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探求收入分配改革 > 正文
 

注重社會公平 收入分配改革是場深刻的社會變革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07日 14:02 新華網

  日前,《人民日報》發表鐘軒理的署名文章《》,文中指出,要“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堅持各種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社會公平”。

  實際上,上述觀點的原始出處,來自為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規范收入分配秩序而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5月26日新華社所播發的會議報道中,即有與上述文字一致的
完整表述。可見,改革分配制度、規范分配秩序、調整收入結構,不但已經進入黨和政府的核心議事日程,而且上述文字所闡述的精神,將成為相當一段時期內,指導分配制度改革、調整收入結構的基本原則。

  

注重社會公平收入分配改革是場深刻的社會變革

  ·2006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收入分配改革會議。會議稱要更加注重社會公平,努力緩解部分社會成員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趨勢。而在“更加”和“努力”的用詞背后,中國居民內部的收入差距呈逐步擴大的態勢。

  ·“縮小居民內部收入差距將是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起點。”楊宜勇評述說,這次會議釋放出中央落實社會公平的決心,“社會公平”也慢慢提到了和“效率優先”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有學者指出,無論以何種標準衡量,我國目前的收入差距都嚴重偏大,甚至已經接近或達到世界公認的風險水平。同時根據國際經驗,在人均GDP達到1000至3000美元的發展階段,為社會風險的高發時期,而我國目前正處在這樣的階段。雖然外國經驗不足以完全解釋中國現實,中國已經在連續20多年的高速增長中,在13億人口的基數上,走到了人均GDP1700美元的高點,創造了“國際經驗”中從未出現過的奇跡。但觀察我們周邊的現實,分配制度的不合理、收入差距的不斷擴大,確實造成了諸多社會矛盾,已經到了需要盡快解決的迫切時刻。

  觀察收入結構的失衡,或收入差距的過大,往往有多種不同的角度,如地區差距、城鄉差距、貧富差距,或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差距、壟斷行業與競爭行業的差距、公務員群體與一般勞動者的差距等等。但綜合考察各種形式的差距,都可以歸結于不同生產要素在參與分配過程中所占有的權重所導致。因此,改革分配制度的核心,就是如中央政治局會議和《人民日報》文章所指出的,堅持各種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并使其參與方式更趨合理。在此基礎上,才能形成相對合理的分配制度和分配結構。

  改革開放前,由于對“按勞分配”原則的僵化理解,生產過程中的勞動力要素被過分突出,并被人為扭曲為以單一的勞動時間為衡量標準,于是導致絕對平均化的分配制度,阻斷了其他要素的合理配置,并最終窒息了經濟發展的活力。而改革開放中的市場經濟取向,初步實現了包括勞動力在內的生產要素的市場化配置,隨之而來的則是勞動和勞動者在分配過程中的權重被稀釋,而且由于資本、技術的相對稀缺,和對勞動力“無限供給”的片面認識,勞動者在分配過程中更處于無權“叫價”的邊緣地位。加之沒有受到有效約束的行政權力直接介入經濟活動,權力也常常作為一種“要素”加入到分配過程之中,瓜分國有資產和設立行政壟斷,都可視為權力要素介入分配過程的具體形式。

  因此,改革現有分配制度,并不能像有些論者所提出的那樣,單純以“加速和完善市場化”而可以得到解決。有效約束行政權力,將“權力要素”逐出經濟活動和分配過程,也是實現公平分配的必須手段。同時,在資本、技術相對稀缺,勞動力供給相對過剩的局面并無改觀的現實下,進一步加速市場化的分配制度,反而會繼續強化勞動者在分配過程中的弱勢地位。以各種政策手段調整、提升勞動要素在分配過程中的權重,應是改革分配制度的當務之急。

