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藥企專利糾紛第一案”出現戲劇性轉折———國家知識產權局:威爾曼專利無效
這一歷時達3年4個月的專利糾紛,可能暫告一段落
本報訊記者汪令來報道:前后歷時3年4個月,被稱作是“國內藥企專利糾紛第一案
”的廣州威爾曼對廣州白云山科技、哈藥集團等11家企業的專利糾紛案,可能要暫告一段落。記者昨天獲悉,國家知識產權局已宣布雙方爭議的焦點———威爾曼相關專利即“哌拉西林鈉舒巴坦鈉”全部無效。
威爾曼專利引起糾紛
這真是戲劇化的一幕。就在半個月前,威爾曼藥業還高調宣布,將此項專利授權于上海新先鋒藥業,轉讓費為8000萬元。當時媒體還驚呼,這是“迄今為止我國醫藥界最大的一項專利授權項目”。
不過,專利授權本身并不能掩蓋這一專利背后的亂云飛渡。說白了,從法律角度,這一專利雖屬于威爾曼,但當時仍處于糾紛階段。
糾紛的一方為威爾曼藥業。早在1997年6月,威爾曼就將“哌拉西林鈉舒巴坦鈉”復合制劑申報了國家發明專利(專利號:ZL97108942.6),要求國家給予保護。
糾紛的另一方為廣州白云山科技、北京雙鶴、哈藥制藥總廠等11家藥企。他們認為這項技術已分別于1990年和1996年發表在《德國藥物研究》和《國際抗生素雜志》上。這就意味著,威爾曼的專利早已是國際公認的自由公知技術,因此,威爾曼在1997年提出申請的所謂專利也就不應存在,也不合法。因此,這些企業都向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申報新藥。至今,廣州白云山科技和北京雙鶴已獲得了生產批文。
專利糾紛一拖三年
白云山科技和北京雙鶴有此藥的生產批文,可以生產該藥;但問題是,該藥的專利卻掌握在另一藥企威爾曼手中———也就是說,前兩者若要生產必須要征得后者同意,否則就要吃官司。
事實上,威爾曼對白云山科技和北京雙鶴的拿捏正在于此。為了不受牽制,早在2002年12月,北京雙鶴就以該專利不具有新穎性和創造性,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提出無效宣告請求。據稱,復審委也于2003年8月很快作了專利權無效的決定。但后來,廣州威爾曼提出其專利權與另一藥企湘北威爾曼有權屬糾紛,從而使復審會中止“無效決定”,一直延續至今。
從2002年12月至今的3年4個月期間,由于國家專利局對該專利的“無效決定”遲遲沒有出臺,白云山科技等11家藥企中的4家,也于去年向法院提起“不侵權訴訟”。從而形成“國內藥企專利糾紛第一案”。
國家專利局撤銷專利
國家專利局于今年3月10日發出通知,宣告“哌拉西林鈉舒巴坦鈉”專利全部無效。至此,似乎這場“1對11的專利內訌”已告一段落。但威爾曼昨天向記者發來律師函稱,他們迄今并沒有收到“專利無效”的文件;另外,即使專利無效,也應經過司法部門審查。并保留追究相關單位法律責任的權利。
在這場糾紛中,有諸多“拍案驚奇”之外。比如,各方藥企為何如此專注此藥品?有人認為,這源于在抗生素利潤趨薄的情況,這一藥品有一股清新之風,至少有50億元的市場。再比如,即是威爾曼獲得了專利,為什么另外的企業能拿到藥品批文?唯一的解釋是,管專利審批的專利部門與管藥品審批的藥監部門間沒有溝通,從而為這場糾紛推波助瀾。有業內人士指出,這一糾紛其實也給國家有關部門提出警醒: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應注意各部門之間的工作協調。
(觀宇/編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