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圖文]美容品:亂吹功效忽悠人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11日 15:34 中國質量新聞網

  美容化妝品功效到底怎么樣?

  不能只聽商家的“自說自話”,專家提示消費者細心分辨

  玫瑰花、巧克力……每年的情人節都送這樣的禮物是不是讓你感覺到有點單調和厭煩?北京市朝陽區的張先生就有這種感覺。張先生已經和女朋友相戀六年了,今年剛好進入
俗話所說的“七年之癢”。為了進一步增進與女朋友的感情,張先生決定送女朋友一份不一樣的情人節禮物:一套美容化妝品。可這套別出心裁的禮物不但沒讓張先生討得佳人歡心,還差點讓他和女朋友分手。原來,張先生的女朋友使用了這套號稱能在7天內達到美白祛斑效果的高檔化妝品,7天以內非但沒能達到美白祛斑效果,還使臉上本來不很明顯的幾顆雀斑如雨后春筍般瘋長。張先生不禁納悶:雖說不能7天祛斑,那也不能7天就長斑啊!這些美容化妝品的功效到底誰說了算?

  廣告功效夸海口

  “5天祛斑,7天美白”、“4星期內給你晶瑩嫩白肌膚”……日常生活中,這樣的廣告屢見不鮮。現在的美容化妝品被一些美容院和企業吹得神乎其神,那么,美容化妝品有這么神奇的功效嗎?

  專家提醒,醫學上一般認為人皮膚的正常代謝周期是28天,中老年人的代謝周期會更長,需41~75天。無論從皮膚代謝周期還是黑色素代謝周期來說,“5天祛斑,7天美白”都是不可能的。另外,祛斑屬于醫學美容,并不是一般美容院都可以做的。消費者去美容院或購買祛斑類產品時需要認準產品是否有衛生部頒發的“特殊用途化妝品批號”,即除了“衛妝準字”之外,還要有“衛妝特字”批號。

  2月中旬,記者走訪了北京市的一些美容院和大型商場的化妝品專柜,發現這里的生意比起平時更火爆。以現在比較受女士青睞的精油療法為例,發現幾乎每家美容院都有精油推拿等各種美容服務,一些大型商場也有專門的香熏精油專柜,前來購買的顧客絡繹不絕。但由精油引起的產品安全性問題也經常出現。據央視報道,由于美容院使用精油過量,廣西的唐女士出現嚴重中毒癥狀,差點致命。

  

[圖文]美容品:亂吹功效忽悠人

  目前,我國化妝品只有理化標準,而無功效標準,對所謂“7天美白”、“5天去斑”等宣傳,消費者切不可盲目輕信。選購化妝品最好認準有一定知名度和美譽度的品牌。

  標準、檢測雙缺失

  和張先生的女朋友、唐女士一樣“美容反被美容誤”的消費者不在少數。北京市海淀區的劉小姐告訴記者,幾年前她使用了一款烏發化妝品,本想讓頭發更閃亮,結果一頭青絲變成了“發如雪”,弄得朋友都戲稱她為“白發魔女”。

  一位多年從事化妝品行業的人士向記者透露,目前我國的化妝品標準對化妝品功效及適應性檢測總體來看還是空白,對化妝品安全性(毒性)評價完全基于動物實驗。這樣,產品效果全憑廠家說了算,有些還動輒借醫學專家等名義標榜產品,誤導消費者。

  “現在美容化妝品的標準主要是針對理化指標的,功效標準方面正在商討中。有望近期出臺的可能是關于美白、祛斑方面的功效標準,因為這塊兒相對要成熟一些,而健美、瘦身、豐乳等方面暫時都沒有。”中國香料香精化妝品工業協會化妝品專業委員會有關人士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化妝品最根本的作用是清潔、美化等,所以化妝品很重要的一點是衛生,保證其穩定性。理化指標在穩定性方面能給化妝品一個很好的界定,比如說我們熟悉的pH值。”“其實我們對市場上一些美容化妝品所宣傳的功效并不贊成,3天、5天就能怎么怎么的,也太神奇了吧。如果是3個月、5個月,那也許還有可能。但我們并不清楚背后是不是有什么科學依據,也許有廠家自己有檢測報告,但現在獨立的第三方檢測或者權威部門的檢測都沒有,因此很多時候,美容化妝品的功效就成了廠家自己的自說自話了。”

  而一些化妝品專業市場的管理者也大吐“苦水”,由于沒有專門的檢測中心,產品真偽的辨別就全憑產品標識來判斷。而一些企業就抓住這個漏洞偽造衛生許可證批文,或者一證用于多種產品上,而化妝品行業沒有像藥品那樣有專門的數據庫用來查詢真偽,讓制假者有了可乘之機。

  維權舉證有難度

  中國香料香精化妝品工業協會化妝品專業委員會有關人士指出,中國的美容化妝品產業近幾年發展非常迅速,有資格生產美容化妝品的企業已經由當初的200多家發展到現在的3500家,市場上的美容院就更多了。過快的市場發展導致某些相應的工作沒跟上,比如功效標準、檢測機構等,這些都是今后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在目前的情況下,消費者在使用了質量不好的美容化妝品以后,要懂得維護自己的權益,比如可以找當地的消協。但消費者在使用這些產品的時候一定要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不要盲目輕信廠家的宣傳。

  法政牛津律師事務所北京分所張學明律師認為,消費者維權,可首先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訴,通過申訴,確認欺詐行為,對欺詐消費者的經營者給予行政處罰,就賠償事項達成調解。如工商機關調解不成,消費者可通過協商達成仲裁協議并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賠償損失。

  張學明指出,消費者在購買消費品時,應索要購物發票,發票應寫明所購產品的名稱、單位、規格、型號、數量、單價、金額,同時,還要注意保存好經營者推銷產品的宣傳資料、產品說明書、包裝物以及產品產生副作用給消費者造成損失的相應證據。

  “這種情況下消費者要維護自己的權利是比較困難的。”凱銳律師事務所王路律師說,“因為舉證很困難,比如說美白產品,消費者很難找到證據說沒有達到廠家所說的美白效果。”

  王路指出,消費者不可能找到一個獨立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去給自己舉證,所以整個過程中消費者都處于弱勢地位。惟一比較容易的是消費者在使用某個美容化妝品以后出現了生理上的顯性損傷,比如整容整出人身傷害來了,那樣的證據就比較明顯了。“那樣的話,消費者自身付出的代價就太大了,所以消費者在使用這樣的產品時一定要慎重。”王路說。

作者:徐建華 文 王嘉 攝


愛問(iAsk.com)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