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2005中國企業領袖年會 > 正文
 

專題論壇 金融2005 變革中成長實錄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11日 11:03 新浪財經

  

專題論壇金融2005變革中成長實錄

分論壇 金融2005-變革中成長全景 (圖片來源:新浪財經)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財經新聞圖片

    2005年12月10—11日,2005中國企業領袖年會暨《中國企業家》雜志20周年慶典在北京中國大飯店舉行,主題為“中國企業的冠禮——解讀全球商業圈的中國年輪”。新浪財經獨家圖文及視頻直播本次會議。以下為12月11日上午專題論壇“金融2005,變革中成長實錄”:

  主持人(任曉彥):

  各位嘉賓,大家早上好!2005中國企業領袖年會第一個專題論壇“金融2005,變革中
成長”現在正式開始。我想今天這一場論壇應該是比較特別的,至少在兩個方面我覺得比較特別,一方面是我們所討論的主題,因為我們這個行業比較特殊,打一個比方,如果把經濟體系比作一個人,我們的政府以及他所控制下的法律體系、政策環境就好像一個人的大腦和所生存的空氣、千千萬萬實業類的企業就好比人體的肌肉和骨骼,而在座各位所從事的金融就好比人的血液,金融系統就好比人的血液循環系統。再就是金融是極少數人為所有的人服務的行業,所以極為敏感。另外就是今天嘉賓組合比較特別,今天臺上來的嘉賓,大多數是雙重身份,一方面是大企業、大機構的高級管理人員或是企業家,另外一方面是學者,經濟學家,大多數都是海歸,所以我希望這些特別的嘉賓能在今天上午給大家對2005,乃至今后中國金融變革和成長帶來一些不一樣的思維,不一樣的思考。

  下面每一位用一分鐘左右的時間簡單介紹一下自己和自己所服務的機構。

  湯敏:

  我叫湯敏,是亞洲開發銀行駐華代表處副代表,非常高興今天跟大家一起來探討這個非常重要的問題,謝謝。

  胡祖六:

  我叫胡祖六,我是湯敏的朋友。

  劉曉光:

  我叫劉曉光,首創集團總裁。

  朱民:

  我叫朱民,在中國銀行工作。

  單偉建:

  單偉建,新橋投資。

  李小加:

  李小加,摩根大通。

  單祥雙:

  單祥雙,中科招商。

  任曉彥:

  他們都顯得特別謙遜,因為他們服務的機構都是大家熟悉的。關于2005年金融留下的非常典型事件,值得我們回憶:工行上市,標志著中國國有的銀行改制和重組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以股權分置為推動力、以強勢的速度往前推進,中國保險公司也是一樣往前推進,本土新保險機構開業創造新的歷史記錄。由于中國概念股興起,進一步的往前發展,本土很多的投資機構也在中國掀起新的直接投資高潮,其他諸如各類基金,各類產品不斷推出,我想這些變化大家可能都感受到了,但是怎么分析,怎么看待,尤其是在座的各位所服務的機構怎么引導,怎么創造,怎么適應這些變化,我想我們各位都特別想聽一下。從中國本土銀行,中國銀行行長助理朱民先生談一下你所理解2005金融具體的變革你的感受,有請。

  朱民:

  謝謝主持人,我很高興變成本土金融機構的代表,這還是滿高興的一件事。2005年我覺得金融機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第一當然是國有商業銀行的改革,通過引進戰略投資者,通過上市,把中國銀行業的競爭一下子提高到國際水平。通過中國的銀行和國際的銀行進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內部競爭使得中國的銀行內部服務水平和營運水平很快提高。另外就是中國債券市場大幅度發展,中國債券市場發展不是很快,但是今年我們已經發了1300億短期債,這對銀行造成很大的影響,銀行一年貸款是580個基本點,而短期債一下便宜200多個基本點,這對于企業很有好處的。同時外資銀行亞行第一次在中國發行本地債。第三件事我覺得最大的變化就是7月21日

人民幣匯率機制的改革,我想使得第一次中國的貨幣政策開始影響世界貨幣和世界經濟。

  這三個變化跟企業有什么關系,我想講幾個和企業有關的問題。和企業有關的第一個問題,貨幣政策改革,利率明年會不會上升?我想因為現在美國的利率不斷的上升,每年的基本利率是4%,估計會達到4.5至4.75%,高盛的估計還要高一點,達到5.25%,中國的利率基本上是1.08%,中美核心的通貨膨脹率是0.75%左右,所以美國比中國高300個基本點,我想這是企業關心的第一個問題。中國利率不會上升,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我們儲蓄率太高,流動率太大,而且由于資本不能流出去,整個存款增加特別大,整個的存貸差今年是歷年最低的。貸款貸不出去,存款大幅度增加,會給匯率帶來很大壓力,所以宏觀不存在利率上升的壓力,但是因為流動太好,所以我想明年中國的利率還會維持相對比較低的水平。

