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本優勢用盡以后,中國企業依靠什么鞏固競爭優勢?中國工程院兩院士呼吁
涉足新的競爭領域——質量競爭力
劉源張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質量科學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郭重慶
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教授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科學部主任
“中國產品的成本優勢已經觸到了天花板,走到盡頭了,我們再沒辦法越過這個成本了。”3月20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科學部主任郭重慶在上海談道。
中國的不少企業如今可謂是到了一個內憂外患的境地。對外,在WTO環境下,出口是中國企業的主要話題,但近年來技術、標準、環境等一個個壁壘導致貿易摩擦層出不窮;對內,汽車、鋼鐵等不少產業出現過剩,面對過剩的危機,企業又該怎么辦?
以往,無論是“內戰”還是“外戰”,中國企業都有一個戰無不勝的利器———價格。美國的《商業周刊》曾說,“中國的價格讓美國制造業心驚膽跳”。雖然夸張了點,但中國產品的價格競爭力優勢也無可厚非。
如今,面對不斷“縮水”的市場,我們依靠什么來鞏固競爭優勢呢?
“按照經濟發展的趨勢,中國企業必須要進入一個新的競爭力領域———質量競爭力。”郭重慶院士說:“雖然不少的企業在談依靠質量取勝,但質量競爭力卻是個新話題,這既是一個普遍性的課題,也是大眾關心的問題,更是眾多企業管理層憂慮的問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科學部還為此撥出專款進行質量競爭力的課題研究。我們希望企業在公共管理科學、企業管理實踐中進行嚴密分析、推理,真正完善質量競爭力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發展,為中國企業、行業的發展提供一個戰略平臺。”
“去年我國的貿易出口額達到了1.4萬億美元,今年有可能會突破1.7萬億美元。”郭重慶院士說,當我們的成本走到了一個臨界點時,我們必須尋找另一條出路。但依靠質量提升產品競爭力,現在有幾成的企業能做到這一點呢?
“但是,現實不會因為企業的不力而推翻質量競爭力這個永恒的主題。目前,這個課題在學術上或許還不夠完善,甚至還存在一些缺陷,但所幸的是,我們畢竟邁出了這一步。”
同時擔任同濟大學教授的郭重慶院士說,上海的不少企業已經覺醒了,他們不僅拼成本,更多的是在拼質量、拼管理。
就在同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質量管理科學研究院院士劉源張也談到,“質量第一”不應該僅僅只是企業的一幅標語,質量應該成為其核心競爭力。
綜觀我國與貿易強國相比,目前我們的貿易增長方式相對粗放、核心競爭力不強、出口產品層次偏低,尚未形成一大批能夠深度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的企業。要從貿易大國走向貿易強國,我們就要有新的競爭戰略,就是打造中國企業新的競爭力———質量競爭力。
從我國企業的管理現狀來看,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針對《國有企業管理現狀分析調查》研究發現:國有企業管理現狀差的達50%。因此,提高管理水平,增強國際競爭力,已成為我國國有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當務之急。以上海地區為例,上海質量管理科學研究院對194家企業進行質量領導、過程信息、質量戰略策劃、人員管理、職工參與、質量保證、供應方質量、質量結果、顧客滿意、社會影響等10個方面117項指標的調查研究結果表明:113家得分在60分至80分之間(滿分100分),即58%的企業質量管理尚處于一般水平。
盡管如此,但我國的家電、鋼鐵、造船業等產業也在世界上顯示了強大的競爭力。在過去的10年中,中國家電產品的出口額增長了近十倍,出口年平均增幅達36%。其中冰箱占了全球市場近30%的份額,空調、微波爐均為60%,吸塵器、電熨斗、電吹風、咖啡爐等小家電占全球出口總量的60%~80%。解剖這些行業及其排頭兵企業,可以看到,質量對其競爭優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而這些企業競爭力的培育和提升過程,充分證實質量是提升國際競爭力的核心要素。
因此,“中國企業要善于發現并迅速形成自己的質量競爭力。”劉源張院士強調。 作者:王 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