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論壇-銀行業改革與金融創新實錄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07日 17:22 新浪財經 | |||||||||
由光華管理學院主辦,北大光華MBA聯合會負責承辦的第八屆北大光華新年論壇于2006年元月7日舉行。本次論壇的主題是“自主創新與可持續發展”。 新浪財經對本次論壇進行全程圖文直播。以下為分論壇“銀行業改革與金融創新”的實錄: 分論壇:銀行業改革與金融創新
時 間:2005年1月7日下午14:00—17:00 地 點: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101室 主持人:張維迎教授(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 點 評:曹鳳岐(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 演講嘉賓:馬蔚華(招商銀行行長) 郭樹清(建設銀行董事長) 楊凱生(工商銀行行長) 董文標(民生銀行行長) 韋杰夫(深圳發展銀行行長) 主持人:第八屆光華新年論壇現在開始!今天下午就在這個場合做一個分論壇《銀行改革與金融創新》,在過去的一年里板,中國的銀行體制是有史以來變化最大的一年,這一年里邊有傳統的的的國有銀行上市,另外我們知道外資銀行也在進入中國。 今天下午這個論壇就請了五位行長,他們就銀行改革,特別是體制改革的影響,以及金融體制與中國產業經濟發展影響談一下他們的觀點。我作為主持人,只起一個協調的作用,我也會提一些問題,因為他們每一個人非常有思想,非常能談的,我希望在談的過程當中,他們互相之間也能夠展開爭論和討論,下面對同學留一些時間。時間爭取控制在兩個半小時之內,前面一個多小時讓每一位嘉賓進行自主發言,然后就開始討論提問。 今天還有一位嘉賓是光華管理曹鳳山教授做點評。 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中國金融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企業家協會副會長。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博士,美國南加州大學榮譽博士,高級經濟師。畢業吉林大學經濟系,在遼寧、安徽等政府部門工作過。1988年的時候調到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當過當時的行長秘書,升任辦公廳主任、計劃司的副司長,調到人民銀行海南分行任行長,國家外匯局的局長。1999年1月上任招行的行長,招行在銀行中的口碑是比較好的。 工商銀行行長楊凱生;楊行長武漢大學經濟學畢業,獲得經濟學的博士學位,有研究員的職稱。他是一位老工行的人,1985年就進入工行,擔任工行規劃信息部的主任,升為深圳工商行長的分行長,后來又是工行第四行長,五道口研究生院任研究生導師,在1999年的時候曾經在華融資產管理公司擔任總裁,聘請我當華融公司的專家委員會的委員。2004年9月10人任工行常務副行長兼黨委副書記,在不久之前,為工商銀行的行長。 郭樹清建設銀行董事長,因為他是我的老朋友,二十年的朋友,他是中國最早提出改革方案整體設計者之一,他在1985年寫過一篇很有影響的文章發表在《人民日報》,由此開始改革設計方案方面的研究。他是南開大學哲學系畢業,后來到社科院研究生院馬列主義畢業,對馬列主義有很深的研究,期間還去牛津大學進行過訪問研究,在1988年至1996年先后任國家計委經濟研究中心副司長,國家體改委規劃和事業司的司長,國家體改委宏觀調控體制司司長,1996年至1998年任國家體改委黨組書記、秘書長,1998年成為國家體制改革辦公室的黨組成員,。同時在1998年7月份升任為貴州省副省長。后來升任國家外管局的局長,2003年12月份進行國有銀行改革,國家成立匯金投資股份董事長,在2005年的3月份擔任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董事,他也是全國第十屆政協委員。 韋杰夫,深圳發展銀行行長。畢業哈佛大學商學院,04年至今任深圳發展銀行行長,原來在哈佛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商業和管理中心任高級研究員。之前他在臺灣的渣打銀行當過行長,再此之前運通銀行臺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兼地區總經理,美國運通駐臺灣的副總裁消費金融服務部的中經理,任美國花旗銀行深圳分行的行長,香港客戶服務部副總裁,花旗貿易服務香港公司副總裁,期間為花旗銀行在深圳成立了中國第一所分行,美資銀行的第一任行長。我特別提到,韋杰夫在北京大學授課一年,是改革開放以后第一批進入中國來的外國專家。 董文標,中國民生銀行行長。他畢業于廈門大學財經系,獲得碩士,有高級經濟師的職稱。之后他任過河南金融管理院的副院長,交通銀行鄭州銀行的副行長,黨組書記,海通證券的董事長兼總裁,1996年調任民生銀行副行長,現任民生銀行董事兼行長、黨組書記,他在金融證券業工作有19年的歷史。下面開始讓五位行長分流做一些主題演講。 郭樹清: 我這個題目考慮了最近一個時期經濟界金融界媒體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銀行業改革金融安全背景。我的經驗其實很短了,只有五年的時間,在此之前我對金融業關心比大家早得多,開始的時候我就有一點納悶,大家對于銀行的事情,對金融的事情這么關心,說明大家愿意向錢看,后來發現好像也不是,從道理講金融業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大家關心或者特別關心是可以理解的。 銀行改革和金融安全確實有關系,這個問題大家提了很高,我覺得也是有道理的,為什么這樣說呢,銀行改革必要性和緊迫性我認為主要來自于兩個方面,一是因為資源配置效率是比較低下的,特別是跟發達國家比,和我們自己的改革開放以來情況比,效率是下來的,表現經濟增長越來越依賴于資本投入,所以要進行改革。第二個問題,金融體制隱藏著巨大的風險。大家可能記得,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那個時候,當時比較來看,國內容易發生危機的領域,銀行體系、資本市場、對外債務、國際收支、貨幣比較來看,啊主要是銀行體系。其它領域的問題不那么突出。 銀行體系應該說有非常嚴重的問題,銀行的脆弱性表現在這么幾個方面,國有銀行不良資產率達到30%左右,這在國際上也是很罕見的。風險內控形同虛設,有的分行達到90%,貸出來的錢都打了水漂的,銀行體系是非常脆弱的。有外國專家說,中國的金融體系全面危機之間,只差一根導火索,30%的不良率,發生金融危機肯定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在這個背景下,我們進行了銀行的改革,到現在為止,銀行改革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就和成果,表現為資產質量是顯著好轉的,經濟效益大幅度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從金融安全的角度來說,銀行的系統性風險得以化解,在現在這個時刻,我們比較踏實坐在這里跟大家說,我們不會再出現銀行系統的問題,也可以說,一個巨型的炸彈被拆除了引擎。銀行改革最主要的目的,從今天討論的角度來說,化解系統性的風險。 因此,也是為什么黨中央國務院確定銀行改革的時候,這是背水一戰,改革的復雜性,緊迫性、艱巨性,而且是不容回避的,不容拖延的,這也是解釋了為什么花費巨大國家資源。實際上我們兩次注資、兩次剝離,算總帳應該是在兩萬多億,將近三萬億經濟的資源、國家資源。這個問題就是我們為什么花這個錢,金融和其它領域不一樣,很多朋友會提出這樣的問題,為什么我們其它很多方面缺錢,沒舍得花錢,金融領域花這么多錢這么慷慨,又是剝離又是注資,金融是我們的核心,就像人心臟出了毛病,必須花這個錢,花這個代價。 國際上也是差不多的,上個世紀最后二十年,按照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統計,絕大多數國家,75%以上銀行都先后發生過問題。 第二,現階段中國改革面臨主要的金融風險有兩個方面,一是內部,二是外部,對內部和外部兩種風險都必須高度警惕。 