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創新技術和產品占領市場,已成為名牌企業不斷追求的目標。7月7日~9日,在青島舉辦的2006中國國際消費電子博覽會上,聯想集團研發的機器人吸引了眾多參觀者。這款機器人可用語音控制,還可用手寫文字對他下指令。
6月底,國家質檢總局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快實施名牌戰略的意見》(簡稱《意見》)。《意見》不僅提出了“十一五”期間我國實施名牌戰略的指導思想、目標和原則,而且還確定了重點培育方向和主要措施。可以說,《意見》對“十一五”期間的名牌戰略工作進行了整體部署,堪稱“十一五”期間名牌戰略“路線圖”。
為了讓讀者更全面地理解和領會這張路線圖,記者選取了《意見》中的一些關鍵內容進行解讀,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追求目標 :五大提升 “10+100”
《意見》明確提出了“十一五”期間我國實施名牌戰略的目標,即五大提升——質量水平明顯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明顯提升、優勢品牌的國際競爭力明顯提升、名牌產品的帶動力明顯提升、自主品牌出口的比重明顯提升。
記者注意到,《意見》在闡述五大提升時,“帶動”成為一個高頻詞——要通過質量水平的提高,帶動我國質量總體水平和競爭力的提高;要通過培育具有集聚效應的中國名牌產品,帶動特色產品集群的發展和經濟的進步;要通過提高自主品牌出口的比重,帶動出口產品結構的優化,從而改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由此可以看出,政府對于名牌的期望,不僅僅是單個企業的成功,而是希望通過名牌企業的帶動,為區域經濟甚至全國經濟的發展提供新的發展動力。
在五大提升中,最值得關注的是“10+100”,即在“十一五”期間,我國要在輕工、紡織、機電、信息、石化、航天、航空、船舶、材料等9個產業形成10個左右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國際競爭力較強、品牌知名度較高、在國際市場占有一定份額的世界級品牌;要在有一定基礎的重點行業和關鍵領域,加大自主品牌出口的推進力度,培育出100個向世界級品牌進軍的中國自主品牌。
據有關人士透露,之所以確定了輕工、紡織等9個產業作為培育世界級名牌的基地,就是因為這些產業不僅規模巨大,而且已經顯現或正在顯現出一批能夠在世界市場上站得住腳的名牌,如首批中國世界名牌產品的獲得者海爾和華為。雖然目前還無法得知世界級品牌的具體培育名單,但是,可以確定的是,他們必定都將是各自行業中的絕對翹楚。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細節在于,與中國名牌產品和中國世界名牌產品不同的是,此次“10+100”中提到的是品牌而非產品。業內人士認為,從這個字面上的區別可以看出,我國名牌戰略的側重點正在由產品向品牌轉移,這無疑是個利好消息。
基本原則:形成合力 看重創新
“十一五”期間,實施名牌戰略的原則共有五條:政府推動,企業為主;自主創新,提高質量;市場導向,重在培育;整合資源,合力推進。其中,舉全社會之力,培育自主品牌可謂是最重要的一環。
《意見》提出,實施名牌戰略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各方面積極參與和推動。各級政府要統一領導,各有關部門要各盡職能,整合有效資源,形成工作合力。另外,還必須制定名牌培育規劃,由政府、企業、社會共同努力來落實培育規劃。
曾經有一種觀點認為,名牌就是銷量,就是市場占有率。只要買的人多,知道的人多,就可以算作是名牌。但是,從《意見》中,記者發現,我國對于名牌的定義已經不再只著眼于數字,而是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自主創新和以質取勝上。《意見》要求,名牌戰略必須要堅持走以質取勝,自主創新,促進自主品牌發展的道路,加快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知名品牌和優勢企業集團。
《意見》專門提到,高新技術產業、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住宅產業和節能、環保、資源綜合利用等體現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方向的產品,是“十一五”期間重點培育的對象,而這些行業恰好也是技術要求相對較高,自主創新空間較大的行業。《意見》還指出,實施名牌戰略的原則之一,就是要把增強企業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能力作為提高產品質量和品牌實力及國際競爭力的根本途徑。從中可以看出,培育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已成為我國實施名牌戰略最為關鍵的一環。
培育重點:八類產品 各有要求
《意見》明確指出,“十一五”期間,名牌戰略的培育重點與國家“十一五”規劃目標和產業政策相一致。具體來說,共有八類: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產品、提升國家技術實力的先進制造業產品、對促進農村發展及增加農民收入有較大影響的產品、資源節約型產品和環境保護型產品、以自主品牌出口量大的產品、滿足人民群眾生活需要的消費品、凝聚中國文化特色的優勢產品、符合現代服務業發展方向的服務業優勢品牌。
記者注意到,《意見》除了明確提出了重點培育的八類產品以外,還對這八類產品的發展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比如,對于高新技術產品來說,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最重要的;對于制造業產品來說,通過科技進步,促進技術改造與產業升級是最重要的;對于資源節約型和環境保護型產品來說,加快自主品牌建設,培育出示范性的企業和品牌是最重要的;對于凝聚中國文化特色的優勢產品來說,培育品牌,向世界輸出中國品牌和文化是最重要的。
根據《意見》要求,“十一五”期間,中國名牌產品的培育、提高、發展規劃也將根據這八類重點培育方向來制定,并以此指導“十一五”期間中國名牌產品的培育和評價工作。這也意味著,“十一五”期間中國名牌產品評價工作,無論是評價目錄還是評價標準,都將向這八類產品傾斜。
具體措施:企業為主 社會參與
《意見》共提出了3條加快實施名牌戰略的措施,即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加強自主品牌建設;完善法規,加強政策引導和扶持;努力營造有利于自主品牌成長發展的環境。針對每條措施,《意見》還提出了若干條具體的做法。
例如,《意見》要求名牌企業應做好自主創新、質量管理、人才培養和品牌經營等4個方面的工作。在法規和政策方面,則重點提到了國家技術標準戰略、質量獎勵制度、質量誠信體系和品牌建設等幾個方面的工作。
另外,在描述這些措施時,其中的一些細節值得關注。
比如,《意見》指出,企業在研發核心技術時,要圍繞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吸收再創新3個環節來建立和完善企業技術中心。這一方面肯定了目前中國企業掌握核心技術的3種路徑:自主開發、合作開發和先引進再自主開發,另一方面也為企業建立技術中心提供了新的思路。
再比如,《意見》首次提到了“中國名牌自主創新工程”和“培育十大世界名牌工程”這兩個新名詞。雖然《意見》并沒有提到這兩項工程的具體做法,但是可以據此推測出一些它們的基本情況。
《意見》還提到,要有針對性地開展世界名牌對比研究,找出在核心技術、產品質量、經營策略和管理水平上的差距,確定攻關目標,制定具體措施,加快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品牌。 作者:彭 燮/文 王楊二/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