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品牌和數量還不能與跨國巨頭相比,但中國汽車已經進入國際市場。更為重要的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已經快速趕上國際步伐。
中國科學家在高新技術領域表現出極高的突破能力,新能源正在驅動中國的“紅旗”汽車。
眾所周知,無論是技術還是品牌,中國汽車工業與世界水平相比都差距甚遠。但是,在電動汽車領域,中國人卻可以自豪地宣布:我們和世界的距離很近。
“把發展轎車清潔能源作為中國汽車工業跳躍發展的起跑線。”這句寫入863計劃電動汽車重大專項立項書的話,正在逐步變成現實。
據國家863電動汽車重大科技專項總體組成員、科技部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司副司長許倞介紹,863電動汽車重大科技專項選擇了新一代電動汽車技術為主攻方向,組織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以官、產、學、研四位一體的方式聯合攻關。通過幾年的努力,我國已經初步構建了電動汽車技術創新體系。
許倞透露,“十一五”期間,我國還將加大力度繼續攻克電動汽車關鍵技術,不斷推進電動汽車產業化。他指出,中國雖然不是一個汽車強國,卻擁有巨大的市場,只要我們堅持走清潔汽車發展的道路,就能通過電動汽車的研發,引領我國汽車工業的自主創新。
三縱三橫的研發布局
記者了解到,我國在電動汽車的發展規劃中確定了“三縱三橫”的研發布局。“三縱”指的是燃料電池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等3種車型;“三橫”指的是多能源動力總成控制系統、驅動電機及其控制系統、動力蓄電池及其管理系統等3種共性技術。我國電動汽車產業將根據汽車研發和產業化的規律,將整車研發和零部件生產緊密配合,以保證行業的協調發展。
目前,我國在電動汽車研發制造方面取得的成果包括:
整車方面,燃料電池汽車研發取得重要進展,進入國際先進行列;混合動力汽車已實現載客運行,具備小批量生產能力;純電動汽車開始批量生產,進入道路運營并開始出口。零部件方面,車用燃料電池發動機取得重大突破,進入世界前列;大功率車用動力蓄電池性能顯著提高,形成產業基礎;驅動電機技術性能先進,與整車集成化程度逐步加強;車輛電控技術異軍突起,電動化汽車底盤發展迅速,帶動了傳統汽車的技術進步。
據統計,目前我國企業在電動汽車整車和關鍵零部件研發制造領域,已擁有520項國內外專利。
另外,在電動汽車最關鍵的產業化領域,我國也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突破。目前,我國基本完成了電動汽車產業化的準備,初步形成了電動汽車產業鏈。目前,有200多輛電動汽車正在全國各地試驗運行。許倞說:“種種跡象表明,我國電動汽車技術已經走到了產業化的門口。”
許倞認為,目前,世界電動汽車的研發已經形成了日、美、中、歐齊頭并進的格局,中國是其中重要的一環。
電動汽車的中國驕傲
“超越系列”是由上海產、學、研聯手、自主研發的系列燃料電池車,經過3年多的努力,“超越一號”、“超越二號”、“超越三號”都已面世。最新消息表明,目前同濟大學與上汽集團科研人員將合作展開第四代“超越”系列燃料電池汽車的研發,目標是為燃料電池轎車產業化、滿足世博會的需要做好準備。
“超越”系列燃料電池車項目組領頭人、同濟大學汽車學院院長余卓平教授表示,“超越三號”目前在350公斤/平方厘米的壓力條件下,一次加氫可行駛230公里。“這與內燃機汽車加一次油可行駛500公里相比,還有一定差距,但是能耗下降了一半以上”。據介紹,“超越三號”在城市行駛100公里需1.1公斤氫氣,約折合4升汽油,普通汽車則需汽油近10升。
值得注意的是,氫是世界上最豐富的一種元素,它可以從水中提取,是取之不竭的。氫的熱效率很好,燃燒1克氫,相當于3克汽油燃燒的熱量。氫在燃燒過程中,除了釋放熱能外,余下的廢物僅是水。因此,氫燃料電動車被認為是未來新能源汽車的最佳選擇,目前我國在這一領域的研發水平已經和跨國汽車巨頭們并駕齊驅。
在863電動汽車重大專項中,清華大學牽頭承擔了“燃料電池城市客車”重大項目的研究開發工作。目前,清華大學研制出的3輛電池大巴已通過15000公里的道路考核試驗,其主要性能指標大大優于國際主流車型。除此之外,清華大學還開發出了獨具特色的能量混合型和功率混合型兩種燃料電池混合動力系統,該系統現已成為國際上的主流系統,創造出了以“清華ECU”為標志的整套知識產權和系列化核心技術。
在國家863電動汽車重大專項中,東風電動車公司承擔了“混合動力城市公交車、混合動力轎車”兩個整車項目的研究開發和產業化工作。經過幾年的努力,其自主研發生產的EQ6110HEV混合動力城市公交車、EQ7200HEV混合動力轎車等產品已完成定型。從2003年起,5輛由東風電動車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混合動力公交車,已在武漢市武昌區投入示范運營,至今已運行20萬公里,運送乘客25萬人次。
據悉,北京奧組委已經做出了“到2008年舉辦奧運會時,北京將組建一支擁有1000輛電動公交車的特殊奧運車隊”的承諾。很多業內專家也將2008奧運會看作是對中國電動汽車業的一次檢閱。我們有理由相信,在2008年,我國自主研發制造的電動汽車將和我國的運動健兒一樣,為祖國贏得榮譽。
背景鏈接
目前,我國在電動汽車的發展規劃中有3種方案,即氫燃料電池車、混合動力車和純電動車。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世界各國就開始對單獨依靠蓄電池供電的純電動汽車進行研究。但是,由于其具有造價高、充電時間長、一次充電后行駛路程短和電池造成污染等弊病,技術上還沒有取得重大突破。因此,純電動汽車的發展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被認為是電動汽車技術突破前的一個過渡車型。它將內燃機與一定容量的儲能器件相組合,大幅度地降低了油耗,減少了污染物排放,而且市場配套較為簡便,消費者在觀念上也容易接受。因此,眼下很多汽車企業紛紛將大部分力量投入到混合動力汽車的研制開發中。
燃料電池汽車是以燃料電池作為動力系統的汽車,具有節能、轉換效率高、不需要石油燃料、排放達到零污染、車輛性能接近內燃機汽車、結構簡單及運行平穩等優點,近年來正成為新的聚焦點。現在國外各汽車企業紛紛聯手進行研發,但在關鍵技術上還沒有取得全面突破。業內人士公認,氫燃料電池電動車將成為燃料電池電動車的主力車型。 作者:彭 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