  第二個關心的問題是人民幣會不會大幅度升值,大家都非常關心這個問題。從中國和香港來看人民幣遠期利率基本上和香港的NDL是一致的,最近人民幣還是穩健往上走,會不會由于各種原因有比較大的升值?我個人認為不會。原因很簡單,匯率為什么上不去?因為第一是利率太低,利率低,匯率強,整個經濟非常扭曲,也就是我們利率不會上升,匯率也不會上升;第二匯率絕對上升,這很GDP和貿易有關,大部分匯率波動對中國千千萬萬的人民影響巨大,所以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而且在今天的情況下,美聯儲不斷上升的情況下,大規模的匯率波動對國民經濟財富影響是很大的。但是匯率會穩步增值的同時,我們還得注意匯率結構的變化,我覺得這是現在產生很新的情況,就是我們的貨幣一籃子非常微妙,叫做參照一籃子,其實是既參照供求關系,又參照一籃子關系,所以利率、匯率的改革我們對美元是升值有限的。美元的升值大概是3%以下,所以人民幣和美元、日元之間的比例波動明年會進一步加大,第一它是穩步的,但是同時也有波動。

  第三個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就是債那么好,企業要不要發債,中國最大的問題就是企業債的資本進的比例太少,銀行資產負債表做不好,所以債太高,利用現在的機會能發短期債就發短期債,能發長期債有可以發長期債。

  最后一個問題就是銀行能不能放寬對貸款的管理,肯定是不會的,銀行引入資產投入產品會提高,同時對貸款的審核一定是嚴格。

  任曉彥:

  下面有請胡祖六先生,他是清華大學,也是高盛資深人員,也是非常有影響力的經濟學家,我想請你側重談一下2005年中國資本市場整體的變革和以后的變革。

  胡祖六:

  剛才朱民博士對2005年中國金融體系重大的變革,把我們的貨幣政策、匯率政策做了一個詳細的描述和介紹,我現在再重復一下觀點。我想講從我觀察親身經歷的一些事情,2005年中國金融史上是非常特殊的一年,應該說2005年金融改革,尤其是商業銀行改革的攻關,也應該說是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剛才朱民博士說到幾大商業銀行,包括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還有股份制銀行、交通銀行都先后完成了大規模的財務重組,資產負債表的質量,顯著地改善了資本充足率,不良貸款率等,都有了明顯的改善。銀行內部改制重組,引進國際戰略投資者,還有上市都創造了非常有利的條件。2005年應該說是從零的突破,交通銀行作為中國境內第一家大型的商業銀行,成功的在海外資本市場掛牌上市,今年6月份應該說是首開先河,其后不久建設銀行也成功上市,而且是全球2001年以來最大的IPO,集資高達90億美元,我想這在一年前,在這個會上很難想象2005年中國銀行改革有這么大的進展和突破,所以這一點我覺得是非常欣慰的。

  但是我想講一點,就是相信這里面有很多朋友都是非常緊密的追蹤、關注中國銀行的改革,一方面我們感覺到為這些成就欣慰,另外一方面感覺到銀行的改革、重組絕非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不會一日就成功,未來的任務很艱苦,未來的日子還很長,盡管銀行把資產債務表清理干凈以后,也不意味著從此以后他們就坦途,非常有效,非常有國際競爭力,能夠把寶貴的資源最有效的分配到全世界去,為中國成長做一個推動,這都有很多的疑問。所以我們有這么多成就的同時,我們學術界,我們的大眾,包括我們的媒體,都應該有非常清醒一致的頭腦,絕對不能對目前暫時取得的成就就飄飄然,忘乎所以,我們還有很大的挑戰。所以2005年是中國金融改革,尤其是金融改革的攻關年,也是取得重大成就的一年,應該說是舉世矚目,但是為了未來幾年,還有非常艱巨的工作要做,所以一定要保持清醒一致的頭腦。

  任曉彥:

  所有金融產品服務都是為實體服務,下面請首創集團的劉總,因為劉總下面有多家上市公司,而且有多位國際合作伙伴,是非常嫻熟運用金融工具的大領導,請你從客戶的角度看金融為你提供什么樣的服務?