從內部來說,國內金融體系依然是較為薄弱,為什么比較薄弱呢?金融是一個戰略性的產業是不錯的,但是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是弱勢的戰略性行業。表現在這樣幾個方面,一是自身的生存、發展能力不強,無論是銀行、證券、保險都是這樣的,市場也是這樣的。第二,社會信用體系缺失,由于長期計劃經濟、行政命令和政策導向,包括生活的習慣,經濟運行的慣性,社會信用體系,雖然個人比較好的,但是一涉及到和銀行打交道就不是那么回事的。 我給大家舉一個例子,除了國有企業、鄉鎮企業以外,欠銀行的錢還得不積極以外,我也很想不通的就是我們大學生助學貸款還得也很不好,這個貸款應該發展的,應該多貸,但是大概平均20%的違約率,我只是說明社會信用體系缺失的問題。 第三,政策振蕩影響。經濟運行還依賴行政直接的控制,突然一個項目上突然一個項目下,銀行的錢就這么打水漂了,陷入一個困難的境界。 第四,市場結構極不合理。最突出的就是建立資金的比重,最近幾年銀行融資比重占到90%以上,不出風險是很不正常的,風險是很大的。 對內部和外部兩種風險都必須高度警惕,外部有沒有風險?首先是銀行帳戶的問題。經濟帳戶不平衡,順差是正常的,越多順差越好,其實當然不是這樣的,順差和逆差都是一樣的,大了也是一個問題,帶來一系列的經濟金融的問題。資本帳戶不平衡。也帶來匯率兩難處境。內部外部兩種風險都保持警惕,而且兩種作用交互作用。 最突出的就是國際收支持續巨額順差,人民幣基礎貨幣無限制擴張,因為中央人民銀行拿基礎貨幣購買外匯儲備,國民經濟總量和結構上造成很多的消極后果,兩種風險怎樣發生作用呢?將來在哪個環節上帶來新的危機或者是危機的威脅?我們還不能做簡單的結論,但是我可以肯定一點,恐怕要把這些問題估計得嚴重一些,考慮得多一些,渠道和途徑也應該可能也會有新的途徑和渠道。過去金融危機爆發的國家,阿根廷、巴西等發生的軌跡來看,在中國發生危機的話,不會簡單重復那些國家的問題,他們的問題對我們來說影響不是太大。 正確看待主權風險。有的人說是是國家安全,有的作者形容為國防或者是第二國防,這個比喻在一定意義上是對的,但是不能等同于國防。主權形態主要是三個方面,主權信用風險、主權貨幣風險、主權政治風險。從主權信用風險角度來說,現在不是特別嚴重,國際評級機構把中國的主權信用風險長期給我們BBB,最近開始給我們調高了一點,有了已經到了A或者A-,還是對經濟實力低估了,還是帶有偏見的。這個問題不是特別突出,我還是要指出有問題的。主權貨幣風險,我一度非常擔憂的,要不要和美元掛得那么死,既有利又有弊。主權政治風險還是有的。主權風險的特征有這樣幾個特點:小概率大危害;主權風險包括主權政治風險從金融角度來說,不是以不是以國界為戰線的,什么意思呢?下象棋看楚河漢界很清楚,圍棋就已經不是,不要說金融風險很理解,就理解成主權風險,外國控制金融、命脈,以簡單的國界為標準,我們斷絕和外國人來往,外資不要進來,機構不要進來,人不要進來,不是這樣的。雙向是相互制約。存在就是哪個國家哪個地區在國際經濟中,國際金融中占主導的地位,但是主權風險如果涉及到兩個國家和一個國家和其它幾個國家是發生雙方制約的,就是說它不是單方面的,無論是損害也好或者是得益也好,是雙向的。第四,來源和后果都超出金融領域。我想正確看待主權風險,主權的防范和化解有一種建議就是關門,把門關起來,不要和外界來往,你不可能是和世界不來往的,而且不可能關注不關注的,金融機構不來往也是不行的,因為有貿易,就會有結算,就會有匯率,這是做不到的。比方進一步推動經濟的區域化、資產的多元化,金融的相互滲透,積極推進政治和外交,這都是防范主權風險有效的途徑和辦法,而且需要有系統的考慮。 第三,建立強大的金融體系決定著中國經濟的未來。從中國經濟持續角度來講,資源和環境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金融體系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必須堅定金融改革的目標和信心。主要的不安全因素還是在內部,過去我們講內因、外因,主要還是看內因,包括經濟自身深層次的矛盾,不是靠其它國家幫你解決的,還是靠自己解決的,也不是說和別的國家打交道解決的,還是靠制度解決。市場化與公司治理,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結構,金融從業人員的觀念和文化。既強調獨立自主,又要有勇于學習。中國的金融肯定主要由中國人自己建的,這是毫無疑問的。在各個時期,過去戰爭年代都有外國朋友,中國人的事情需要中國人來解決,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必須向一些先進國家和制度學習,這一點我覺得和科技教育聯系的。金融為什么有外資,為什么在很多領域他們比我們做得好,他們是發達國家,一樣的道理,為什么科技、新的創新和發明、專利主要是在美國、歐洲、日本,這是歷史造成的,我們要承認這個現實,我想金融和其它領域一樣。但是我們只要有正確的實事求是的態度,我們一定會學會,我們會成長,所以金融的改革還必須堅持開放,這一點是不容懷疑的。 國有銀行改革上市不是唯一的出路,像我們這么大的國有銀行,不搞股份制,不搞現代企業制度,不上市,許多問題是解決不了的,上市以后并不是說所有的事情都解決了,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上市以后開始一個新的起點,也是建立現代金融體系萬里長征邁出了新的一步。 主持人:謝謝郭行長,主要講了銀行業的風險問題。 他是第一家國有大銀行在海外上市,緊接著也正在準備。 楊凱生:大家下午好!很高興有機會參加光華新年論壇。今天我想講一個問題,中國銀行業當前所面臨流動性的困境。如果說風險、危機嚴重,應該說是是流動性的困境。一直到上個世紀的九十年代末,中國的銀行業所面臨的流動性問題主要是流動性不夠,當時在體制性的信貸膨脹,根本沒有資本金或者資本金缺乏增長機制的企業,發放大量貸款,銀行的貸款維持國民經濟每年必要的增長速度,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銀行每年的貸款是在大幅度的上升,同時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銀行的信貸資產質量低下,資產的流動性很強,在這種情況下,商業銀行一直面臨流動性不足的問題,一直到九十年代末或者說這個世紀初。但是進入這個世紀以來,這個情況發生了變化。可以說,流動性呈一種寬松的狀態,或者說以及存在什么樣的問題,我們有幾個數字。到2005年9月份,中國銀行業存差資金是9萬億,是2000年的3.7倍,超額準備金居高不下,2000年到2004年這幾年之中,金融機構在中央銀行超額準備金已經由4000億增長到12650億,年均增長率高達32.9%,接近33%,去年中央銀行下調了超額準備金的利率,但是到9月份末為止超額儲備仍然達到12600多億,應該說近年來,特別是去年以來,金融機構流動性相對過弱的問題越來越突出,或者日益顯著了。我想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恐怕有這么幾條,一是資本市場現在還存在這樣那么的問題,資金持續向銀行體系聚集,大家知道資本市場尚未復蘇或者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投資者的信息不是很足,所以資金的持續向銀行體系進入。第二對我國來說,儲蓄率還是太高,收費占GDP的比例還是偏低。 第三個原因,銀行的資產儲量這幾面來從根本上得到了改善,貸款沉淀的狀況已經明顯有所改善,貸款的周轉速度加快了,拿工商銀行來說,去年我們累積發放的貸款超過兩萬億,但是去年全年余額貸款增長2050億,貸款周轉速度明顯加快,是市場最好的時期,由于資產質量的改善,貸款沉淀的現象已經得到了根本的改變。具有更高流動性的票據投資正在加速替代銀行的短期貸款,造成商業銀行明年大概需要若干倍三倍、四倍,六倍、七倍巨額貸款投放額表現為正數。銀行資產結構變化,商業銀行資產占總資產的比例,貸款占存款的比例已經大幅度下降,到去年年底,工商銀行這兩個指標分別是51%、56%,也就是所謂存貸比明顯下降,其它資產大多表現為更有流動性的債券投資和其它交易類的資產。再一個原因,去年以來香港采取了措施,推出了企業的短期融資券,中長期的貸款也開始證券化,產生很強的替代效應,同時金融技術水平的提升以及外匯儲備大幅度的增加等等,這些都對銀行體系的流動性狀況帶來重要的影響。