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補模式能否醫治藥價虛高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29日 07:31 經濟參考報 | ||
最近,三峽重慶庫區的一些大醫院開始實行“醫改直補模式”。其特點在于,醫院將20%的處方藥費直補給患者,以此醫治藥價虛高頑癥。這種模式是否能象設計的那樣取得成功?醫藥界人士說法不一。 直補模式“主治”看病貴
長龍集團董事長劉群這樣給“直補模式”下定義:通過醫藥、醫療一體化管理平臺,直接給老百姓看病的藥品費用提供現金補貼或者藥品費用一定比例的報銷,從而大幅度降低患者的醫藥和檢查費用。 “直補模式”是靠減少藥品流通中間環節費用來實現的。劉群介紹說,醫院在嚴格測算廠家成本的基礎上,通過開放、限價的采購平臺,通過溝通和合作等方式,將廠家費用和利潤控制在10%以內。醫院留存20%的費用和利潤比例,確保醫院正常運轉。在此基礎上,醫院直補患者20%,讓患者真正得到實惠。這種辦法可規范流通環節和杜絕醫院大處方現象,真正降低醫藥費用,控制藥物濫用。 三峽中心醫院透露,患者只要花20元辦一張惠民卡,即可獲得直補,在醫院專設的惠民定點柜臺報銷藥費20%,而做CT、核磁共振檢查則可直接優惠20%,其它檢查優惠5%。 “直補模式”被稱作解開中國醫療體制改革“死結”的利器。據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副會長張意龍介紹,從2000年至今,國家發改委已經連續17次出手調低藥價了,但實際效果并不明顯。 劉群認為,藥品集中招標采購作為抑制藥價虛高的舉措,已被證明沒有成功。這個辦法不僅沒有解決問題,反而主導了廉價藥品的惡性競爭和高價藥品的關系競爭,結果是醫生“不選‘對’的,只選貴的”,藥品一中標就死。相比之下,還是“直補模式”讓老百姓得到了實惠。 把醫生回扣轉讓給患者 在以藥養醫的大氣候下,醫院為何把20%的藥品費用拱手送給患者,這豈不是自斷財路?記者調查發現,“直供模式”并沒有降低醫藥企業和醫院的利潤,它只是把節省下來的中間環節費用轉讓給了患者。中間環節費用,主要是指醫生處方藥回扣。三峽中心醫院院長李慶平介紹說,醫院藥價高,“根子在定價、問題在筆下”。直補模式控制原來藥品流通中的不規范行為,同時又把不規范的費用“擠”出來,直接以現金的形式補給患者。 醫生處方藥回扣有多大?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醫生回扣費用一般為藥品最高零售限價的1/5。現在一些醫院開出的藥品中,90%以上的藥品是帶費(提成)的,從而導致了醫藥費用的居高不下。 “直補模式”控制醫生處方回扣的途徑是:醫生開處方時只能寫藥品的化學名稱,如“皮炎平”只能開成地塞米松軟膏,處方單交長龍集團審查后才能從藥房取藥,有地塞米松軟膏這一化學藥名的藥品是由多個藥企提供的,屆時電腦會自動從中選擇一個合適的品牌,醫生不知道最終賣出的是什么品牌的藥,從而無法獲得回扣。 直補模式尚存缺陷 劉群表示,他對“直供模式”取得成功有很大信心,因為這種模式通過降低看病費用支出集結了一大批消費者,從而形成團體就診優勢,醫院也樂于擁有更多客戶并獲得與其他醫院的競爭優勢。至于藥企,則可以大幅度降低推廣費用,且立即獲得聯盟醫院的供藥機會。 但醫藥界一些人士并不認同這種模式。一位長期從事醫藥銷售的業內人士說,如果砍掉醫生的回扣,醫生實際收入必然大打折扣,其工作積極性必然大大降低,最終導致優秀醫生流失到其他醫院,反過來又不利于“直補模式”醫院的發展。即使醫院在減掉醫生回扣后給其多發獎金,其數額也不可能比過回扣費。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醫藥界人士指出,長龍集團作為一家主要從事醫藥流通的企業,在三峽重慶庫區的人脈向來很好,其在重慶庫區醫院的藥品供應量占這些醫院藥品供應量的80%。長龍集團創造的“直供模式”,意在進一步壟斷庫區醫藥市場,排擠其他醫藥流通企業。 許多醫藥界人士認為,“直供模式”并不能從根本上解開醫療體制的“死結”,治本之策應該是徹底實現“醫藥分家”。 本報記者:王金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