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圖文]北京現代趁勢擴大產能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28日 07:31 中國質量新聞網

  

[圖文]北京現代趁勢擴大產能

  僅以3年時間即躋身中國汽車業第一軍團的北京現代,4月18日以“承載夢想,續寫輝煌”為主題,舉行了規格很高的第二生產廠區及研發中心奠基儀式。北京市市長、現代汽車會長等中外高層均親臨現場。按計劃,到2008年年底達成30萬輛年產能,使北京現代的總產能達到60萬輛。

  人們看到,一方面汽車行業利潤大幅下滑,許多企業產能利用率低下,另一方面如北京現代這樣的企業,卻將產能翻番式地“擴軍”,其中有何玄機,北京現代為何會有如此好胃口?

  北京現代是否產能過剩

  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汽車業產能目前已達800萬輛。按去年國內市場總銷量計算,超過需求大約200萬輛,在建產能還有220萬輛,而正在醞釀和籌劃的新產能則將達到1000萬輛。

  這表明,在不久時間里,中國汽車業的總產能將高達2000萬輛。專家們預測,2000萬輛的市場容量,得到2020年才有可能實現這一遠景目標。

  而從效益數據看,去年我國汽車整車利潤同比下降38.4%,銷售利潤率急劇下降到4%,已低于整個制造業4.46%的平均利潤率水平。于是,人們很自然地將利潤急劇下滑的板子,打到產能過剩的頭上。

  的確,中國汽車企業今天獨特的生存狀況,令很多業內人士讀不懂,若還要與世界汽車發展規律掛起鉤來,就頗有些南轅北轍了:一些年銷僅二三萬輛的轎車企業,不僅有利可賺,日子還過得有滋有味,而有的企業年銷10萬輛以上還虧損。以前所樹立的30萬輛經濟規模的標桿,在中國似乎失靈了。

  最近有專家就中國汽車產能問題概括為:無效產能過剩,有效產能不足。

  一方面,中國的117家汽車企業中,年產不足萬輛的有90多家;另一方面,轎車產銷量排在行業前列的數家企業已產生“產能饑餓”:廣州本田的24萬輛產能已飽和,其第二生產廠今年秋季才能投入使用,使思域急不可待,轉入異地異廠生產;而去年銷量排名轎車第四、總銷量已達23萬輛的北京現代,緊迫面臨產能后繼不力之虞。

  從現在到2008年第二生產廠投入使用時的近兩年時間里,北京現代現有的30萬輛產能,只剩余7萬輛供北京現代施展拳腳,按其出世以來所創造的“現代速度”來看,北京現代不僅產能不過剩,而且會很快產生“產能饑餓”。

  所以,在中國汽車業“產能過剩論”出現并喧嘩一片時,應全面看待,不能搞一刀切。可以說,北京現代的大幅擴大產能之舉不僅必要,甚至還有點晚了。

  體系競爭力將水落石出

  第二生產廠的建設,標志著北京現代朝著“成為中國最大、最優、最強的乘用車制造企業之一”的目標,邁出決定性的一步。

  根據其規劃,這個總投資逾百億元的第二生產廠,將擁有當今國際最先進的制造工藝裝備和工藝技術,其中沖壓采用雙線5400噸多工位技術,焊裝采用裝備300多臺機器人的自動化均衡流水線生產方式,涂裝采用當今國際領先的水溶性漆噴涂技術等。

  北京現代自成立以來的3年多時間,累計銷量已突破50萬輛,銷售收入620億元,上繳稅收達72億元,成為中國乘用車企業發展最快的企業。它所創造的“現代速度”、“現代奇跡”,令業內人士瞠目。

  同時,它不僅將北京汽車工業半個世紀的“轎車之癢”一洗了之,而且對北京經濟的增長,起到了制造業龍頭的拉動作用。

  對于中國汽車業而言,北京現代的出現,不僅只是奉獻了索納塔、伊蘭特等數款產品,更重要的是,以伊蘭特車型為代表的市場定位,尤其是低價出擊戰略,更直接沖擊了跨國汽車公司在中國多年的產品思路和定價策略,從而讓國人以較低的價格買到了一貫高企的洋品牌。

  第二生產廠建成后北京現代所擁有的60萬輛產能,使其成為韓國現代最大的海外生產基地,這也為韓國現代2010年躋身全球汽車業五強的戰略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依據韓國現代計劃,于2010年在中國轎車市場達到20%以上的占有率。如果中國轎車市場屆時達到500萬輛的規模,意味著北京現代等合資企業至少要實現100萬輛的銷售量。

  在產品規劃上,北京現代第二生產廠將從韓國現代陸續引進五款車型,從而有能力同時生產近10個車型,全面覆蓋乘用車的主要細分市場。

  而規劃中的北京現代研發中心,將針對中國市場的需求開展產品研發,可望于2008年奧運會時,推出第一款自主

知識產權的轎車。同時,后續的開發車型,將重點發展節能環保車型。研發預計分為四個階段:從目前的
小排量車
型,到混合動力車,再到全過程環保車、
燃料電池
車,勾畫出了一幅清晰的藍圖。

  至于車型的來源,無須多慮。韓國現代多次表示,北京現代可以從韓國現代的產品系列中選擇任何車型。

作者:趙 偉 文/圖


愛問(iAsk.com)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