從過去緊張狀況到現在的過于寬松或者流動性過剩,對銀行帶來是什么樣的問題呢?這個問題是喜憂參半。流動性的增強當然表現銀行的資產質量出現可喜的變化,起碼現在不再擔心支付問題了。但是流動性的過剩,如果不加以重視和采取措施加以解決,也會產生一系列新的問題。有的問題現在已經出現了,流動性相對過剩,將導致銀行業過度競爭,盲目的競相追逐大戶,非理性降低貸款條件和下幅貸款的利率,這將放大信貸的風險、利率的風險。過高的流動性投向資金和貨幣市場,導致貨幣市場主要投資工具的利率持續走低甚至和存款的利率產生倒掛的現象。到2000年底,三年期國債收益率得到2.23%,三個月的央行票據利率到1.8%,甚至有一度更低,兩年期的金融債的發行利率到2.09%,流動資產收益率持續下降也會造成銀行金融效益收益水平明顯下降。如果資金市場、貨幣市場收益連續走低的話,銀行的收益水平無法得到提高。 第三個問題,過多的投資和交易資金在追逐有限的貨幣市場的工具。因為現在貨幣市場的工具十分有限,過多的資金追逐有限貨幣市場的工具,導致貨幣市場能性最強的交易工具,因為金融機構的長期持有而失去。本來使具有很強流動性的資金,長期把持在自己的手中,實際上失去資金流通的作用。所以,這是我們流動性過剩造成的問題。銀行金融資產被動性的膨脹和收益率的持續的下降,使得中國的銀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流動性困境,這個困境給我們帶來了兩難的選擇。我們面臨存款負債增長的約束,這不是我們自己說得算的,是被動性的增長,金融成長選擇的兩難。資本市場仍然比較低迷的狀況下,社會資金過多涌入銀行,使得銀行的存款負債被動性的膨脹。如果銀行采取措施,約束負債被動增長,如果我們現在采取措施,約束負債增長的話,使得社會公眾和居民的投資渠道變得更為狹窄,使得社會公眾投資收益率更低。曾經有人說過,隨著金融市場化的進程,對商業銀行來說,中國存款利率的下限貸款利率的上限已經放開了,商業銀行充分學會使用利率杠桿調整自己的資產負債結構,這種說法很有道理,但是如果我們膽敢動存款利率的話,實際上造成首先的問題社會公眾和投資渠道更窄,收益率更低,不是說商業銀行怎樣具有社會責任感知,這是宏觀經濟運行中無法回避的問題,因為宏觀經濟狀況好壞實際上對商業銀行自身經營狀況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第二,我們面新著流動資產收益率下降和信貸投放必須得到約束兩難選擇。什么意思呢?由于我國處在轉軌經濟,我們是轉軌階段當中,經濟還在轉型,經濟高成長和高風險應該說是一體的,信用環境還不是很好,許多國有企業的改制還沒有到位,在這樣的狀況下,銀行的貸款投放稍有不慎的話,還是由于產生風險的,在這種市場環境下,審慎的信貸管理,或者說比較有力的信貸增長規模的控制,是提高銀行風險管理水平,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必然的選擇,作為銀行來說,必然做這樣的選擇,控制貸款規模的過度的膨脹,我們不能重蹈覆轍,痛定思痛以后,我想各大商業銀行都有這樣一個教訓或者說已經有了這樣的重視。 如果流動性過剩,在風險掌控不到的情況下,我們這樣做風險是很大的,如果信貸資產每年不保證足夠增長幅度的話,無法保持盈利水平的適度增長,特別是改制以后,我們要上市,我們要面對投資者的投資回報要求,我們要保證我們的資本回報、資產回報每年以一定的幅度增長,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難以想象每年的信貸資產不增加,不保持足夠的增長速度,我們就能夠做到這一點,但是兩難的事,如果我們現在現代資產膨脹不得到約束的話,風險就出來了。 再一個,我們現在面臨兩難的選擇,我們面臨經濟模式和增長方式轉變經濟結構戰略轉型的需要,在這種情況下,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從發展趨勢來看,利率市場化、金融氛圍將導致商業銀行傳統業務的萎縮,這一點我想趨勢是明顯的,或者說難以回避的。因此,商業銀行必須主動極早調整自身的資產負債的結構和收益的結構,實現經營模式和增長模式由規模擴張型向自然效益提高型的轉變。近年來,我們都在做這一系列的工作,我們更加注重結構的調整,更加注重培育可持續盈利能力,而不是完全著眼于短期資產收益水平的提高,現代投放約束增強,使得流動性困境表現得更為突出。從而給我們的戰略轉型帶來很大的困難。比如說研究新一年金融發展計劃的時候,許多指標的制定是很困難的,增長到底多少合適?這都是一個現實的問題,實際上我們在找一個平衡點,這是我想講的第一個問題,我們現在面臨流動性過剩的問題,或者由于流動性過剩已經給我們的發展帶來了一些困難和壓力。 第二,從金融創新入手,想辦法解決流動性過剩的問題,出路唯一的就是加快金融創新。首先大力發展理財業務,推動商業銀行金融方式的創新,解決流動性過剩。里理財產品的推出既給居民提供相對低風險收益比較高的投資工具,同時為銀行分離存款,大力減輕商業銀行的壓力,對商業銀行來說,如果我們推出一些理財產品的話,可以給我們帶來一些手續費的收入,帶來傭金的收入,還可以通過資產池的收入和本身的收益差價獲得一定的收益,同時又緩解銀行投資成本高投資收益偏低的矛盾。是對傳統存貸差的模式的挑戰和創新,是一種嘗試和探索,有利于改變傳統單一的經營模式。 其次,利用金融市場的創新,逐步改變銀行體系流動性相對過剩的問題。大力發展資本市場,同時應該鼓勵或者允許商業銀行和國有資金進入股票債券市場,給商業銀行增加投資渠道或者拓寬渠道。同時鼓勵和擴大企業通過發貨的方式收回投資,使他們成為資本市場的主導力量,著力于建設全國統一債券市場,建立多元化的配置機制,逐步解決企業負債率過高,或者說銀行信貸手段過于集中的問題。 第三,金融產品的創新。進一步拓展商業銀行利潤空間,比如說增加商業銀行的主動負債,減少或者消除面臨流動性的風險場合,改善資本市場的利率結構,想辦法創造能夠連接不同市場的產品,將存款和債券市場、存款和貨幣市場的收益掛鉤,結構性的存款等等加大培育,逐步學會應用衍生產品規避風險,更注重應對利率風險和流動性風險。 主持人:楊行長講了銀行面臨兩難的困境,控制資產的質量不能像過去那樣拓展貸款,這樣導致的結果就導致銀行的流動性過剩,并且提出未來解決的方案,包括銀行自身和整個國家金融體制方面大的改革。背后還有很多體制上的原因,一會兒在討論的時候請楊行長回答這些問題。剛才兩位大銀行的董事行長都講了,他們叫商業銀行是最不像商業銀行的商業銀行,對不起,我知道你們這兩年已經有很大很大的變化,但是總體來講,從歷史來看,承擔了好多包袱,甚至政府的功能,政府宏觀調控,他們是很重要的手段。下面還有三位股份制銀行的行長,他們跟前面兩位大的國有銀行不太一樣,現在更像商業銀行的銀行。你們三位當中哪個更接近商業銀行的標準? 馬蔚華:各位老師,各位同學,朋友們,下午好!非常高興有機會和我們這四位行長一塊參加北大光華論壇。我想講一個主題,從股份制銀行本身的屬性,創新和轉型,這個課題講了很多遍,大家我覺得今天講,在這個地方講更有意義,因為再有11個月中國就要承諾世貿的承諾,銀行業12月1號全面開放了,北大是一個以創新著稱的學府,在這里講創新可能更有意義。我多次來過北大,跟北大的老師和學生交流,確實有一種心志開啟的感覺,我在六年前剛上商業銀行行長的時候,那時候推網上銀行,可不像現在家喻戶曉,現在我們有1.2億網民,當時不足一千萬,因為網上銀行是什么東西,很多人不了解,推動網上銀行我首先選中了北大,當時來北大講網上銀行,不僅得到北大同學們的捧場,而且得到了北大同學的支持,招商銀行網上銀行第一單業務就發生在北大,是哪一年的情人節,有一位同學通過網上銀行給他的女朋友買了一束玫瑰花。所以,在創新尋求同情者的時候,我很自然想到了北大。 我們很快要置身全球化進程之中,對于中國的銀行業,我覺得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從全世界銀行發展趨勢看,我用兩大拓媒、四大趨勢形容世界銀行業的發展格局。兩大拓媒,資本性的拓媒,技術性的拓媒,所謂資本性的拓媒,銀行的作用、銀行的份額在社會融資中的地位將逐漸減弱,中國現在是暫時的現象。剛才凱生行長講到流動性過剩,最根本的原因直接資金市場不發達,金融資產的品種很少,只能涌向銀行。 第二個拓媒叫技術性的拓媒,IT企業早就窺視銀行的支付地位,四大趨勢一個就是,生存信息化的趨勢,商業銀行離開IT離開計算機寸步難行,一天都活不了。第二,經營綜合化的趨勢,去年國務院已經決定,商業銀行可以辦基金管理公司,這是很重要的信號,中國的商業銀行也會像全世界一樣綜合化的經營。第三,資本全球化的趨勢,我們都在努力上市,通過資本市場補充自己的資本金。