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的未來是芯片,但專家警告蜂擁而至的淘金者——
動“芯”更要動“腦”
中國(北京)第七屆國際照明電器博覽會上,眾多廠家推出LED技術照明產品,而LED被譽為“代表照明技術的未來”。目前,LED的70%~80%的特征還是體現在裝飾性方面,目前主要應用于城市美化。cnsphoto供圖
照明的未來是芯片。
美國能源部預測,到2010年前后,美國將有55%的白熾燈和熒光燈將被嵌在芯片上的發光體———半導體燈替代。
日本計劃到2008年用這種半導體燈替代50%的傳統照明燈具。
到2010年,僅在美國,半導體照明就可形成一個500億美元的大產業。
面對半導體照明市場的巨大誘惑,一場搶占半導體照明產業“山頭”的淘金熱潮在全球涌動。
但權威專家近日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警告蜂擁而至的淘金者:動“芯”更要動“腦”。
燈泡接班人
提起照明,人們馬上會想到燈具店中那些五顏六色的各式燈具。盡管這些燈具的形態各異,但其照明的核心部分——燈泡其實只有兩種:白熾燈和熒光燈。不過,這種格局正在發生改變,因為照明領域的一顆新星已經升起,燈泡有了新的接班人——半導體照明。
半導體照明,也叫LED,是半導體發光二極管的意思。與傳統照明技術相比,半導體照明的最大區別是結構和材料的不同。它是一種能夠將電能轉化為可見光的半導體,上下兩層裝有電極、中間有導電材料,就像一個“漢堡包”,可以發光的材料是夾層中的“肉餅”,材料不同,光的顏色也不一樣。
科學家測量發現,在同樣亮度下,這種“漢堡包”的電能消耗僅為白熾燈的1/10,壽命則是白熾燈的100倍。
由于LED具有節能、環保、壽命長、體積小等優點,專家們稱其為人類照明史上繼白熾燈和熒光燈之后的又一次飛躍,對其未來發展給予樂觀預期。
中國照明電器協會理事長陳燕生6月19日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預測,LED可望在5年左右廣泛應用于普通照明。
“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但前景很好。”陳燕生進一步解釋說,目前, LED照明設備現階段從成本來講很難取代熒光燈和白熾燈。要想將白色LED用于家庭和辦公室的主要照明,必須在降低成本和提高發光效率上取得新的突破。
有一種說法是,LED性能要提高6倍到8倍,成本要下降100倍,也就是說要與白熾燈成本相當,才能取代傳統光源。但相反的觀點是,照明成本不僅涉及電光源的初始成本,還涉及電光源所消耗的能源成本,光源無法正常工作時更換電光源所需的勞動成本,以及所需電光源更換的平均頻率。從這一概念出發就很容易理解,為什么LED光源是白熾燈光源價格的50倍左右時,LED交通信號燈的市場就開始啟動,而當達到28倍時,就已形成新興產業。
據介紹,目前半導體照明主要以光色照明和特殊照明為主,以后將向普通照明擴展。具體來講,近幾年內,半導體照明市場將廣泛應用在各種信號燈、景觀照明、櫥窗照明、建筑照明、廣場和街道的美化、家庭裝飾照明、公共娛樂場所美化和舞臺效果照明等領域。
事實上,我們身邊已經隨處可見它的身影:電腦顯示燈、手機按鍵和屏幕的背光源、汽車燈光、建筑物燈光、交通信號燈……等等。
對于LED,我國企業在全球剛有一個動向的時候就準確地把握住了這個機會,目前已成功邁出了第一步。
業內專家稱,總體上看,目前我國半導體發光二極管產業的技術水平,與發達國家相差不多。由民營高科技企業大連路明集團建立的我國第一家高品質LED生產線的開工投產,使我國成為繼美國、日本之后第三個擁有LED核心技術知識產權并進行產業化的國家。兩院院士陳良惠評價說,此舉使中國的固態照明與產業邁上了世界級臺階,對中國的光產業發展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據了解,到2005年,我國這一領域的生產企業已過千家,市場規模更是突破百億元大關,達到了114.9億元。
