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題:21世紀,關注綠色,關注安全已成潮流。
國家質檢總局發布的GB18401-2003《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強制性國家標準規定,2006年起所有服用和裝飾用紡織產品其基本安全技術要求應符合該標準,即市場上銷售的所有相關產品都要符合該標準要求。
選擇安全 雙重把關
標簽能幫助消費者選擇產品,也是企業向消費者表明產品用途和質量狀況的途徑。本標準規定,從今年1月1日起,市場上銷售的所有服用、裝飾用紡織品的吊牌、標識、標簽或使用說明上都應該明確標注產品分類。標簽不得手寫或涂改。
標簽標準可有以下形式:
例一:產品名:尿布(嬰幼兒產品)
例二:休閑褲:執行標準:FZ/T xxxxx-xxxx,C類
例三:胸衣襯裙:執行標準:FZ/T xxxxx-xxxx,GB 18401 B類
雖然本標準的性質和檢測規則適用于國家監督抽檢的第三方檢驗。但是產品來自于企業,企業應該根據自己產品的品種和管理水平制定相應的檢測規則,做好第一把關人。
監督抽查只是對產品驗收合格的一種復驗,其目的不在于評估產品總體質量水平,而在于發現不合格產品。
目前國家還沒有對紡織產品實施強制認證,生產企業和商家可以依據企業的檢測結果或委托經國家認證的實驗室進行檢測的結果證明產品合格。
面料、輔料合格是產品的第一道質量關口。因此提醒生產紗線和面料的企業要對生產工藝把關,選擇低甲醛或無甲醛助劑,不使用標準禁用的偶氮染料,改進工藝提高色牢度。
縫制企業要對來料進行控制,要求面料、輔料供應商提供檢驗合格證明,同時要對進料實行自檢。檢測面料質量時要兼顧全面,構成產品的不僅僅是面料,還有里料、襯布、縫制線等,不要忽視這些輔料的檢測。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服裝質量良莠不齊。為了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北京市石景山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對轄區內商場、超市的服裝進行了嚴格檢查。
圖為質量技術監督工作人員正在檢查服裝標識。
本報記者 趙松年
實習記者 車 鳴 攝
取樣:不同品種分選
批量大小可由供貨商確定,生產企業也可根據自身管理水平和產品質量的穩定確定。產品質量相同,大批量取樣較好。
檢驗人員在取樣時要全面兼顧。單一素色、顏色混合均勻的面料,取樣時無特殊要求,均勻取樣即可。
不同品種、不同顏色的產品分別檢驗。
標準中的“不同品種”可以理解為:不同纖維、染色、整理工藝等生產面料,可視為不同品種;對于由不同面料或輔料組合的制品,應該視為不同品種;面料、輔料完全相同,僅是尺寸和款式不同,可視為同一品種。不同品種要出示不同質量報告,相同品種出示一份檢驗報告即可。
指標:保證安全健康
本標準的制定是從最基本的安全性能入手,對有可能影響健康的有害物質加以限制,保證人體健康。它與國外標志產品的要求不同,考核項目是最基本的安全性能,使用的檢測手段也是較為普及的。
本標準制定的原則是:充分考慮我國技術發展水平、產品質量因素,既能達到提高產品水平、保護人身健康和安全的目的,又能將成本控制在較低水平。
本標準的最基本安全健康項目是:甲醛含量、pH值、色牢度(耐水、耐汗漬、耐摩擦、耐唾液)、異味、禁用偶氮染料。
產品:僅限安全標準
本標準是國家強制性標準,是產品進入市場的必要條件,也是通用性標準。本標準只涉及到安全健康方面的指標,其他質量指標還應該執行相應的產品標準,本標準不能代替產品標準。
也就是說,一個產品的考核項目既包括GB18401-2003《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標準,也包括國家或行業、企業等其他標準。當幾個標準中都對某項指標有要求時,指標考核標準以最高指標考核為準。
僅符合GB18401-2003《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標準或僅符合有關產品標準的,不能稱為合格產品。
新制定的標準(包括企業標準)、協議不應低于GB18401-2003《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標準,但是可以高于該標準要求。
