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財長一席談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23日 15:14 南方周末 | |||||||||
□管維立 近一兩年以來,在各種層面上,中印愈來愈多地被放在一起談論。可是,在印度這個心理距離比地理距離遙遠的鄰國里,其領導人如何看待中國,并不為太多的中國人所知。一次難得的機會,筆者聽到印度財政部長談到了他眼中的中印
對于中國經濟報刊的讀者,印度現任財政部長奇丹巴拉姆(Palaniappan Chidambaram)的名字并不陌生。他在印度取得科技和法律專業學位,又是美國哈佛的MBA,作為出庭律師執業近15年,連續當選下院議員6次,堪稱專業型政治家。 奇丹巴拉姆曾任印度商業部、人事部、內政部的正副部長,1996年初從現任總理曼莫漢·辛格(ManmohanSingh)手中接過財政部長之職。2004年國大黨聯盟擊敗人民黨勝選后,由于索妮亞·甘地戲劇性地拒絕出任公職,有“印度經濟改革設計師”美譽的曼莫漢·辛格被任命為總理,奇丹巴拉姆再次出掌財政部。這一職務與內政、國防、外交部長并列為印度內閣的四大重臣。 奇丹巴拉姆在政府經濟管理方面的經驗,堪與辛格總理比肩,且竭力主張經濟的市場化、自由化,大刀闊斧推進改革。2004年甫一上任,他領導制定的預算瞄準了市場改革、經濟增長和消除貧困幾大目標,先聲奪人,在中產階級和工商界中贏得廣泛歡迎,被譽為發展經濟學的杰出范本。 隨后,他在關稅改革、免費義務教育、扶貧、對外資開放零售市場以及金融和教育部門、國有企業改革、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制造業和技術創新、提高軍費預算等方面頻頻出手,動作幅度很大。 這樣一位部長,怎樣從常人的角度看印度、看中國呢? 今年初,筆者藉赴印度孟買出席美國沃頓商學院亞洲執行董事會年度會議之機,聽到了奇丹巴拉姆先生談起印度以及中、印之間的比較,頗富令人玩味之處。 奇丹巴拉姆首先為他的遲到致歉,“我今早從德里飛到班加羅爾,中午又從班加羅爾飛來孟買。兩個航班都沒有空座,旅客擁擠,一票難求。從孟買機場到這里只有20多公里,我的車卻走了一個半小時。” 此言不虛。筆者也曾遇到德里與孟買之間十五天之內買不到機票的情形。從孟買機場到市中心的道路條件確實不好,有些地段坑坑洼洼,不但擁堵,司機也不講規矩,又很少見到交警疏導。路上車輛大都外觀欠佳,檔次不高。有一種出租車,數量很多,極其簡陋,水平遠不及我國的夏利或長安奧拓。印度的航空和地面交通狀況,令人憶起中國上世紀的七八十年代。 奇丹巴拉姆接下去說,“印度這過去的三十年,是失去機會的三十年。盡管我們在議會民主、政黨政治、媒體建設等方面進步很大,但在主要的方面失去了機會。1991年以后,印度才開始實施其真正意義上的改革,對外國投資的限制取消了,行業許可制度打破了,金融和資本市場開放了。我們近幾年發展比較快,大家紛紛議論印度即將到達一個轉折點,即將起飛。前年就有人以為轉折點快到了,去年又這樣,結果轉折并沒有來。今年怎么樣?我期望今年出現轉折,但不敢妄言。現在擺在眼前的,仍然是普遍的貧窮,我說的不單純是人均收入,而是受教育的機會、喝到清潔飲用水的機會、起碼的居住環境衛生,等等。” 奇丹巴拉姆所言不虛。即使如孟買這樣的大城市,離筆者下榻的希爾頓飯店僅一步之遙,便是道路骯臟、污水四溢、房屋低矮、人口稠密的街區。 他又說,“當然,對于印度改革的成敗得失,現在還不能做結論,還要看。” 奇丹巴拉姆很自然地談到印度與中國的關系,他說,“印中兩國之間,不是競爭關系,要相互學習。我看印度應當向中國學習三點:第一是中國有偉大的夢想(BigDream),中國人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水壩、最大的機場、最大的運動場,等等。這些夢想激勵著中國人民;第二是中國善于集中力量解決關鍵問題(Focus);第三是中國有能力執行(Implementation)。反觀印度,十年前中央政府就提出來要連接全國的河流,經過十年的說服、協調、敦促,迄今只有兩個邦政府達成了協議,把兩條河連接起來,這樣的效率能做成什么事情?” 據筆者所知,印度政府其實非常重視水的問題,連接全國河流之議正式載入國大黨聯盟的執政綱領,為此還在內閣專門設立了“水資源部”。 但奇丹巴拉姆認為,“印度也有比中國強的地方。印度的銀行不良貸款率只有2%左右,遠遠優于中國。中國同樣可以向印度學習。但我最關切的還是印度存在的問題。印度要引入更多的競爭,包括外國競爭。目前政府還是介入經濟生活太多,應當進一步減少。印度不想做超級大國,只想成為民主、和諧、繁榮、和平的社會,更開放的社會,更自由的社會。我對印度有信心,特別是因為印度新一代的青年富有創新精神,開放、有朝氣。” 筆者知道中印之間互有短長,印度在資本市場、金融系統、私有企業、服務業特別是軟件業、醫藥業、技術教育、法制體系等領域具有明顯優勢,但出于探詢之意,開口問道,“哪些方面中國應當向印度學習?部長有何建議及評論?” 這位財長以哈佛商學院MBA的“出身”參加沃頓商學院的活動,是應印度惟一一家列入世界500強的非國有上市企業集團——可信工業公司(RelianceIndustries)主要領導人安尼爾·安巴尼(AnilAmbani)邀請而來,會議主持者又是飲譽全球的印度軟件企業——信息系統公司(Infosys)傳奇式的領導人納拉亞那·穆蒂(NarayanaMurthy),二者均任沃頓商學院亞洲執董。所以奇丹巴拉姆講話時十分輕松,并無任何官式語言。 但遇到中印比較的問題,他似乎有一絲緊張,于是首先申明,“今天談的一切都不含有外交或政治方面的對抗含義。”(這句話被一位與會者解讀為“外交辭令”)然后說,“我提不出很具體的建議。只是中國或許可以容許更大程度的經濟自由,雖然不能說中國現在不自由。” 套用時下流行的說法,印度財長的一席談頗具“個性化”色彩。筆者對此甚表認同,并以此與中國高級官員作比較。無論如何,在適當的時候適當地披露一點個人心聲,總比時時處處講官話套話好。希望這樣一類實際上是最精彩、最受群眾擁護、最能展示黨和政府親民愛民本質的“官員”言行,有機會順暢地傳播給更多的讀者、聽眾和觀眾。 (作者為北京百慧勤投資管理公司董事長,電子郵箱guanwl@panwin.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