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領導小組有關負責人認為,中國發展半導體照明產業有三大優勢:一是擁有巨大的照明工業和照明市場。二是我國在這個領域已具備一定的技術和產業基礎。與微電子相比,我國在半導體發光器件領域與國外的差距較小。我國自主研制的第一個發光二極管,比世界上第一個發光二極管僅僅晚幾個月。三是發展半導體照明產業能夠發揮我國的比較優勢。半導體照明產業,特別是位于產業鏈下游的芯片封裝和照明系統產業,既是一個技術密集型產業,又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其難度和風險都大大低于微電子產業。發展半導體照明產業,能夠充分發揮我國的人力資源優勢,帶動相關產業,并增加出口,吸納就業。
正是在LED美好前景的召喚下,眾多企業加入到開發LED的熱潮中。
謹防“一窩蜂”
面對LED的淘金熱,很容易讓人想起這樣一則經典故事:很多年前,美國興起淘金熱的時候,很多人一窩蜂地涌去淘金,非常狂熱和執著,但可惜最后大多一無所獲。其中一個人在去淘金的路上放棄了,雖然沒去淘金,但是他卻大發其財,賺得盆滿缽滿。原因在于,與同伴一起奔向淘金路的時候,同伴們都齊刷刷地盯著金子,只有他發現了一個新的細節:由于大批的人涌向淘金地,路上這些人喝水都成了問題。于是他想:“也許賣水也不錯,而且我更在行。”于是他開始試著賣出自己的第一桶水,結果大獲成功。
在國內LED市場,這樣的智者卻并不多。
在多個行業出現并引起價格惡戰的跟風現象——只要看到周圍有人干什么事賺錢了,或能賺錢的話,就一哄而起,跟在人家屁股后頭走——在LED市場也未例外。正是由于這一跟風現象,盡管我國現在已經是世界照明電器生產大國和出口大國之一,但與其他工業一樣,我國照明工業大而不強,主要做低端產品,利潤率低,缺乏國際市場競爭力。
陳燕生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達了自己的憂慮:國內企業上項目,大都“一窩蜂”,而在國外,人家相對比較理智、慎重,而且在研究、開發上下的功夫也更大。中國半導體照明產業的發展需要更多理性和務實。
據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LED分會統計,截至2005年上半年,我國LED封裝企業數量已經超過1000家。然而,企業數量多、規模小、低水平的重復投資構成了我國LED封裝產業的基本格局。
有關專家的研究報告稱,目前,我國LED產業具有以下特點:一是整體分布較散,集群效應不明顯;二是民營企業、外資企業居多;三是發展迅速,新興企業多;四是產業規模較小,缺少龍頭企業;五是產業發展混亂,存在惡性競爭行為;六是技術水平不高。
與發達國家公認的差距在“兩頭”:越往上游——LED芯片核心技術,差距越大;越到中下游——LED的封裝、應用方面,越接近發達國家水平。
讓人憂心的是,國內LED封裝業裝備基本依賴進口,同時不少企業所需芯片也依賴進口。而在國際上,高質量的LED芯片往往限制出口,國內不少企業只能購買到普通質量的LED芯片,生產較低端的LED產品,利潤較低,這大大限制了國內LED產業的發展。
動心不如動腦
“不論是從技術層面還是市場層面,我們都完全沒有必要急功近利,我們應該在產品創新和技術進步上多投入資金和人力。”一位企業負責人向記者坦承。
據了解,我國LED產業的技術創新能力與國外相比明顯不足,企業的總體創新水平比較低。主要表現在技術含量高的新產品、引領市場發展的骨干拳頭產品不足,“克隆”技術和“克隆”產品的現象普遍,能在推動技術進步和提升行業整體發展水平方面發揮積極作用的龍頭企業缺乏,企業規模不夠大,在研發方面的投入嚴重不足。
技術創新的缺乏,產品低水平的技術重復,必然導致市場競爭的價格戰和各種不規范競爭行為。
業內專家認為,要使LED產業真正形成競爭力,趕上國際半導體照明革命的步伐,就必須利用國內現有的LED研發力量和積累,扶持或培育幾家LED芯片龍頭生產企業,打造完整的LED產業鏈。同時,掌握LED芯片核心技術,不斷提高LED芯片質量,形成自主知識產權,打破國際上同行業的壟斷。
LED的誘人蛋糕讓人動心,但分得蛋糕的不二法門卻是“動腦”。
LED視覺藝術 作者:趙陜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