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人士指新鈔封“利是”會造成巨大浪費,禮儀存單或“保險卡”等也是不錯選擇
新快報訊(記者劉燕紅張瀟)由于廣東和東南亞地區的風俗,每逢農歷新年前,市民為了求吉利都會用新鈔票封“利是”。中國人民銀行每年為應對春節前人們換新錢過年的大潮,都會預先準備大量的新鈔分配到各家商業銀行。人行的相關人士指出,這些新鈔的推出無非是為了應節,而并非取代已不適宜流通的貨幣,這無疑令新鈔提前進入流通領域,加
快其折舊,從而增加人行的發鈔成本。
有環保人士則認為,用新鈔封“利是”,既浪費資源又不夠環保。他們呼吁市民應從環保角度考慮減少新鈔封“利是”,應該接受“雖舊仍新”的紙幣,以響應環保。市民是否應該在重視民俗圖皆大歡喜的同時也重視環保,封“利是”不一定在乎是新鈔。
昨天有專家也表示,如果市民實在換不到新零鈔,不妨考慮禮儀存單或“保險卡”等另類“利是”。
記者獲悉,目前,廣州多家銀行均有禮儀存單業務,這些存單上印有各類賀辭,最低存款額50元,存款人可自選存款額,存期分“定期”和“定存兩便”兩種。市民將一張66元、88元或168元的“禮儀存單”送給長輩、孩子或朋友當新年禮物,也是個不錯選擇。
此前,香港金管局局長任志剛也在媒體上透露,每逢農歷新年前,香港特區政府和發鈔銀行也會發行大量新鈔,應付市民封“利是”的需求。去年香港3間發鈔銀行便因此而額外發行3億張價值超過240億元的新鈔,共重300噸,占用儲存面積500立方米,足可填滿20個長貨柜。發鈔銀行也需要聘用保安公司分500輛次護送及分發新鈔到分行。因此他呼吁香港市民盡量不要用新鈔封“利是”,以減少浪費。
記者無法獲悉人行每年為應節而加發的新鈔總數,但是從香港的例子可以知道,人行每年為應節而加發的新鈔總數應該也不是小數目。
右圖:有環保人士則認為,用新鈔封“利是”,既浪費資源又不夠環保。
香港一年“利是”封要砍9000多棵樹
目前香港方面已經開始呼吁政府積極宣傳環保,鼓勵香港市民除了在封“利是”的鈔票不一定講究用新鈔外,同時在“利是”封上也應該注重使用循環再用“利是”封,盡量選購或索取沒有封口膠、可多次使用的“利是”封。
有志愿團體調查發現,香港平均每個家庭約使用94個“利是”封,以此推算,即香港每年因派“利是”消耗了469噸紙張,相當于砍伐9000多棵樹,摧毀了等同22個大球場草坪面積的森林。
(觀宇/編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