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 評:重讀王度廬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22日 09:14 經濟參考報 | |||||||||||
《臥虎藏龍》,王度廬著,群眾出版社出版。 王度廬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一位十分有名的通俗小說家,之所以“重讀”,是因為解放后的幾十年中他銷聲匿跡,隱退江湖,直到電影《臥虎藏龍》揚名奧斯卡,許多人才開
王度廬究竟是個什么樣的人?他筆下的武俠世界到底是什么樣子?他在文學史上應當占據什么樣的位置? 《王度廬評傳》作者徐斯年考證得知,王度廬原名王葆祥,字霄羽,1909年出生于北京一個貧困的旗人家庭,年少勤于自學,時常在北京大學旁聽。上世紀30年代初,王度廬在一家小報擔任編輯,既要編副刊,又要寫評論,為了填充版面還開始寫些連載偵探小說。王度廬既無學歷,又缺高親貴友的推薦,加上性格孤僻,經常失業,飽嘗人間冷暖辛酸,而他又是那樣一個充滿詩意、具有豐富精神世界的人,于是便有了“悲情武俠”的氣質。 抗戰爆發后的幾年間,王度廬在報紙上連載了5部武俠題材作品:《寶劍金釵》、《劍氣珠光》、《鶴驚昆侖》、《臥虎藏龍》和《鐵騎銀瓶》。因這5部作品既上下承接、又相對獨立,故被稱為“鶴—鐵五部曲”。自此,王度廬的小說開始在全國廣為流傳。 作為武俠小說,尤其是報紙連載,必須有撲朔迷離的故事情節才能吸引讀者。與傳統武俠小說強調“俠義”,贊揚定國安邦、除暴安良相比,王氏小說卻是以寫“人”,寫“悲劇俠情”取勝。他的筆下沒有新奇凌厲的招勢,沒有天下無敵的高手,而是在一個“江湖”的背景下關注人的多舛命運,長吁短嘆。 不僅如此,作者的旗人家庭背景更讓他把老北京城的風土人情揉入到了故事中。無論是對北京城內地理方位、胡同老店的描寫,還是滿族家庭的日常起居、婚喪嫁娶,信手拈來,全無刻意雕琢之感。 學術界把王度廬稱為上世紀初“武俠北派四大家”之一,認為王度廬是“用言情小說的筆法開辟了武俠小說的新天地。”的確,在后來金庸、古龍等港臺“新派”武俠小說中,或多或少都可以看到王氏“悲劇俠情”的影子,可謂影響深遠。 解放后,王度廬當了一名中學語文教師,再沒寫過小說,1977年病逝于遼寧鐵嶺。他的夫人李丹荃在后來的回憶文章中特意提到他們在陶然亭香冢前誦讀到的一段文字:“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終,明月缺。郁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時盡,血亦有時竭,一縷煙痕無斷絕。是耶非耶,化為蝴蝶。”是為王度廬風格。 本報記者 曹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