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CPU下月售價全線暴降50%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10日 10:35 南方都市報

  

CPU下月售價全線暴降50%

  CPU處理器價格的大幅下降將為電腦整機帶來利好的消息。資料圖片

  CPU下月售價全線暴降50%

  INTEL奔騰處理器降幅將高達60%,傳日前AMD已搶降5成

  日前,英特爾高調宣布將從7月開始,大幅調低全線CPU的價格,市場正在為英特爾降價的真正目的議論紛紛之際,又傳出其最大競爭對手AMD迅速作出反應,搶先調低全線CPU價格,兩大廠商在下半年將展開前所未有的激烈價格戰。

  對于降價原因,英特爾稱是“積極采用新的生產技術、產能大幅提高”,并未對“打壓對手、清理庫存”等業界猜測進行回應。而國內的PC廠商對降價的消息普遍感到歡欣鼓舞。

  英特爾率先宣布降價

  日前,英特爾發言人夏克穆利宣布將在7月起發起大規模的降價攻勢,降價的產品包括新舊型號的全線CPU,尤其是“舊款處理器的降價速度將超出以往”,其表示降價原因是“我們的產品以及生產技術發展更為迅猛,因此舊款奔騰處理器的地位將更快地下降”,并強調“我們并不是單純為了降價而降價”!

  記者從英特爾中國區公關部處獲悉,中國將與總部的價格調整保持一致;而英特爾華南區總經理李榮燊也向記者證實,第三季度起全線CPU產品的價格將會下調,“包括舊型號的單核處理器,也包括最新的雙核產品。”

  據英特爾臺灣地區的兩大客戶技嘉和微星公司透露,英特爾已通知他們將于7月底發動一場價格戰,其中奔騰處理器的降價幅度將高達60%。

  “回避”降價目的

  在下半年銷售旺季和中國傳統的暑假促銷旺季來臨之際,英特爾突然宣布全線降價引起業界的紛紛議論。

  其一的議論焦點是“清理庫存、為新的雙核處理器掃清道路”,因為英特爾7月底將推出新架構設計的“Core”處理器,“新架構CPU可以填補與AMD處理器之間的差距,同時令舊的奔騰系列CPU從旗艦產品淪落到該公司產品組合中的最低層,因此需要盡快降價清理舊產品。”業內還認為英特爾降價的另一目的,是依靠產能優勢、阻止競爭對手的上升勢頭。近年來AMD憑借技術及價格優勢迅速搶占市場,連英特爾最“友好”的伙伴戴爾,也宣布將推出基于AMD處理器的新款服務器。因此,英特爾不得不發動“歷史上最恐怖的價格襲擊”。

  對待業界的評論,英特爾并未正面回應,英特爾中國區總經理楊旭稱“這是英特爾提高

競爭力的一個全球性策略”。

  AMD售價搶降5成?

  在英特爾宣布全線降價不久,國外便傳來競爭對手AMD近日出其不意地搶先降價,以奪回主動權。據國外經銷商傳來的消息稱,AMD針對英特爾宣布降價,剛剛全線調低了包括最新型號的全線產品的價格,其中最為用戶關注的雙核處理器降幅更超過50%。

  盡管AMD降價的消息仍未得到AMD的正式證實,但業界普遍認為兩大廠商下半年的激烈價格戰在所難免。計世咨詢資深分析師郭海濤認為,兩家公司上半年在市場上的“價格戰”、“產品戰”已經相當激烈,下半年兩家公司都將新雙核產品作為競爭重點,加上產能的擴張,“從目前他們的舉動來看,下半年肯定會展開更激烈的競爭。”

  廠商感到欣慰

  對兩家公司“劍拔弩張”的競爭形勢,國內不少PC廠商紛紛表示是“一個相當利好的消息,低端PC和

筆記本電腦的價格有望再降”,對于不少以“價格殺手”著稱的國內PC廠商來說,CPU降價的確可以讓他們更好地發揮價格優勢。索尼一位筆記本產品經理則表示,對定位較高端的廠商來說,“真正的意義在于保持價格一致的情況下產品性能的提高。”

  神舟電腦企劃部陶琨向記者表示,“CPU價格的調整能令我們的價格優勢更加突出。”其透露神舟目前已經推出了2999筆記本,在半年前都是5000元左右的主力產品,目前已降至4000元以下。

  英特爾華南區總經理李榮燊:

  個人認為這不能稱為價格戰

  對此,英特爾華南區總經理李榮燊向本報記者表示“個人認為這不能稱為價格戰,競爭的重點是技術和產品,大家都力求以相同甚至更低的價格提供更優秀的產品。”他預期英特爾通過這次的降價,將使其產品線加速向雙核轉換,“技術的進步和產能的加大,預計今年底將有90%的臺式PC產品采用雙核CPU”,同時在相同價位上CPU的性能將提升40%、功耗降低40%。

  本報記者黃懿


愛問(iAsk.com)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