第四,發展國際化的趨勢。因為門戶開放了,雖然還是在中國的土地上,這是金融國際使臣的一部分。對中國的情況來看,在大的變化的驅使下,中國的變化也是大勢所趨,不可避免,而且是唯一的出路。 金融的社會需求快速增長,提供了銀行創新變革的動力,十年以內,中國的經濟強勁增長必然帶來消費者財富的增加,也會使金融的需求不斷擴張。去年統計,中國的金融資產已經有18萬億,最近統計超過14萬億,特別是現代消費者,現代消費主義、現代消費觀念的這一批群體迅速崛起,他不會先攢錢買房,他會先買房后還錢,居民財富的日益集中,基尼系數的擴大,但是財富的集中對銀行的提供一個理財的機會。老齡化社會的來臨,中小企業的強勁崛起,所以社會金融需求不會像過去了,會有多樣化的要求,所以個人的財富管理,企業的消費管理,消費信貸、信用卡等等這些,過去不被重視或者沒有的業務將會迅速地發展。有人形容,未來幾年像信用卡將會出現井噴的現象,我覺得不太離譜。前兩天我碰到花旗的普立斯,正在用巨額資金準備收購廣發銀行,為什么入廣發行,看到它四百多個零售點,有高端的客戶,另外看重廣發行的信用卡,信用卡和高端客戶是外資銀行競爭的重中之重。 游戲規則的變化,加大商業銀行創新的壓力。因為我們開放以后,必須按照國際的游戲規則辦事,從宏觀調控到利率市場化和匯率制度的改革,從去年央行開始推動短信融資債,雖然只有不到一千億,特別是中小商業銀行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資本的約束。到2007年必須完成8%的資本充足率,所有這些都使國內的商業銀行開始考慮原有的模式不能繼續的。競爭的激烈激活了創新的動力。剛才兩位國有銀行的董事長、行長講到,國有銀行通過改制、上市,煥發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對于中小銀行來說,遠遠沒辦法競爭的。外資銀行實際上已經進入了中國的市場,如果加上股本,已經有10%的市場分割,標準高端客戶,使競爭越來越白熱化。 再一點,國外的銀行、境外的銀行,特別是香港的銀行,他們歷史的過程,亞洲金融危機以后,香港取消了同業公會的利率,原來靠綁大戶,靠吃逆差為住的香港銀行也經歷前所未有的考驗,后來他們改制了,他們轉型了,以恒升銀行為代表的,迅速轉型、迅速變革,最優秀的銀行。所以我覺得不斷變化的情況下,商業銀行轉型是必然的,業務模式的改變也是鄙人的,我大的估計一下,不會太準確,在未來五到十年內,中國銀行在社會融資中的地位,要從現在的82%降到50%以下,在銀行的信貸資金里,我們現在的零售業務是10%左右,批發業務是90%,我覺得批發性貸款的比例降到50%以下,在現在的銀行收益結構里頭,逆差要占85%左右,我覺得這個比例將來有中間業務提供的利潤的貢獻占50%以上,在未來五到十年內,這種變化會迅速來臨。這是對所有商業銀行提供了一個機遇,我覺得尤其對股份制銀行,因為股份制銀行是后來者,是弱小的,格局的變化,對我們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我到招行經歷兩次,一次是IT的革命,如果說論規模,我們跟四位老大哥是論不上的,論資歷和花旗、匯豐永遠是小弟弟,IT的革命使我們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縮短這個距離,面臨新的格局,業務的收益的資產模式和格局的變化,這是非常好的機遇。怎樣能夠在未來機遇中贏得份額,這是這次研討會的主題,迅速的轉型、迅速的創新。 我最近學了一個詞,從項兵那兒學的,叫顛覆,好像創新趕不上勁了,用顛覆,對傳統的經營模式和管理體制用顛覆不為其過,過去在轉型的時代,經營理念、經營模式,管理的制度,進行顛覆性的變化。因為改革實際上創新就是創造性的破壞,所以說說顛覆也有道理的。 我覺得現在對于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所有的銀行都有一個共識,就是要徹底銀行再造。建立一個新的體系,新的體系應該包括能夠有效的激勵與約束相關的利益者,權責利分明的公司治理結構。包括能夠強化和優化全行范圍內資源配置的事業部的組織體系,包括能夠進一步提高效率,節約成本和管理風險的業務運作的流程,同時也包括能夠敏銳捕捉市場和客戶需求變化,快速反映的產品創新的機制,能夠覆蓋風險成本和經濟成本的產品定價體系,能夠準確評價機構、個人、客戶、產品效益,基于經濟利潤的績效考核與分配的體制,能夠有效降低資本消耗、減少風險集聚保持盈利穩定增長和相對均衡的業務結構,能夠全面管理各類風險的集中化、專業化、垂直化風險管理體制和能夠吸引留住優秀人才的激勵制度。 我們最近研究今年的工作,我有十個詞,十句話。第一,變規模導向為價值導向,在經營理念上,過去規模論英雄。第二,變帳面利潤為經濟利潤。所謂經濟利潤就是扣除經濟資本,扣除股東回報的最低要求,按照風險調整后的利潤率和經濟增加值,建設銀行搞過這個事。第三,變粗放營銷為精準營銷。第四,變雙大戰略為雙優戰略。過去傍大戶,小銀行也是傍大戶,現在利率市場化和直接資本市場興起之后,大客戶忠誠度大大減弱了,雙優戰略,大的優也得要,小的優也不能放過。變單一盈利,過去只有靠逆差為多重盈利,變被動定價為主動定價,根據風險確定價格,變計劃管理為預算管理,變部門銀行為流程銀行,變行政調節為利益調節。 我覺得第一步這十個變就能夠對原有的模式和思想有一個小小的顛覆。當然改革創新是走前所未有的道路,我們既要結合中國的實踐,也要最大限度的吸收國外先進經驗,畢竟國外的銀行有上百年的歷史,離開了借鑒國外的經驗,我們就很難迅速地形成自己的競爭力。我的體會很深,比如信用卡,有70多年的歷史,我們不可能逾越,我們只能借鑒,我們當初搞信用卡,那時候外資銀行很敏銳發現這件事,有異議,國際上很大的銀行要跟我合作搞聯名行,我想了想,開始有一點受寵若驚,后來一想這個事不太合適,因為聯名卡如果那個卡上有我們的名字和那個大銀行的名字,肯定沒人看到我們的名字,后臺是在新加坡,我們連客戶資料都被人控制了,受制于人,而且那個時候中國人民幣市場沒開放,外資市場很聰明,和你合作等于提前進入人民幣市場,賺一塊錢分他們五毛錢,我們有點250。更重要的是,一個商業銀行沒有自己的品牌,恐怕也是不太好的事,我們決定不和他們合作了。但是也不能自己閉門造車,我們選來選去,選了在境外機構合作,后來來了一百人,我們打下手,11個月完成了中國信用卡的設計,到今年整整三年,我們成為中國真正信用卡的最大的發卡行之一,而且深受消費者的歡迎。 前幾天有一個著名的歌唱家叫那英給我打電話,她說馬行長你能不能給我辦一個你們的信用卡,我只是在電視上看見她,你怎么知道我的電話?她說趙本山給的她。他們一幫京城的大腕在那兒吃飯,都掏出我們的卡,就她沒有,頗有失落感,吸收國外的經驗,結合自己的實際創新,就會贏得我們的品牌和競爭力。 最后講一講,我們變革也好,創新也好,都是對制度的破壞,必然遇到現行法規制度影響和制約,必然觸及已有法規和法律的格局,創新、轉型也好,顛覆也好,單靠銀行是不夠的,需要有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我已經不止一次呼吁了,這里再說兩句。第一個盡快修改商業銀行法,讓中國的商業銀行也能夠綜合化經營,否則外資銀行進來了,他們36班武藝,我們綁著雙手沒法和他們競爭,基金管理公司已經突破了原有法律限制,我們還需要能夠盡快,鼓勵商業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合作。實際上所謂綜合化經營是兩個含義,利用商業銀行的平臺廣泛多種金融產品的交叉銷售,第二在資本市場里多一點商業銀行的工具和品種,這方面也開始可以,我們還是曙光在前。 第二,呼吁能夠把我們5%的營業稅減掉,在別的國家絕無僅有,從8減掉5,但是還是5%,我們還有33%的所得稅和營業稅,算起來也有40—50%,所以負擔很重。 最后希望我們引導消費觀念,完善社會信用環境,營造良好的信用文化。我引用易經一句話,窮則變,變則通,通則有。我們銀行以變促進,迎接中國銀行的美好前景。 主持人:馬行長從整體轉軌的角度,分析銀行業創新的必要性,剛才把招行幾招都暴露出來了。不過我要告訴你,我倒是有招行的卡,但是我很少用。怎么讓我以后多用,這是你的工作。馬行長是很有個性的。 你現在在商業銀行行長當行長,還是愿意當國有銀行的行長? 馬蔚華:毫無疑問,我還是維持現狀好一點。 楊凱生:工資相差好多倍呢。 主持人:如果讓你們換一下呢? 楊凱生:這不是對我道德的考驗嗎? 主持人:韋杰夫是第一個外國人在中國當銀行行長,深發行也是最早第一只上市的銀行,深發行股票追捧最高的,我聽說不良資產也非常高,他上任一段時間了,我想請他談一下感受。 