  劉曉光:

  我覺得從金融客戶角度來講,中國銀行還有很大的差距。因為中國的金融改革都是自上而下的,第二對于客戶提供的服務還是差的。我看了一下今年的改革,商業銀行改革加速,我覺得機構改革跟我們企業關系不是太大,也有關系,第一它改革了,瘦身了,剝離不良資產了,但是息貸了;第二就是匯率改革,但是現在有的改革還不明顯。股權改制和我們有關系,但是現在我們也很難受,增發發不出去,新發也發不出去,春天到底什么時候能夠到來是我們比較關注的問題。

  第一中國的改革是自上而下的,企業等的成本太高了,我們需要的金融產品,金融創新產品出不來,今年我們發了一期短期融資債,再發第二期,只能降低融資成本,但是解決不了我的股本,我們需要有基金、證券資產化、長期債券等等,但是出不來,逼著很多好企業把資產給外資銀行,把資產到海外上市,有人說是流失,我覺得不一定是流失,但是他沒有別的辦法。我們做的大量的工作就是跟外資對接,外資的股權融資、外資的私募,外資的上市等等,所以中國銀行的改革,或者是中國金融界的改革要快一點,企業逼急了沒有別的辦法,只能到外資銀行。

  另外對中國金融改革從企業角度,真想要有一個時間表,有產品的時間表,有改革步驟的時間表,讓我們企業能夠知道什么時間改革什么,序列是什么,會突出什么產品,產品的界限是什么讓我們心里清楚,研究心里也沒有數。所以我覺得對于中國金融改革我們是非常關注的,從企業自身的金融改革也很關注,我們自身有證券、期貨、擔保、保險,但是也很艱難,基本上就是這樣的情況,我想呼吁希望我們的銀行,包括內資銀行、外資銀行給客戶提供更大的服務流,更多的創新產品,能夠讓客戶在市場上游泳游得更暢。現在沒有辦法,基本上80%多是銀行貸款,我們需要的是股本經營、結構經營,我們需要的是長期的資金,特別是做投資的,但是現在這種產品太少太少,所以銀行改革我們關注,匯率改革我們關注,股權分置改革我們關注,我們更關注是金融體制進一步的改制,推出更好的金融產品,解決金融產品的缺陷。

  任曉彥:

  劉總對金融改革不是太滿意,另外也不太樂觀。作為企業家提出了呼吁。大家都知道外資的力量進入中國的時候,很多產業都是游擊隊,慢慢就是正規軍,在我們投資金融界第一次上的就是正規軍,是集團軍,這里面有很多國際知名銀行的代表,外資投資銀行在中國做了什么,他們主要從事哪些的工作,他們在2005年對于中國的金融變革有哪些推動?哪些創造,有哪些理解,下面請摩根大通中國區主席李先生講一講。

  李小加:

  我想2005年大家對于銀行的改革,證券資本市場的開放,我是從這兩個角度切入。大家如果看2005年銀行全面的引資上市,大規模第一次歷史性的變革,還有資本市場上證券公司開始舉步,這是兩個反差和兩大對比。我感覺到銀行在2005年這一次大規模的開放給外資上市成功,這個大家都已經有目共睹,但是最近在中國的媒體各個方面對于這方面的評論和對它的一些評價,似乎有一定的負面的東西。我在這個地方我想講一下我個人的觀點,就是說我們對比一下銀行業的開放和證券業的開放,我們銀行界2005年是歷史最佳的一個周期進行開放的,這個周期最佳的開放就是有強大的銀行系統經過這么大年的改革已經初步形成;第二就是強大增長的經濟使得銀行系統很多的問題得以緩解,相當程度上加以改善。但是經濟實力政府可以一筆買單,一次性買單使中國銀行業一下進入到最強盛期。但是真正的問題,將來實際上大家關心的就是經濟放緩以后怎么樣?我們自己在最強大的時候,也是自己最需要人幫助的時候,政府一次性買單,政府一次性把過去一筆勾銷,但是誰會保證將來不會再出現。因此以前的外資想進進不來,或者是你想讓人家進來對我們的沖擊也太大,或者是你想讓人家進來人家不進來,我們談判的籌碼最高的時候,其實應該最大的成就就是我們使得外資第一次把中國的銀行業沒有看成是一個最大的問題,以前總是認為這是一個最大的定時炸彈,隨時會爆炸,隨時是一個陷阱,怎么也不可能進,但是2005年使得全球資本市場,全球的金融把中國金融重新放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段評價。也就是中國在消費業、能源業、服務業各個方面都認為中國是全球不可缺少的環節,對全球有巨大的影響,2005年也是第一次把中國金融界真正開始納入到全球市場,這么多大的銀行都愿意進入。