  這一調整一定是復雜而艱難的。它不但必然面臨已經初步形成的分配制度和分配格局的阻力,而且極易被攻擊為不符合市場經濟原則的反市場行為。但中國的現實是,勞動力要素的供給基本恒定,而其他要素的供給卻受到嚴格的約束,勞動力與其他要素的貢獻,很難在完全市場化的標準下,得出對勞動者有利的評估。如果不與“資本為王”的市場價值做一點較量,勞動者的權益恐怕很難得到切實保障。

  日前,《人民日報》發表鐘軒理的署名文章《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方向》,文中指出,要“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堅持各種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社會公平”。

  實際上,上述觀點的原始出處,來自為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規范收入分配秩序而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5月26日新華社所播發的會議報道中,即有與上述文字一致的完整表述。可見,改革分配制度、規范分配秩序、調整收入結構,不但已經進入黨和政府的核心議事日程,而且上述文字所闡述的精神,將成為相當一段時期內,指導分配制度改革、調整收入結構的基本原則。

  有學者指出,無論以何種標準衡量,我國目前的收入差距都嚴重偏大,甚至已經接近或達到世界公認的風險水平。同時根據國際經驗,在人均GDP達到1000至3000美元的發展階段,為社會風險的高發時期,而我國目前正處在這樣的階段。雖然外國經驗不足以完全解釋中國現實,中國已經在連續20多年的高速增長中,在13億人口的基數上,走到了人均GDP1700美元的高點,創造了“國際經驗”中從未出現過的奇跡。但觀察我們周邊的現實,分配制度的不合理、收入差距的不斷擴大,確實造成了諸多社會矛盾,已經到了需要盡快解決的迫切時刻。

  觀察收入結構的失衡,或收入差距的過大,往往有多種不同的角度,如地區差距、城鄉差距、貧富差距,或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差距、壟斷行業與競爭行業的差距、公務員群體與一般勞動者的差距等等。但綜合考察各種形式的差距,都可以歸結于不同生產要素在參與分配過程中所占有的權重所導致。因此,改革分配制度的核心,就是如中央政治局會議和《人民日報》文章所指出的,堅持各種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并使其參與方式更趨合理。在此基礎上,才能形成相對合理的分配制度和分配結構。

  改革開放前,由于對“按勞分配”原則的僵化理解,生產過程中的勞動力要素被過分突出,并被人為扭曲為以單一的勞動時間為衡量標準,于是導致絕對平均化的分配制度,阻斷了其他要素的合理配置,并最終窒息了經濟發展的活力。而改革開放中的市場經濟取向,初步實現了包括勞動力在內的生產要素的市場化配置,隨之而來的則是勞動和勞動者在分配過程中的權重被稀釋,而且由于資本、技術的相對稀缺,和對勞動力“無限供給”的片面認識,勞動者在分配過程中更處于無權“叫價”的邊緣地位。加之沒有受到有效約束的行政權力直接介入經濟活動,權力也常常作為一種“要素”加入到分配過程之中,瓜分國有資產和設立行政壟斷,都可視為權力要素介入分配過程的具體形式。

  因此,改革現有分配制度,并不能像有些論者所提出的那樣,單純以“加速和完善市場化”而可以得到解決。有效約束行政權力,將“權力要素”逐出經濟活動和分配過程,也是實現公平分配的必須手段。同時,在資本、技術相對稀缺,勞動力供給相對過剩的局面并無改觀的現實下,進一步加速市場化的分配制度,反而會繼續強化勞動者在分配過程中的弱勢地位。以各種政策手段調整、提升勞動要素在分配過程中的權重,應是改革分配制度的當務之急。

  這一調整一定是復雜而艱難的。它不但必然面臨已經初步形成的分配制度和分配格局的阻力,而且極易被攻擊為不符合市場經濟原則的反市場行為。但中國的現實是,勞動力要素的供給基本恒定,而其他要素的供給卻受到嚴格的約束,勞動力與其他要素的貢獻,很難在完全市場化的標準下,得出對勞動者有利的評估。如果不與“資本為王”的市場價值做一點較量,勞動者的權益恐怕很難得到切實保障。(北京青年報:張天蔚)

  來源:人民網


愛問(iAsk.com)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