韋杰夫: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剛才聽到介紹,我在北京大學教過書,26年以前,我站在教室,那個時候我每隔兩三個禮拜做一個英文講座,那個時候學生有沒有聽得懂我講的話,到今天為止我還搞不清楚,這次我就試試看用中文講好了。 深圳發展銀行是1987年成立,是六家深圳當地的農業信用社合并成為一個商業銀行,所以深發展的背景也是典型的商業銀行,也是有一點帶國有銀行的性質,可能在某一些方面深發展應該是比較典型的中資銀行,深發展也有很多第一,第一個上市銀行,也是深圳交易所第一個股票,我的代碼是00001,我到中國各地方,我碰到一些朋友,他們知道深發展三個字,他們認識我以后才知道深發展是一個銀行,他們就曉得深發展是一個股票,有的人很高興說,他們買了深發展以后發了大財,也有的人很不幸買了深發展,然后套牢了,這都有的。 從去年開始,深發展也是第一家外資控股的銀行,也是第一家有所謂洋行長。我今天可以跟大家分享我們過去一年的經驗。到2004年底,深圳發展銀行的情況比較嚴重,凈利潤2.9億,2000億元規模的銀行,2.9億的利潤,不是很好,我們的不良率從2003年到2004年已經達到11.4%,資本充足率只有2.3%,銀監會的標準2007年要達到8%,我們只有2.3%。2.9億利潤的概念已經計提18億的不良資產撥備以后,實際上深發展的盈利能力不是問題,但是過去歷史不良貸款的包袱是最大的問題,我進來以后,我們下了月薪要做幾件事情,第一要穩住我們的業務,深發展2004年經過宏觀調控以后,業務衰退一直到年底,所以2004年底的規模比2004年初還要小,所以第一個任務就是要穩住業務的增長。 第二,當然是控制風險,特別是信貸風險。 第三,控制費用、成本。 第四,補充資本。 第五,未來要發展零售業務。 為了控制風險,控制成本,我們采取了垂直管理的方式,我們有18個分行,237個網點,每一個分行,每一個城市都派了一個執行官做信貸風險的執行官和做財務的執行官,直接匯報給總行。第一次在行長辦公會討論措施的時候,也是大分行的行長,就有一個抗議,我發展業務,我只有那么兩只手,一個風險,一個財務,你要把我這兩只手綁得緊緊的,我怎么發展業務呢?我怎么回答?我的回答是說,我們不要把你的手綁著,我們要給你兩個比較強的、比較專業的、比較負責任的兩個助手配合你一起發展業務。 為了降低不良貸款的包袱,我們從不良貸款較多的分行剝離了大部分的呆帳,到一個特殊資產處理中心,特殊資產就是比不良資產聽起來好像好聽一點,這是國外的觀念。如果你名片上印著不良貸款好像不是很光榮。 第三,我到深發展有一個感覺,我們不是1家銀行,而是18家銀行,甚至237家銀行。我不久以前,我念商學院的時候,我寫了一個報告,學習中國八十年代農業改革,有一個制度,那個制度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一個家庭我給你一個指標,提供多少糧食,其他生產量都是你自己來用的,我發現我們的分行管理方式和那個制度差不多,就是說我在什么城市設立一個分行,讓你做分帳,我們的題目是創新,因為每個人都得發揮自己的創意,在當地哪個產品,哪個客戶做得好,就可以采取任何措施,問題在控制成本,控制風險,這種制度比較弱,應該是最新的特殊的東西,客戶需求需要的東西,我們要保持它的多元化。但是該標準化的東西,比方說工作的流程,一些價格的人力資源制度等等,都應該要標準化。 我們在公司業務和零售業務,同業業務我們開始建立事業部的概念。到了9月底,為了更快的促進零售業務,我們和另外一家外國公司,通用電器消費金融簽了一個協議,這個協議是兩方面,一方面他們會投資一億美元新的資本,幫我們補充資本,另一方面他們會和我們合作做零售產品。到第三季度,我們的成績還算不錯,不良率從11.4%已經降到10%多,資本充足率由2.3%到3.4%。3.4%的概念能夠達到4%,就可以發行次級債,次級債2%到6%,再到銀監會8%的指標,距離就沒有那么遠了,到第三季度到3.4%,已經算不錯了。成本收入從2004年的48%,已經降到43%,這里應該算國際水平已經還是可以的。 我們的業務又恢復成長,到了第三季存款已經漲了15%,貸款已經漲了11%,所以基本上深圳發展銀行我們的第一階段穩固基礎工作已經做好了,現在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補充資本,我們希望在這幾個月可以達到4%的水平。 我在這里的一年,我有這么幾個體會和大家分享。上一次12家股份制銀行在云南,我們在一起開了一個會,馬行長也在,我們在那邊,12個行長里邊,7個都是人行出來的,4個工行出來的,有一位是花旗美國運通渣打出來的,因為中國的銀行體系來源就是從80年代一家銀行人民銀行出來的,其實組織架構、人員、售后、產品體系都很相同,我們那天在討論發展的方向,大家都體會到要加強中間業務,要擴大零售,要發展中小企業的貸款,12家都是共同的看法,這些看法都是對的,在競爭上如果12家往一個方向走,對我們的毛利和利潤,當然對客戶是很好的,但是對銀行業并不是好事。所以中國的銀行業必須要爭取比較多元化的發展,比較有特色的戰略,而不能說大家都做共同的事情。 第二,最近兩年從銀監會成立到現在,據我了解,銀監會推出127個不同新的規定,很多這些規定都是有指導性的,而不是一個規定,還教你怎么做,其實銀監會下了很大的功夫,就是要促進中國的銀行體系要開放改革、創新,特別是2007年8%的資本充足率和不良資產要低于10%等一系列的指標,這些指標都是跟國際接軌的指標,而且都是正確的,但是還是有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是,這些指標在國際上基礎是健全、成熟、完善的資本市場,商業銀行在美國,在歐洲有很多個別的渠道是不投資的,銀行沒有足夠的資本,這是毫無疑問的。我們目前在中國面臨的問題是,資本市場還不能提供足夠的及時的補充資本的渠道,優先股也沒有,其它的工具也沒有,目前一些要素,股改等,我們沒有辦法及時發行新的資本,銀監會有它很高的門檻,但是資本市場還沒有跟上,這也是中國銀行面臨的問題。 第三,很多所謂發展中國家,把外資和外資銀行排在外面,中國下了這個決心,落實WTO的承諾,在很快的時間,甚至在國有銀行已經引進的外資入股,也有基金,也有像馬行長剛剛提到花旗入主廣發,這其實是一個非常勇敢的決策,而且是非常正確的。因為外資進來做什么?中國銀行體系不夠多元化,外資進來會在很多方面,在引進新的產品,在引進新的補充資本的渠道,在員工素質的培養,在公司治理和風險管理等等,某些方面會引進一些新的想法,這些新的想法會幫助所有的中資銀行發展。所以,我覺得很榮幸有這個機會,在中國工作一年,跟這么優秀的銀行家在一起努力,謝謝各位。 主持人:上任一年,在深發行的作用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他批評說這些行長都是從人行出來了,郭馬掌、馬行長都是人行出來的,楊行長是工行出來的,工行也是人行出來的。不同銀行在不同方面發揮優勢,而不要擠在一個地方,這是非常善意傳遞信號的場合。銀監會出了120多個規定,這些規定都是比較完善銀行體系基礎之上的,對中國銀行是很大的挑戰。證監會也出了好多的規定,這些規定也是在完善資本市場上的規定,這聽起來也有好多好多的困難,中國可能好多方面的制度,跟美國的制度相差十萬八千里,但是銀監會和證監會好多監管條例和美國非常接近,和發達國家非常接近,這是我們體制的不兼容性是非常厲害的。 董行長是我遇到行長當中最幽默的行長,下面由他幽默一把。 董文標:各位老師,各位同學,下午好! 本來我們有一個分工,我們副行長經常參加這種活動,這種活動原來當學校當老師當過十多年,不愿意到學校來了,我從來沒有參加這樣的活動,我是張老師的好朋友,給我打了好多次電話,并且在兩個月以前跟我說這個事,一定來一次,大家在一塊做這方面的交流。 這個題目挺好,銀行業改革,馬行長講的幾句話,有生態環境問題。做商業銀行做十幾年了,我們知道做行長感到最痛苦的是什么呢?本來銀行是一個企業,不按企業去運作,但是生態環境使你不能按企業去運作這是最痛苦的事情。國有銀行有三座大山,像股份制商業銀行是四座大山。第一座銀行業改革的定價制度。企業生產產品,完全可以有自主定價權,銀行改革還是比較落后的,中國商業銀行的改革落后于一些行業的改革,所以定價改革原來一直由郭行幫我們定價,現在已經有些彈性了,這是第一座大山對銀行來說是生態環境。 第二座大山就是分業管理。在一個環境中間,一個網點中間,我可以賣很多種的產品,結果現在只有存款和貸款。把銀行賣得越來越愚蠢,老賣這點東西,慢慢不太動腦子了,也不太干活了,把企業整得死去活來。為什么呢?