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國行業發展報告會十一月十二日至十三日在北京舉行。本屆盛會圍繞今明兩年宏觀經濟形勢和“十一五”產業規劃及發展前景這兩大主題,展開了深入討論。圖為十一月十二日,財政部副部長樓繼偉在報告會上做報告。中新社發 張勤 攝 版權聲明:凡標注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央視《決策者說》5月25日播出了《樓繼偉:3.8萬億怎么花》,以下為節目實錄:
主持人: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收看《決策者說》。平常家里過日子一定大家非常關心,咱今年一共有多少錢可以花,往哪兒花,花得對不對,每個人可能作為家里的成員都特別想知道這件事兒,但是如果我說這個家可不是咱們自己的小家,是大家,是國家,您是不是同樣關心,我想是同樣關心,但是當有了這個答案之后,您馬上會問,那我能知道嗎,能像我自己家里一樣,知道這每筆錢都怎么花嗎?今天就是這樣一個機會,先認識一下為我們解讀的嘉賓。
主持人:有請樓部長,您好。樓部長,老百姓一看到您來了,可能都關心這樣幾個問題,去年一共財政收入是31600億,但是分成中央跟地方的,中央大約有16000多億,是不是今年都要花了?
樓繼偉:去年都要花了,而且還不夠,還要赤字,赤字還有三千億,所以中央支出要兩萬億左右。
主持人:另外老百姓肯定也關心,這錢都花了,咱留不留點富余,比如說有的時候可能一年會遇到一些很特殊情況,像2003年咱們就遇到了非典,還會遇到一些出乎我們預料的一些事情,要不要打富余?
樓繼偉:因為財政收入是一個流量,每年的預算中要留一個預備費。
主持人:留的這個預備費的比例大嗎?
樓繼偉:按預算法的規定是不超過全部支出的3%,我們去年留了一百億人民幣。
主持人:最后夠了?
樓繼偉:夠了。
主持人:好,謝謝您。接下來咱們就先通過一個短片共同關注一下在2006年咱們的錢怎么花,尤其要關注的是在哪些領域增加了,增加背后是為什么,答案是什么呢?一起先看個短片。
3月14日,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了2006年度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全國財政支出在2006年達到了3.8萬億,其中中央財政支出占2.2萬億,一時之間,這個數萬億的大蛋糕如何分配,萬眾矚目。
根據財政部的解釋,2006年度的財政預算的顯著變化是,支出安排向農業、教育、就業和社會保障、公共衛生等經濟社會發展薄弱環節傾斜;向困難地區和群體傾斜;向科技創新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傾斜。其中,支農、教育、社會保障、公共衛生和科技等重點支出,比總體增長率總支出增長率高3.5個百分點。其中,支農資金實現持續增長,由2004年的2626億元增加到3397億元,教育投入增加15%,總額達到4546億元。社會保障支出增加到4181億元,比上一年增長500多億。而老百姓反映比較強烈的醫療衛生領域得到重視,絕對增長量達到了100多億元。
主持人:樓部長,看完這個數一會兒我們會針對各個領域詳細解讀,但是有一個大的疑問,有增就有減,每年在盤算咱的錢怎么花的時候是怎么考慮,什么該增,什么要減?
樓繼偉:你這個問題問到了財政最難的一個問題,增也不容易增,減也不容易減,但是必須有個理念,這個理念是適應于我們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我們財政要轉型,要轉向公共財政的功能,它的核心點就要發揮市場的作用,市場能夠很好地發揮作用的那些領域,我們財政就要逐步退出,我們說不越位,讓市場去做。我們這些年削減得比較多的是企業的虧增補貼。市場分配資源,不太容易分配到那些部門,我們就要補位,不缺位,我們就要增加,比較明顯的,像剛才你講到的一些重點,像農業、教育、衛生、社會保障、科技、環保等等這些方面,財政就要增加一些支出。
主持人:接下來要說增了,我這兒做了幾個題板,都是跟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這可能是每一個家庭都會格外關心的,因為2004年的時候是3300多億,2005年的時候是3900多億,到2006年的時候一下變成4546億,這是在教育領域,這個增量意味著什么?
樓繼偉:教育中公共性最強的是義務教育,義務教育中最難的是農村義務教育,今年中央新增加的教育支出70%用于農村,基本轉移到地方去。
主持人:針對教育,恐怕也是您聽的最多的,教育怎么增加,人們多少還是希望,還是覺得增加的不夠,總是覺得,如果咱們的國家GDP增長速度這么快,教育就不能多加一點嗎?這個分寸怎么拿捏的?
樓繼偉:這個拿捏是最難弄的,我們要考慮的,首先財政能力,全國的財政收入如果做分子,以全國的當年計算GDP為分母,這個比重是17.3%,這個比重遠遠低于發達國家的水平,30%多、40%多,也比相當多的發展中國家水平還要低,我們并不是非常富裕的國家。
[1]
[1] [2] [3] [4] [5]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