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科研經費研究的竟是吃喝拉撒 背后隱藏多少腐敗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7月04日 11:44 新華網

  科研經費怎么成了“公關費”?

科研經費研究的竟是吃喝拉撒背后隱藏多少腐敗

  “我國科技創新的成本太高了!”山東一位科研人員對記者說,科研經費花到哪兒去了?為了爭取經費而開展的公關活動已花掉一塊,出差、買車、鑒定成果又花一塊,真正用在買資料、配備設備儀器上的比例并不大。

  記者采訪發現,現在課題的申請難度越來越大,競爭也愈來愈激烈。山東師范大學一位教師說:“爭取項目有很多‘潛規則’,要看關系。有關系的,項目設計得不好,也能上;沒有關系的,課題再好,也不容易上。項目需要跑,我的一個同事到北京跑項目時,到一部門看他們的辦公條件很差,馬上掏錢幫人家購置了新的辦公桌椅,課題就到手了!

  一些科研人員說,為什么有人不惜花錢跑課題?因為課題是立身之本,有了課題尤其是國家級課題,就有了能力,評職稱、評獎乃至當博導等,都有了籌碼。很多人做課題是為了應付考核、評職稱。

  記者采訪發現,大多數科研機構要依靠爭取來的科研項目經費維持運轉,本周期內成果的水平為爭取下一周期的課題和經費奠定基礎。過度競爭和競爭機制的不規范,使得相當數量的課題組及科研人員將大量時間和金錢投入到課題申請環節。

  采訪中,一些學者說,我們不怕平等競爭,但是現在缺乏公平競爭的環境。一些科研領域成為某些權威或領導的勢力范圍,只有進入“小圈子”的人,才有可能得到資金支持力度較大的項目,而“外圍”的科研人員,只能得到一些子課題,或者得到一些資助力度小的課題,或者什么也得不到。

  “跟著項目吃喝拉撒都能報銷”

  青島一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對記者說:爭取到了科研經費后,并不能全額拿到,還要被所里、實驗室逐級“剝皮”,扣管理費、儀器設備耗損費等,一個20萬元的課題,到我們手里時也就剩下10多萬元。有些科研單位的項目帶頭人還從經費中提成5%,算是個人所得。

  據這位科研人員透露,一般做項目預算時,需要100萬元就報120萬元,上浮20%。有些重大課題需要招標,就不敢把預算報得太高。資金只要撥下來,就要想方設法將它用完,項目快結束時如還有錢就買車買電腦,置辦辦公用品。跟著項目的人在這段時間內吃喝拉撒都能報銷。有些項目預算中有明確規定不能買車只能租車,就想辦法在發票上做文章,把買車變成租車。

  有人士說:“人文科學課題的科研經費許多花在課題組成員出差、開會、住宿等方面了。借出差旅游,或請朋友吃飯,也可以在課題經費中報銷!

  “除了正常的資料費、出差費、專家論證費,有的就買電腦作為設備報銷,有的甚至給孩子買學習用品也要到課題組報銷!鄙綎|師范大學一位副教授說。

  一些科技人員反映,同一領域同一科研機構中不同課題組之間獲得的科研資源有很大差別。而造成這些差別的原因之一,是人際關系?蒲腥藛T提出,一些課題鑒定會、論證會是虛假的,實際上是請客吃飯。

  青島一家研究所的科研人員說,項目實施中,上級部門也會派專家進行中期審核,了解項目資金的使用情況、課題進度等。要是審核不過關,下一批的資金就不再撥付,所以研究所一般要請前來考評的專家吃喝玩樂,再送點紀念品,有的干脆送錢作為“辛苦費”。

  要把科研經費用在“刀刃”上

  我國在科研投入方面,雖然已采取公開招標等措施,但從效果上看,投入與產出不成比例,成果轉化率仍然偏低。

  一些專家提出,科研立項和經費投入要納入公共監督,建立規范的評審機制和程序,落實和完善科學技術評價方法。國家一些重大項目的評審可以聘請國外有關專家參加,人數應占一定比例;評審意見要詳細、公開,并接受申請者的申辯。科研項目的立項和其他重要環節都要評估,入選的科研項目應向全社會招標并公示,項目的開展和完成要有評估,并且要讓社會各界有渠道了解科研經費的使用及產生的效益。

  另外,凡是國家各級財政支出的科研經費,應納入財政監管體系,引入第三方獨立會計事務所,對科研機構實行規范的會計

審計管理,承擔財務審計和監督,定期向立項單位和經費投入單位匯報。各級財政和立項單位要有細致和嚴密的處理規定,以提高經費管理水平,增加資金使用效果。

  近日,科技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從科研項目管理的源頭——立項著手,深化行政審批制度和科技計劃管理體制改革,確保立項全程的公開、公正和透明,防止“人情項目”“關系項目”;倡導新的科技成果評審模式,與產業相關的成果可通過市場來評價,基礎研究成果則通過論文、引用、國際會議得到公認;引入科研活動“問效問責制度”,對項目的各責任主體進行跟蹤考核;以專項審計方式加強科技經費監管。(記者王婭妮、王海鷹)

  相關報道:

  一方面,我國科技投入長期不足,成為制約科技創新的一大瓶頸;另一方面,有限的科研經費并沒有全部用在刀刃上,跑冒滴漏現象十分嚴重。記者調查發現,我國科研經費的利用率普遍低下,科研項目甚至成了某些科研人員的“圈錢”工具。科研經費使用中的浪費黑洞,亟待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關注。

  “我國科技創新的成本太高了!而且還在不斷加大!鄙綎|一位科研人員對記者說?蒲薪涃M花到哪兒去了?為了爭取經費而開展的公關活動已花掉一塊,出差、買車、鑒定成果又花很大一塊,真正用在買資料、配備設備儀器等的比例并不大。

  (新華社專稿)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愛問(iAsk.com)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