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美國人的觀鳥經歷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5月08日 14:53 經濟參考報 | |||||||||||
優美的體態、繽紛的羽毛、悅耳的鳴叫,鳥類所體現的生命 之美一定會吸引更多熱愛大自然的人參與到觀鳥活動中。本報記者 李春光 攝
每個觀鳥者都有屬于自己的觀鳥經歷,環保主義者美國人郝克明也不例外。郝克明的觀鳥經歷也許和很多觀鳥者有著相似之處,但在記者聽來,卻也十分新鮮。 郝克明中文非常流利,他告訴記者,他的父親就是一個愛好觀鳥的人,“我的老家在山上有一棟別墅,每次開車回去,都要經過一個大的草原,沿途有很多鳥,有猛禽也有小鳥。爸爸每次看到有鳥,都會把車停在路邊,拿出望遠鏡,讓我們一起觀賞。”受爸爸的影響,從小時候起,郝克明就對鳥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郝克明說,自己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觀鳥是在十一二歲的時候,至今仍舊印象深刻。“我和一個哥們兒,在我家附近的一片林子里玩,突然看到了兩只鳥,就在離我們兩三米近的地方,一只帶有紅色的羽毛,另一只帶有黃色的羽毛,我們非常興奮。由于當時都不知道那是什么鳥,就開始爭論起來。”說到這里,郝克明異常興奮,“我們跑回我家翻出了鳥類圖鑒,查看那究竟是什么鳥。之后,我們怕鳥已經飛走了,不知道還要不要回去。爸爸告訴我們說春天是鳥類遷徙的季節,還可以看到很多其他的鳥。我們便拿了望遠鏡和圖鑒跑了回去,回去時那兩只鳥已經不見了,但還是看到了一些其他的鳥,非常漂亮。” 郝克明和他的朋友對鳥都有著強烈的好奇心,看到以前沒有見到過的鳥時,心里都會充滿成就感。“我朋友每次看到一種認為我沒有看見過的鳥,就會打電話向我炫耀說‘我又看到一種什么什么鳥,你有見過嗎?’如果我說沒有見過,他就會得意地哈哈大笑。”郝克明在向記者講述的過程中,不時地模仿好友的聲音和表情,時而哈哈大笑,時而扮起鬼臉。 在說到最難忘的觀鳥經歷時,郝克明告訴記者,自己最難忘的一次觀鳥就是在中國看到鴛鴦。“中科院一位做鳥類研究的學者告訴我,有一個地方可以看到鴛鴦。我找到那個地方,等了很久,才等到了幾只,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鴛鴦。雖然當時是秋天,鴛鴦的羽毛不夠漂亮,我還是非常興奮。第二年春天,我又到了那個地方,找了半天,終于又看到了鴛鴦,非常漂亮,不愧是水禽中最美的鳥類。我這兒剛好有鴛鴦的圖片。”他興奮地起身從包里掏出圖片拿給記者看。只見雌雄兩只鴛鴦并立浮于水中。雌鴛鴦的羽毛以褐色為主,并不十分好看。雄鴛鴦頭頂長有藍綠色、栗紅色、紫色和白色相雜的羽冠,嘴鮮紅,眼后有長長的白色眉紋,喉部金黃,翅膀上有一對直立如帆的栗黃色帆羽。胸部黑白相間,腹部白而沾黃,各種色彩被神奇的大自然調配得和諧而艷麗。 “我正在著手進行鴛鴦的保護和研究工作,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看到如此稀有而美麗的鳥類。”采訪結束時郝克明說。 吳晶 丁亞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