中國企業的損益表和資產負債表不好看,就在于銀行創新能力不足,還不是企業家的責任,還是銀行家的責任。銀行家為什么這樣呢?老是干這個,存款、貸款、存款、貸款,最后是不良貸款,就是這個概念,沒辦法,所以混業管理非常重要。馬行長說有一定的曙光,一定下大決心去解決這個事情,既然搞存款、貸款,我們也算過帳,中國銀行達到8%,一萬多億,現在資本市場是多少?不好弄,到外國去賣,外國人挺壞,低估價值,本來是新興市場,我們的企業都是很優秀的企業,結果低估價值,還不能到外面,這條路走不通,內部資本市場基本上很狹窄,一萬多億就在這里,就形成了惡性循環,只有存款、貸款,存款貸款,必須是走這條路就是走死路。 第三座大山就是高賦稅制。我們銀行綜合稅率算在一塊是47%左右,銀行的激勵能力是非常差的,47%都交了,這個問題也是非常大的,現在又多了,監管,像我們這樣的小銀行,總共七千億,大概五千多億資產,資產管理效率還是比較高的,接近六千億的資產,高賦稅對銀行的激勵確實也帶來比較大的麻煩。所以說,這是國內銀行業改革三座大山都搬掉,改革沒有良好的生產環境,不解決這個問題,銀行很難發展。 股份制商業銀行像我和馬行長,我們還有第四座大山,就是對銀行業的歧視政策,比如張老師講話向著國有銀行講,我們商業銀行在這方面地位是非常差的。很多政府的紅頭銀行講這個不能給股份制商業銀行,那個不能給股份制商業銀行,比方住房公積金,只能給國行,不能給我們,這是什么道理? 信息也是一種資源,像郭行長參加經濟工作會議,就知道信息,信息就是資源,這就是歧視政策。三座搭訕和四座大山,我們多一座,所以說銀行業改革沒有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沒法搞的。 外部的生態環境三座大山和四座大山。 商業銀行搞了很多年,尤其是股份制銀行,銀行改革存在最突出最可怕的每天比較頭疼的是哪些事情呢?第一件事情,銀行存在最突出的問題是看起來很現代化了,但是非常土的。銀行進入市場以后,都沒搞規劃,在市場上做什么?都不清楚。給你公章,招兵買馬,建立革命根據地,銀行管理部門處于極度被動的狀態,沒有明確的目標,下面想搞什么就搞什么,胡搞,搞銀行和揀破爛差不多的,結果把炸彈也揀了,不良資產搞了一大堆,然后處理它,處理能力又非常差,各地想怎么處理就怎么處理,沒有規劃,缺乏規劃。我原來做老師有十多年,后來到銀行發現這個問題,這是非常突出的,沒有規劃。在北京這個市場做什么,在大連這個市場做什么,在廣州這個市場做什么,總行都不知道,你什么都可以整,這個問題非常突出非常大的問題。我經常在行里邊講,你們是揀垃圾都不分類,揀垃圾的老頭他會分類,這是瓶子,這是鐵。這是當前的問題。 第二個問題,很突出的問題,計算機強大的技術平臺沒有建立起來,也就是流程沒有建立起來,這是非常困難的。在發達國家銀行有強大的計算機處理平臺,所以業務、流程都已經完善了,做起來都是比較好的,風險系數比較低,而我們在這方面存在很突出的問題。流程搞不起立以后,沒有處理能力,所以說必然帶來很多很嚴重的問題,比如風險問題,低效率的問題、高成本的問題,這是當前遇到第二個比較突出的問題。 第三個問題,團隊。團隊的思想觀念,這是最大的問題,最突出的問題。所以,我們行開始大幅度的調整提升搞改革,民生銀行核心團隊大概是一千人,所以我在一次會議上講,民生銀行成也在這一千人,但是敗將來也敗在這一千人手里。為什么呢?就是改革。怎么能更新觀念?怎樣迎接新的挑戰,這是最關鍵的、最要命的。所以,商業銀行內部很突出就是這三大問題:第一,市場分類、客戶分類,包括在市場究竟做什么。為什么很多民營企業家生命周期只有三到五年,最大的毛病沒弄清楚市場,然后就胡整,什么錢都想賺。銀行是這樣的,在這個市場上你什么都搞,你一定要研究一下,在大連這個市場究竟做什么,我在北京這個市場做什么,把市場定位搞準了以后,再考慮機構框架,再考慮團隊建設,再考慮將來主要靠這兩塊,但是我們現在就胡整,所以這三條:一是規劃問題,一是強大的技術平臺,強大的技術平臺關鍵是流程,流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很難搞。再一個,團隊的思想觀念,這可能是很多行長比較頭疼的事情,整天思考這些問題,商業銀行到底怎么改革,把這些事情解決好,自然而然這個銀行變為更有效率的銀行,更好的銀行,這是非常重要的。 商業銀行也遇到比較好的契機,就是資本約束。前一段時間我和他們在討論一個問題,資本約束銀行創新,資本約束下的銀行創新。我們不能老讓吸收資本,通過資本約束,銀行想辦法改變原來的發展模式,這一點意義是非常大的。民生銀行成立十年到1月12號成立十周年,我們全力進行調整、提升,剛才馬行長講顛覆,下決心就是要把瓶瓶罐罐敲掉,進行深刻的革命,全面的啟動,民生銀行需要三年的時間,三年時間民生銀行調整提升完成以后,應該說是一個好的銀行。我借這個機會跟大家隨便聊一聊,謝謝大家! 主持人:我說他很幽默,沒說錯吧。董行長談了股份制銀行的四座大山和內部的三個問題,我自己一直在呼吁怎樣平等對待,我讓你最后發言絕對不是歧視你,我說讓最像商業銀行發言,把他們先打發走,讓你好好聊。還有一個比喻銀行像揀破爛一樣,類都不分,分完以后再走到一塊。北大學院有一個教授拍過一張照片,垃圾桶一個口是搞回收的,另一個口是不可回收的,從另外一面看兩個口是通的。頤和園的垃圾都是分類的,但是你別離開,你等著,等打掃垃圾來了以后,一定把它倒在一塊。 21世紀經濟報道: 資本充足率大概3.4%,據銀監會8%的要求,還有2.6%,深發展怎么解決這個問題?你們會不會動用發可轉債銀監會剛剛允許的措施解決這個問題,如果有的話,具體規模是多少,大概什么時間發? 韋杰夫:我們到第三季已經到3.4%,只要4%就可以發行次級債,就是6%。深發展銀行盈利能力不錯,就是不能發行新股就是需要時間。通用電器也跟我們簽了約,也會投資一個億美元,一億美元進來也可以達到4%,基本上在短期內,這個問題可以解決。 主持人:國有銀行上市這種治理結構和過去的干部體制沖突大不大?矛盾大不大? 郭樹清:我覺得問題不是特別大,國有銀行都是政府的,是國家控股的,我們的人事制度完全按照《公司法》運作的,作為后備人才你可以提名,股東提名通過董事會的程序,應該說符合現代企業制度的。 趙國賓:我是國賓學校的校長,國外銀行紛紛進入中國市場,我想問中國銀行什么時候能夠向海外擴張?韋杰夫用的是中文發表的演說,中國的幾大銀行的行長能不能用英文發表演講? 馬蔚華: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已經在海外有分之機構了,說明他們已經走出國門了。就整個銀行的整體而言,銀行的發展國外銀行像花旗銀行、匯豐銀行他們都是通過一路兼并不斷擴張和壯大的,中國的銀行要想走這條路有三個前提條件:第一,擁有國際資本市場,建行國外上市,擁有海外資本市場,有資本補充的力量。第二,管理水平提升到國際銀行的管理水平。第三,擁有品牌。否則并購以后,就成別人的品牌了,什么時候我們的銀行能具備這樣三個條件,我看走向世界也不成問題。但是話也說回來了,現在別人往我們那兒走,我們這兒能賺錢,我們還別著急往外邊走。 主持人:語言不是問題,我知道好幾位行長都能講英文,你們主要的任務是外國行長都能講中文,你們的業績會大大改進。 環球企業家雜志:我想請問一下楊行長和郭行長,在你們的頭上有兩頂帽子,一頂是官員,一頂是銀行家,你們兩位最喜歡哪一頂?為什么? 楊凱生:我比較喜歡或者說我比較確認自己的頭銜是銀行高級管理人員。 郭樹清:我自己一頂帽子都沒有,我不是企業家,不是一個合格的銀行家,五年以前到金融界工作,開始是中央銀行,很難說是商業銀行家,在此之前,我在貴州省工作,我負責計劃投資建設包括外經外貿,主要的任務是西部大開發,修橋、修路、種草、種樹。 主持人:郭行長我知道,黨叫干啥就干啥。建行剛剛準備改制上市的時候,建行就出了問題,他是在這種情況下兼任行長的,這一年,他上任以后,建行計劃沒有受到影響,還是按照計劃成功完成,是非常了不起的。 廣州日報:我是招商銀行信用卡的用戶。金融創新是這次論壇的主題,我想金融創新包括兩個方面對銀行來講,一是內部創新,包括產品、服務、激勵制度、管理創新,還有一個外部創新,銀行作為主題和其它的外資企業和機構進行合作這一塊,招行在這一塊,比如說我們有新的業務,也有商業模式,需要和銀行合作,銀行在這方面是不是有可以對口的部門和機構進行合作。我們了解到,銀監會專門有一個創新業務處,在機構設置上做了準備,我想問一下馬行長,在這方面我們是不是也有準備? 馬蔚華:有準備,作為銀行它是資金的中介部門,可以說每一家銀行無論現在和過去和相關部門的合作從來沒有間斷過,首先銀行吸收存款,銀行發放貸款,都是我們合作的部門,現在有一些新的產品,比如網上銀行,我們要和IT部門,電信部門通信部門進行廣泛的合作。