毀容的比例相當驚人。空軍總醫院一位負責人透露,在他們接診的10萬人次的整容、美容者中,近30%的病例都是由于在非正規機構進行整容、美容失敗而來院“返修”的。在這些等待“返修”的患者中,有的隆鼻手術后,不僅沒有獲得挺直的鼻子,反而得了個歪鼻子;更有雙眼皮做成疤瘌眼的。顯然,這個“救災”數字大大不夠,由于涉及身體隱私,許多女孩子羞于投訴,抱憾終身,這簡直是慘絕人寰!請大家記住:即使到正規大醫院接受整形手術,也一定要提高警惕,把工作做在前面——問清副作用,問準主刀醫師,并將術后可能發生的責任一一劃分清楚,并送交有關部門備案。美麗和安全孰重孰輕?相信每個人不難回答。 如今,“痛并美麗著”,成為當今愛美人士的追求。毋庸諱言,這其中傷害的主要是眾多女性。她們是我們的母親、妻子、姐妹。當看到隆胸失敗的患者痛不欲生的悲慘場面,我們的官員和執法部門如何能坐得?要知道,那些美容業的“蛀蟲”和“兇手”,毀掉的不僅是女性的面容和身體,同時也毀掉了這項極具前景的美好事業。 為保護我們的母親、妻子和姐妹,請迅速行動! 作者:林 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