檢驗:要求單項達標
如果有這樣一條被子,里料為純棉印花布、面料為滌棉色織布、填充料為中空滌綸絮片。按照標準要求甲醛含量要低于75mg/kg。但經檢測,其里料甲醛含量為90mg/kg、面料甲醛含量20mg/kg、填充料甲醛含量0mg/kg。那么這條被子的質量應該怎樣判定呢?按照標準要求,因為其中一項甲醛超標所以該被子判不合格。
標準中規定的指標是指產品的各個組成部分都要達標,如果其中有一部分不達標,即判整個產品不合格。檢測整個產品時不能求平均指標。
提醒檢驗人員注意:第一,禁用染料是不能使用的,一旦發現即判“違規”。第二,測定染料或殘留甲醛的“濃度”,只能對有(或使用了)染料(或甲醛)的部位進行檢測。第三,“弱環”實際上就代表了整個產品的最低性能,它直接體現產品的應用效果。
類別:只就高不就低
一套西裝,上衣可以標注“C類(非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但是西褲是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可標注“B類”,因為整套西裝的面料、輔料都使用同一種材質的產品,所以建議生產企業將整套服裝標為“B類”。這樣既可避免生產環節因粘貼標簽出現差錯,也有利于市場銷售。但是,在標注類別時就高不就低。
如果在檢測時,發現該產品不符合A類要求,但是符合B類或C類要求,可降級使用,標簽降類注明;如果產品實際使用場合不允許作降類使用時,則要將產品重新加工調整;如果重新加工調整后仍然達不到要求,只能將產品改做非服用或裝飾用產品處理。
值得注意的是,處理品、二等品、等外品質量指標也必須達到該標準相應分類的要求。
國外:控制有害物質
歐盟:
對一些阻燃劑、偶氮染料、五氯苯酚等化學原料限量,限定鎳含量。2003年歐盟發布指令,禁止在紡織品和皮革制品上使用藍色染料,并禁止在市場上銷售含藍色染料的紡織品和皮革制品。
澳大利亞:
1998年公布禁止在消費品上使用某些偶氮染料和顏色。也禁止進口、銷售有毒芳香胺超過30mg/kg的產品。包括服裝、由紡織材料或皮革做成的長期接觸人體的玩具、裝飾織物、毯子、地板覆蓋物等。
日本:
對睡衣、窗簾、地毯、床上用品、尿布、手套、襪子、嬰兒用品等紡織品的甲醛、有機汞化合物、三丁或三苯錫化合物含量有明確規定。
鏈 接
紡織品有害物質的傷害
紡織產品在印染和后整理等過程中需要加入各種染料、助劑等化學制劑,這類化學品殘留在紡織品上的含量達到一定值時,就會對人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
甲醛
由于甲醛在空氣中易揮發,所以殘留在紡織品上的甲醛會逐漸釋放到空氣中。如床上用品、窗簾在自然條件下向室內釋放。又因為甲醛易溶于水,穿上含有甲醛的衣服,與人體汗液結合或水解產生游離甲醛。通過人體呼吸及皮膚接觸對呼吸道黏膜、眼睛和皮膚產生強烈刺激,引發呼吸道炎癥和皮膚炎癥。
酸堿性(pH值)
由于皮膚帶有一層弱酸性物質,可防止病菌的侵入,因此紡織品的水萃取pH值在中性至弱酸性對皮膚最佳。如果紡織品的pH值過高,會對皮膚產生刺激,并使皮膚易受到其他病菌的侵害。
染色牢度
染色牢度本身并不是一個致毒因素,但是它與紡織品上禁用染料和重金屬的檢出量有直接的關系。同一種紡織品、使用相同的染料,如果染色工藝不同,產品的染色牢度就會有差異;或使用色牢度不同的染料,所測得的重金屬或禁用染料的結果就有差異,有的可能合格,有的可能嚴重超標。
當色牢度不佳時,染料沾在皮膚上,在細菌的生物催化作用下,染料有可能會發生還原反應,釋放出致癌芳香胺,并透過皮膚擴散到人體,經過代謝作用使細胞發生結構與功能的變化,成為人體病變的誘發因素。
異味
紡織品中散發出特殊氣味,表明紡織品上有過量的化學藥劑殘留或紡織品發生化學或生物變質。本標準主要限制霉味、高沸程石油(如汽油、煤油)味、魚腥味、芳香烴氣味。
偶氮染料
絕大多數偶氮染料本身不會對人體產生有害影響,但含有致癌芳香胺的偶氮染料會對人體產生危害。此類染料長期與人體接觸,被皮膚吸收,并在人體內擴散,與日常的代謝過程釋放的物質混合在一起,就會發生變異而誘發癌癥或引起過敏。 作者:王 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