我們要推動營銷,我們和門戶網站有廣泛的合作,和中央電視臺和各位在座的媒體都有非常密切的合作。我們的信用卡,我們和特約商戶,包括百貨商店、美容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都有合作,商業原則就是在控制風險,保證盈利的情況下,跟最廣泛的客戶進行合作。 主持人:馬行長提到一點,高校學生貸款違約率是非常高,我們學校已經注意到了。我建議,你們能不能具體把這些細節好好分析一下,我個人認為有一點,制度的規定本身約定違約率一定非常高。畢業四年以后必須還清,這是不可能的,如果這個人不吃不喝能夠還清。像現在這樣一種不合理的條件,本身就預示著他一定是違約的。國外一般助學貸款是二十年的時間,我們國家不會是二十年的時間,十年呢?我覺得否則好人變成壞人,好多學生還是不錯的,并不是誠心違約,但是你們這種規定,他只能違約。 郭樹清:內部管理、風險控制等原因都有的。特別像建設銀行長期做的批發業務,住房貸款、按揭貸款做得比較早的,也有很多的風險,我也注意到,我們對個人貸款不分青紅皂白,沒有區分客戶,我剛到建行大概不到兩個星期我就提了一條,一定要嚴格貫徹差別化服務問題,把客戶區分開來。比方說北大的教授貸款,不應該和一般的工業企業的工人貸款采用一個政策,教授社會地位高,掙錢也比較多,像張維迎這樣的,是我們的優質客戶,一般工人收入比較低,貸款還款能力比較差,確實有這樣的問題,應當改進。但是我想強調的是,在社會信用環境方面,信用體制缺失社會上,因為長期計劃經濟的原因,甚至把銀行和財政的錢混為一談,也是經常發生的事情。 剛才董行長說他們有四座大山,國有銀行有很多大山,比他們多得多,過年包轎子沒有錢了,找國有銀行不找民生銀行的,不到以后的股份制商業銀行,知道他們也不給錢,安定團結貸款,西部開發,發展農業,做一點貢獻也是對的,這個問題這樣看,銀行改革是滯后,中國整個經濟改革的成功就是因為我們在許多方面保持了穩定,改革是漸進的連續的,不斷需的成功的。如果不做出這個犧牲,20年前銀行改革和企業改革一塊搞,能成功嗎?不一定。雖然那時候我比你們還激動,張維迎知道,不可能齊頭并進的,也許商業銀行付出的代價也是整個經濟發展、經濟改革不能不付出的代價,雖然是很沉重的,我知道這個錢不是我們個人的,是全國人民的,兩萬億也好、三萬億也好,我們還有農行,歷史有一個過程。 主持人:國有銀行這幾年發展進步是非常快的。我原來在建行貸過款,后來趕快就還了,因為還款太麻煩,每月還一次,還幾千塊錢,要兩個小時,利息和本金要分開填,我一填張單,一張錯了,小數點后邊的數字弄錯了,他說改一下,得重填一個單,正確的撕了,錯的沒撕,我以后不再貸了,趕快借錢全還了,從此以后跟建行再沒發生過關系,現在肯定不是這樣的,現在都改了。剛才對銀行改革提出了一些看法,作為學生來講,作為客戶,貸款一定要還,人家規定四年還,你一定要還,你不還,畢業正是不給你的,你可鬧清楚,不要以為我在這兒替你辯護,你就有理由了。 光華管理學院EMBA校友: 我有一個問題想問問郭樹清董事長,建行在香港上市主要意義在于籌資呢?還是在于制度創新? 第二個問題,為什么都在香港上市,而不在國內上市? 郭樹清:第一個問題很簡單,主要目的不是籌資,我們比例還是挺高的,加上很多國內的企業也愿意入股,建行成立的時候有五家企業,沒有給國內企業創造投資機會?不是這樣的,我們有匯金公司、長江電力、寶鋼、國家電網。但是我們從本意上來說,還是原以為國內的企業有一個投資的機會。在我們公司設立之后,也有幾家企業想投資我們,我們當時給了一個條件,價格上是不是和發起公司差一點,差1.04,這些企業認為太高,不愿意來了,不來了。也有的批評,為什么不讓中國的金融企業入股,銀行也好,保險公司也好,其它銀行沒有這個能力,我們上市也是被迫在海外上市,國內資本市場有股權分置的問題,股價下跌的問題,我們上市和原來上市公司的比較,因為我們的上市把其它公司的股票拉下來,恐怕也是很多企業和很多股民不愿意看到的,當然我說這些都是不負責任的,因為什么,跟我沒關系,這是證監會的決定,政府決定,銀監會的決定,政府監管部門的決定,而不是我們的決定。 客觀的說,在海外上市有利有弊的因素,監管更嚴格,引進國外的先進經驗、先進的理念更有利一些,這是比較積極的效果。 主持人:下一步有沒有計劃在國內媒體當中找一些股東、投資者? 楊凱生:我剛才贊成郭樹清董事長的說法,實際上指導思想始終是面對兩個市場,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我們從來沒有限定在什么地方上市,關鍵是條件。現在不要說我們這么大的牌,連一個很小的牌上市都沒有恢復,根本沒有討論的前提。至于作為戰略投資者想進入我們這樣的大行,我想取決于兩條,第一取決于《商業銀行法》對投資者條件的基本規定或者市場準入的條件是不是具備。第二,要考慮我的資本是三千多億,進來多少能夠起到一點作用,也就是說有一個投資實力的問題。當然有人說投資不控股等于搞贊助,這話我不贊成,上市有相應的約束,公開性披露制度的要求,對小股東的利益我們肯定是保護的,這一點是沒有問題的。 提問:我這個問題問主持人,我希望您回答一下,如果讓您選擇在國有銀行里面和股份制商業銀行里面都要選擇一家做在座各位的副手?為什么,選擇哪一位做副手為什么? 主持人:我不適合當副手,首先讓我當副手,我哪家也不去。 提問:外在金融需求多樣化和目前各家商業銀行業務的同質化和競爭的白熱化進行鮮明的對比。我想馬行長、董行長和韋杰夫先生作為股份制商業銀行來講,我們的“藍海”在什么?可以是業務也可以是市場? 董文標:民生銀行剛開始只有13.8億,并且民生銀行沒有一分錢的政府投資。第二,沒有一家國有企業,全都私營企業。原來民生銀行前幾年的發展壓力非常大的,就是要賺錢,如果分好了就過去了,如果分不好,我們一切投資非常危險。2000年又上市了,上市以后壓力更大。像零售業務這一塊我們就放棄了,公司業務屬于批發業務,人員投入比較少,財力投入比較少,所以效益還是可以的。經過十年以后,將來發展的競爭力主要是在小企業公司,這個商業模式研究大概兩年時間,現在基本上成熟了,集中火力在長三角,因為長三角天時地利人和,信用環境比較好,我們可能在這一塊做非常大的投入。中國銀行坐標上都是作做1—6,實際上可以做到多少呢?國外并購規定四倍以上屬于高利貸,7—23我們沒有涉足,我們做小企業就是進入高風險區,但是首先要有一個商業模式,然后做7—23,這樣就改變原來同質化,將來在這一塊會做很好的選擇。 馬蔚華:幾年前的時候,有一次也是開一個研討會,有一個英國回來的留學生,他就問我,馬行長你們有一個口號叫因人而變,我要在你們這兒有業務,你是不是能夠滿足?我拿十萬塊錢,你給我理財,我能賺多少錢?我當時說,我現在給你做的就是,你能存款存多少期可以付利息,別的事我只能建議你,我不能替你做。現在社會金融需求越來越多樣化,但是銀行的轉型跟不上,這是一個現實。但是這種現實的根在哪兒呢?金融的制度,我們現在來自銀行存貸匯,因為基金管理公司三家國有銀行已經開始試點了,下一步可能到所有,其它的試點我估計也快推行了。感謝需求,沒有這種需求可能也沒有這種試點的壓力。所以,這一點決定了銀行在狹小的區域火熱的競爭。 在這種情況下做一個中小銀行也得尋求生路,我們這些年的體會,一個叫讓開大路、占領兩鄉,別人下班我們別下班,這在初期是可以的,現在也不行了,現在國有銀行比我們還勤奮。第二,有些事要想得早一點,搞信用卡,五六年前開始搞,那時候該不知道信用卡這個事能不能賺錢,還不知道中國有沒有人能先透支后還錢,事情就是這樣的,早一點搞,先入為主,強化這一點,我們的優勢就在這一點,別的不搞,有所為、有所不為,讓他形成優勢,占領人們的消費領域和頭腦,就形成了招商銀行的一卡通,先發優勢、先入為主,形成一點,不要像國有銀行啥都干,那不是我們應該做的。 第三,你干了一段,我們銀行卡23種功能,老百姓搞得眼花繚亂,就像手機似的,手機能照相,你想一想,能用的也就兩三種,別的都是中看不用的事。反過來把它簡單化,可能更是需求。這種事很難用幾句話表達,一切盡在不言中吧。 韋杰夫:我想補充一點,從商業銀行收入結構方面,美國銀行平均一塊錢的利差收入有貸一塊錢的手續費,臺灣一塊錢的利差收入差不多有五毛錢的中介業務的手續費,在中國目前一塊錢只有貸一毛錢的手續費,利率市場越開放,大公司越用融資債、融資工具、商業銀行利差這一部分越受到壓力,不管零售的產品,對公的產品,投行的產品,基金管理的產品,必須發展有帶手續費、中間業務新的產品。 光華管理學院EMBA:剛才楊行長說,馬行長的工資要比他高好幾倍,我想問一個問題,兩位國有銀行的老總,銀行完成股份制改造以后,兩位的工資能不能達到股份制銀行的馬行長工資水平,如果不是的話,高管人員選擇工資高出幾倍股份制銀行,股份制銀行怎么控制情況? 郭樹清:我一直不知道馬行長工資是多少? 