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美國1990年代的創新選擇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16日 14:49 南方周末

  

美國1990年代的創新選擇

  克林頓政府任內,美國重回世界經濟競爭力榜首,并且至今牢牢占據這一位置圖/CFP

  ■他山之石

  □盧先義

  美國經濟在1990年代出現轉折,與美國政府當時推行的國家創新戰略密不可分

  1993年,民主黨人比爾·克林頓入主白宮的第一天,就成了美國經濟的救火隊長。

  此前兩年的海灣戰爭引發全世界

石油價格猛漲,觸發并加速了美國經濟衰退。1991年6月美國失業率由上年同期的5.4%上升為7%,當年美國經濟出現了1%的負增長。紐約道·瓊斯指數只有2000多點,而1992年政府財政赤字卻達到了創紀錄的2900億美元。

  亞洲新興國家經濟蓬勃發展也使美國面臨更激烈的國際競爭。“亞洲四小龍”成績令人矚目。日本企業也憑借1980年代積累的財力,開始瘋狂搶購美國的不動產。四年前,日本的三菱集團買下了在美國人心目中具有象征意義的洛克菲勒中心大樓。美國人一片驚呼:“日本要購買美國!”

  就在這重重危機中,美國開始實施國家創新戰略。

  創新成為國家戰略

  克林頓入主白宮后不久,美國政府就先后發表了《21世紀的制造業:把設想變為就業機會》、《技術:經濟增長的發動機》、《美國國家技術政策》等聲明。美國政府認為國家安全的重心已經轉移,今后國家安全取決于經濟和技術的整體實力。美國試圖以保持和促進美國的科學研究與創新優勢來維持美國的全球霸主地位。

  1994年8月,美國政府又發表了《為了國家利益發展科學》國家科學政策研究報告。這個報告提出了美國科技發展的五個主要目標,即在科學知識前沿保持領先地位;加強基礎研究與國家目標之間的聯系;促進政府、工業和大學間的合作,以增加對基礎科學和工程科學的投資并有效利用物力、人力和財力資源;為21世紀造就最好的科學家和工程師;提高所有美國人的科技和文化。這一報告的發表從國家科技發展戰略的層次為美國科技發展作了規劃。

  美國克林頓政府還在兩屆任期內先后提出了多項具體的科技計劃:先進技術計劃、國家納米計劃、技術再投資計劃、信息高速公路計劃、21世紀信息技術計劃、人類基因組計劃等。這些計劃的提出與實施,對美國20世紀90年代及21世紀的科技發展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作為各項科技計劃實施的基礎,美國政府科技研發的投入逐年增加。從1993年的1174億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19985.5億美元。美國企業也不斷地增加了研發投入,企業研發投入占美國全部研發的比重從58.3%上升為68.2%。美國政府還對企業的科研投資給予永久性稅額減免的優惠待遇,并將小企業的先進技術長期投資收益稅降低50%。

  美國政府通過稅收減免、放寬限制、直接支持等多種方式,使政府與企業的關系發生改變,促成了美國科技研發格局的根本性變化,在政府科技投入減少的情況下,美國整體科技投入仍然保持增加,企業的研發投入在二戰后第一次大幅度超過政府。

  教育培訓與吸引海外人才

  1994年,美國通過了《美國2000年教育目標法》,提出了8項教育改革目標,并增加了教育政府投入。1999年美國的教育投入增加到創紀錄的6250億美元,超過了美國軍費開支。

  1996年美國國會又通過了《成人教育法》,要求所有雇主每年必須至少以其全員工資總額的1%用于雇員的教育與培訓,并逐年遞增,對未達標的企業,每年必須上交其工資總額的1%作為國家技能開發資金。同時為了鼓勵企業對員工進行職業再培訓,政府允許企業將培訓費用列為成本,免予征稅。

  除了著力培養國內人才,提高國民教育水平之外,克林頓政府還向全世界高級人才伸出橄欖枝,修改美國移民制度,吸引全球人才。

  美國從1990年開始為吸引國外人才實施了H-IB簽證計劃,每年簽發6.5萬個。美國政府很快將H-IB名額提高到11.5萬,并提出從2001年到2003年,美國引進高科技人才的名額應該增加到20萬人,并計劃撤銷外國技術人員在美國工作所需的簽證方面的限制。

  扶持技術商業化

  隨著研究成果的增多,提高產業化率成為必須重點關注的問題。從1995年到2000年美國政府先后頒布了《國家技術轉讓與促進法》(1995)、《聯邦技術轉讓商業化法》(1997)、《技術轉讓商業化法》(2000)等。新的法律法規廢除了被認為妨礙創新的聯邦管制,為企業技術成果轉化提供有利于創新的環境。

  1990年代后美國政府開始更加直接地介入技術轉讓活動并促進其商業化進程。克林頓政府將一部分國家實驗室委托私人企業管理,以加速這些實驗成果的轉化速度;同時下力氣抓軍事技術的民用化、商品化,開發軍民兩用技術。“技術再投資計劃”就是主要負責軍事技術轉化的國家科技計劃。

  鼓勵風險投資是克林頓政府提高技術產業化水平的另一個重要手段,政府通過政策支持、稅收減免、完善退出機制等方式來激活風險投資。據VentureOne調查公司數據顯示,美國風險投資行業所募基金從1992年的30億美元上升到2000年的800多億美元,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風險投資資本市場。2000年,美國科技成果轉化率已經達到約80%。

  知識產權保護和打壓對手

  美國政府研究了新興工業國家(地區)和日本的經濟崛起,結論之一就是美國在經濟競爭中最大的資源和優勢在于科技和人才,而由于知識產權保護不力,使得外國能夠輕易模仿,并憑借勞動力和制造業的廉價成本優勢實現了經濟快速發展。

  在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思想指導下,美國政府對專利法、版權法、

商標法等傳統知識產權立法不斷地修改與完善,擴大保護范圍,加強保護力度。

  1990年代后期,隨著生物、信息及網絡技術的發展,如網絡營銷模式等新興技術形式也被納入知識產權的保護范圍。

  針對其他國家對美國技術的學習和模仿,在國際貿易中,美國政府通過美國綜合貿易法案的“特殊301條款”對競爭對手予以打壓。

  另一方面美國政府又積極謀求WTO的知識產權協議(TRIPS)的達成,以期形成一套有利于美國的新的國際貿易規則。

  1997年美國實現數十年后首次財政盈余,2000年財政盈余占當年GDP總值2%。2000年2月紐約道·瓊斯指數突破10000點大關,失業率下降到創紀錄的3.8%。

  (P1151372)


愛問(iAsk.com)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