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哈薩克斯坦石油管道5月25日起正式對華輸油。北京時間凌晨3時10分左右,原油開始抵達我國新疆阿拉山口計量站。這歷史性地標志著中國首次實現以管道方式從境外進口原油。 新華社發
5月25日凌晨,中哈石油管道正式開啟閥門,第一批原油經過近千公里的“長途跋涉”,從哈境內的阿塔蘇輸送到中國新疆。人們在欣喜中哈石油合作向前邁進一大步的同時,難免也會為這條跨國石油大動脈的安全而擔心。
有這條管道中國油源更穩定安全
據業內人士介紹,中哈管道的安全系數很高,因為中哈兩國為它上了“三保險”。
這條自建設之初就備受關注的石油管道,是由中國和哈薩克斯坦雙方共同投資7億美元鋪設而成。它西起哈薩克的阿塔蘇,東至中國的阿拉山口,全長962.2公里。按照中哈兩國協議,管道運營初期年輸油1000萬噸,2010年升至2000萬噸,相當于中國2005年原油進口量的15%。
在中哈兩國開始醞釀修建這一管道的時候,曾有人質疑管道的安全性。他們認為,管道建設線路較長,而且要經過茫茫戈壁和一些沼澤地,加上其中一些地區還是民族極端分子活躍的地方,管道很可能遭到破壞。一旦碰到天災人禍,如何應對是個問題?
但新疆社會科學院中亞研究所所長潘志平認為,中哈管道的建成,實際上是開啟了中國境外陸路石油管線的供油時代,標志著中國進入了一個更加穩定、安全、持續供油的時代。
潘志平說,中國進口的原油絕大部分來自波斯灣和非洲,運送原油的油輪必須經過海上的長途跋涉,這就使其極易受攻擊。而且如果中國與美國關系緊張,在太平洋地區擁有絕對優勢的美國海軍可輕而易舉地切斷中國的海上交通線。此外,海盜猖獗的馬六甲海峽也是石油運輸安全的一大隱患。而中哈雙國陸上相連,與海上運輸相比,更安全便捷。此外,中哈石油管道啟動輸油后也將減少我國對中東原油的依賴。
“三道保險” 為跨國油管保駕護航
許多業內專家也贊同潘志平的看法。他們認為,中哈管道具有其它輸油方式不能具有的優勢。首先,從地理環境上來說,盡管管道要經過極端分子猖獗的地方,但近年來中國通過上海合作組織與中亞各國加強合作,形成了較為密切的關系,并在聯合反恐方面積累了經驗,這為保障中哈石油管道安全打下了堅實基礎。
其次,中哈兩國政治關系穩定,經濟往來日益頻繁,為中哈管道運營提供了良好的背景。比如在今年3月份所作的國情咨文中,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特別指出,加強同中國的互利合作仍將是哈對外政策的優先方向之一。而在去年的12月15日,納扎爾巴耶夫還在位于哈首都阿斯塔納的哈國家石油天然氣公司的總控室里按下按鈕,讓滾滾石油朝著中國的方向奔涌而去,以表明對這一工程的重視。
第三,哈境內石油資源豐富,足以保證管道所需油源。哈薩克斯坦擁有豐富的油氣資源,僅2004年原油產量就達5939萬噸,天然氣產量達205億立方米。在中哈石油管道向中國輸送的原油中,50%來自哈薩克斯坦的扎納諾爾油田和阿克糾賓油田,50%來自里海地區的俄羅斯油田,這些油田的儲量都極為豐富。而中石油并購的“哈薩克斯坦石油”公司,也是當地的產油大戶,足以備不時之需。
中亞國家搭順風車
中哈石油管道是中國第一條以管道形式鋪設的海外供油管道,隨著這一管道的順利投產,中亞許多國家非常希望以類似方式修建通往中國的石油管道,或者借助這條管道向中國出口石油。
據悉,中哈正在討論沿著阿塔蘇——阿拉山口一線,平行修建一條天然氣輸送管道的可行性。這樣一來,除了哈薩克斯坦的天然氣外,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的天然氣將來也可以經過這條管道出口到中國。此外,中國和哈薩克斯坦也考慮將阿塔蘇——阿拉山口輸油管一直延長到里海岸邊,這樣哈薩克斯坦以及中國的公司在里海大陸架所開采的石油,就可以經過這條輸油管橫穿整個哈薩克斯坦出口到中國,甚至阿塞拜疆的石油也可以灌注到這條輸油管中。
此外,俄羅斯的原油也希望搭這條輸油管的順風車出口到中國。據俄媒體報道,在管道建成初期階段,俄羅斯的盧克石油公司以及俄羅斯石油公司預計每年將向阿塔蘇——阿拉山口輸油管灌注大約100多萬噸原油。
來源:國際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