馬蔚華:每年年報上都有披露,非常準的。 郭樹清:我想這樣,我猜測,我從來沒有看過他們的年報,我猜測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因為公司治理結構,不管是形式上對不對,董事會的成員和高管人員的薪酬必須經過股東大會認同。我們現在的股東意向沒有給我們加工資的意向,所以我想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我們確實存在問題這個,和市場價格有差距。你問到的問題,也使得我們不得不考慮在生活在中國的社會環境里邊,大家很熟,我掙工資太高了,張維迎心理也不平衡,昨天晚上很多老朋友在一起吃飯,很多年沒有聚會,大家一起吃飯的時候,十幾個人,突然他們提出一個問題,所有我們這些人加起來的工資都不如你掙得多,這個合理嗎?我們也都是辛辛苦苦的,我真沒想到,他們提出這個問題來。他們也確實很辛苦,我不覺得他們加起來應該低于我的工資,我想可能有一個過程。有一個調整和相互適應的過程,不可能一步達到國際的水平。 楊凱生:首先作為國有控股的商業銀行,現在是國有控股的,包括上市以后,是國有控股的商業銀行,員工的工資收入肯定要比其它的股份制商業銀行要少,又有抱怨的一面,因為不合理,又有相對合理的一面,在國際上也是這樣的。一個大企業、大公司和另一個小企業、小公司的收入,通常是小公司的收入比大公司高一點。同樣性質的公司,曾經有一個量化的標準,大公司同樣職級的人員工資達到小公司同樣職級人員工資的0.7倍就應該認為是相對合理的,0.7怎么算出來我沒有考證,但是我認為它有合理的一面。人才的流失不是股份制改造以后才出現了,實際上這些年來早有出現了,剛才韋杰夫先生已經講了,十幾家股份制商業銀行有好幾家來自工行,這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我們只能從多方面做工作。 主持人:中行花了120億請了一位風險控制官。 郭樹清:我們在國際媒體和國內媒體做過廣告,我們準備聘一個首席風險官,但是迄今為止我們面試幾個人,收到一些申請的資料和材料,應該說沒有找到非常合適的人,我們希望從中國國內產生這樣的人才,北大EMBA能有這樣的人才更好了。 提問:論壇的題目是金融創新,但是金融產品創新可能需要投入資本、人員,但是金融產品又很容易互相模仿,我希望問一下在座的各位行長,自己在投入創新產品的同時,是怎樣規范或者規避自己的產品被相互抄襲和模仿的?在投資的時候有沒有自己的想法? 馬蔚華:實際上模仿也是創新,簡單的模仿毫無疑義。如果你再加入你的實際,加入你的需求,在這個基礎上模仿,我覺得應該也是創新,關鍵看它有沒有需求。這件事事實上就是這樣的,回避不了的。比如說,我們最早搞網上銀行的時候,用了幾年的功夫,因為當時搞網上銀行不太多,網絡也不被大家所接受,所以費的時間比較長,后來就完全不用那么長的時間,可能幾個月就追上了,我舉一個例子,就好像人家踩在你的肩膀上去了。你反過來再踩著他的肩膀再上去,你可以接力繼續向前,社會發展就這樣的,不可能回到原來的,這種不斷模仿、創新和推動,這是社會發展的規律,也是銀行不斷發展必然的過程,所以我覺得模仿也不可怕,鼓勵你進一步的創新。 主持人:你在中國這幾家銀行,人家模仿你多,還是你模仿人家多? 馬蔚華:我模仿外國人的,很多事我也模仿我們的國有銀行。 楊凱生:除了涉及到知識產權以外,我想相互模仿學習恐怕是不可阻擋的,我贊成剛才馬行長講的,實際上不是簡單的重復,實際上是螺旋上升的。作為國有商業銀行來說,過往由于機制的問題,在創新問題上我們給人的感覺顯得遲鈍了一點,馬行長一再提到的信用卡,我們在八十年代就開始發信用卡,但是關鍵是你的發展,社會公眾的認可,滿意不滿意,我表揚一下一卡通,社會公眾滿意度比較高的。我們發的工商銀行的卡,發行量一億張,是全國最大的一張,我們發行過程中由于十分注意風險,強調密碼,過去一卡通前臺是可以改密碼的,一下子給領卡者的方便程度造成很大的差異,這些東西需要不斷學習,他們向我們學習如何防范風險,我要學習他讓社會公眾如何更方便。 曹鳳岐: 在座都是國內最大的銀行的老總,說話擲地有聲,信心百倍,我沒有更多的點評。實際上這幾位行長講了六個字,一是講了改革,一是講了創新,另外講了管理。這里有幾個問題,我想稍微說一下,目前兩家國有商業銀行,一家已經上市了,另一家已經公司成立了,準備上市,剛才已經說了,說話并不是唯一的目的,中國銀行業的公司包括其它的上市公司,最要解決的問題是建立完善的法律治理結構問題,只有建立完善的法律治理結構真正發揮公司的作用,才能進行激勵、約束機制,這個公司才能出去,除了工資之外,我們可以做股權的激勵,期權限制性的股票。上市公司做到這一點,我們可以做得很好,我們的人才也不會流失。所以說,法律治理結構問題,如果發揮法人治理結構,這些問題是當前改革中非常重要的問題。 第二,希望我們這些行長、董事長們,你們在改革的過程中,必須關注資本市場。我們有三家在國內上市的公司,還有兩家準備在境外上市的國有商業銀行,我說的是什么問題呢?你們關心國內的資本市場。今天中午我來晚了,我參加人大的資本市場的研討會,研究什么問題呢?股權分置改革的問題。如果說股權改革的問題解決不好,中國資本市場解決不好,實際國有大商業銀行很難在國內上市,另外我們可能不可能做到更好的融資,資本充足率的問題,包括深發展,實際上深發展應該說達到資本充足率應該增加股本,配股,通過融資,通過股權再融資,如果不去做股權分置改革,可能達不到。在座實際上是三家上市公司銀行,民生銀行已經做完了,民生銀行做完以后,應該說效果好,原來股價3.5元,現在漲到4.3元,漲了30%多,這樣給投資者信心,如果說擴大投資,資本金會更充足,當前的資本市場問題是非常重要的問題。 第三,各位行長談得非常好的地方就是創新,中國的銀行的出路一個是改革、二是創新。創新非常重要一點就是業務的創新,中國過去的銀行,剛才已經說了,傳統業務的存貸,我們主要的收入是存貸,貸款利差的收入,我們占到90%還多,不到10%其它的收入,在國外先進的商業銀行可以達到其它收費收入占到50%,在這種情況下,銀行的風險就可以防范了,可以開辟更多的業務。所以說,應當發展中間業務,發展收費業務,當然像馬行長一樣,要更多發展現代業務,網上業務,信用卡業務,實際上應該說還要更多發展理財業務,理財業務既不是傳統的存款業務,也不是傳統的貸款業務,它包括了中間業務,也包括了現代業務,實際上它是服務業務,所以說,現在已經有了這個可能性和必要性,我們應該更多發展這些業務,創造更多的產品,這樣使我們的收費比例由完全的存貸利差變成更多的收費,這樣我們可能會更好一些,要進行這些方面的創新。 第四,剛才各位行長談到混業經營的問題。現在已經打開了混業經營的大門,馬行長,我月的不用再修改新的《商業銀行法》,《商業銀行法》最后有一句話,實際上已經修改了一次《商業銀行法》,經營機構的投資,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現在允許設立基金管理公司,以后可能還允許設立保險公司,這樣我們會解決問題。 最后一個問題,金融風險防范的問題,這是非常重要的,有信用風險和市場風險等其他一系列的問題。現在我們必須考慮執行新的巴塞爾協議的問題,中國的銀行國際上2006年又進行新巴塞爾協議,當然是很重要的資本充足率的問題,有市場約束的問題和其他的問題,還有外部監管的問題,所以它是從強制性資本監管到過程性的監管,我們必須執行這些東西,當然需要有一個過程,所以說,我們要早做準備,現在資本充足率還是那么低是不可一的,我們應該在各方面做好風險防范。這里最重要的問題,要加強內控機制的建設。國有商業銀行改革過程中,我們通過注資,通過剝離,通過債轉股,我們已經做了,但是我們能不能夠防止新的不良資產的產生?防止機制是什么?如果產生了,處置機制是什么?這些問題是值得很好研究的。 各位行長談得都非常好,信心十足,中國銀行改革創新,國際化之路應該說走得越來越好,謝謝大家! 主持人:謝謝曹老師精彩點評。今天這個論壇就到此結束了,我想幾十年前的時候,牟其中現在還在牢里關著呢,講過一句話,銀行就是一個糧店,我覺得現在這個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糧店就是賣面粉,現在賣面條、燒餅等各種各樣都有了。在此我也代表光華管理學院,特別感謝五位行長,五位特邀的演講嘉賓以及坐在臺下的嘉賓和同學們,謝謝大家的參與,今天的光華新年論壇的成功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我希望在明天光華新年論壇,也就是第九屆的時候,也能歡迎大家參加,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