  這種情況下,我很希望國人能夠保持清醒頭腦,不要突然認為人家來了,突然覺得自己很自大了,這個時候要學廣東人,不要看別人賺多少錢,別人拿多少好處,我們更多看看是不是對我們自己有利,對我們自己是不是長期的。否則突然發現美國銀行或者是哪個銀行進來短期有了利益,大家突然認為我們馬上要關閉了,因為要把好東西一下讓給外國人了。其實政府一次買單,買這么大的單將來怎么辦?最好能夠傍上一個墊背的,一次過去的問題解決了,將來經濟放緩不一定不會再出現,這樣的情況下,在我們成功的情況下把海外的金融機構拉進來,跟我們一起共擔將來有可能的風險,這樣一次性才能把中國金融改革走向全球,真正和國際接軌。所以真正的考驗是未來。

  反過來看證券業的開放,2005年是反差最大,是我們最黑暗的時候,這時候是不是不應該開放,最強的時候應該開放,是不是最差的時候不應該開放。某種意義上實際上最強的時候是你談判籌碼最好的時候,是你開放最好的期間,但是有的時候你最差的時候,不可能再好的時候,一切都需要再振興的時候是不是也是一個很好的契機這是一個問題。2005年實際上是中國證券事業牛仔時代正式結束的時候,就是這個大棒基本上沒有什么效率,是不是外資的銀行一定比中國優越,這些外資到中國來就變得這么高尚嗎?不是的。任何的海歸,如果放在2005年以前中國市場牛仔時代,我們一個個也都可以成為牛仔,也可以搶食禁果,因為這個問題不是哪個機構天然是優越的,只是基本的基因上面是不是已經培養了一個對禁果的認識,對于大棒的認識,如果禁果太甜,大棒不容易打造的時候,世人都會吃禁果。但是海外資本市場長期在監管底下,每一個人的基本因素里面已經在血液里面融入對禁果的恐懼,對大棒的恐懼,對禁果的審慎,今天牛仔時代真正結束的時候,真正需要振興的時候,完全是一個可以考慮開放的契機。銀行業的改革中間,銀行可以非常有魄力的一次性把歷史的問題解決了,可是我們在資本市場、證券市場這么多的問題,這么多的洞,完完全全跟外面的外資一家一家談,把我們非常非常丑陋的東西,應該屬于一次性能夠解決關起門來清干凈的問題一家一家暴露出來,所有的外資都跟證券公司談,政府似乎這邊買一個單,那邊買一個單,買的單只有拿出去以后使外資對于中國資本市場更加信心喪失的這樣一種過程,為什么不能在這個過程當中真正有力度徹底能夠把它明碼實價,能夠明媒正娶。證券業百年老店一件事情就可以全部徹底喪失,這種事情同床異夢不可能,不可能大家一起把未來交出去,也就是大家關心的就是對自己的未來發展有沒有控制權。這種情況下,與其現在這樣,大家都偷偷摸摸,實際上大家誰都清楚做什么,誰都知道出來什么樣的變通的辦法,什么樣的大國應該有大國之風,我們真正在證券業開放就應該明碼實價,就應該明媒正娶,而不是補以前的洞,證券業的開放也應該根據2005年銀行的開放作一個借鑒。銀行的開放,資本市場的開放,因為不同的原因,應該都是一個最佳期,應該是在這個時候,在不能再壞的情況下考慮有大力度的開放,謝謝!

  任曉彥:

  看來李先生提供了另外一個不太一樣的視角。我想臺上嘉賓有兩位單先生這是不多見的,首先請本土的單總。

  單祥雙:

  各位上午好,今天非常巧,單偉建、單祥雙,一個代表外資,一個代表本土,我們倆又都是山東人,非常巧。今天的主題是2005變革中的金融成長,因為我自己操作的是本土的這一塊,從昨天的論壇到今天的論壇,有幾個論點是對我產生影響,也是我一直思考的。

  第一個觀點,就是我們在用鮮花、掌聲和美酒歡迎外資進入中國市場像歡迎解放軍進上海一樣,這個時候我們的本土資本在干什么?本土資本在相遇而親,為什么這樣。我們給外資的這些待遇,這些優惠,這些條件,是本土所不能享受到的。換句話說,本土資本在呼喚著跟外資一樣在中國的國民待遇,因為這是論壇,我們就交流一些觀點。我們想因為在座都是業內比較大的公司,外資投資平安保險3500萬美金,11年后變成11.7億美金,我們國家自己拿自己的錢買美國的國債,3500萬美金,11年后賺的錢是多少?1500萬美金,外資對中國經濟的推動是有目共睹的,這一點是不可否定的,但是本土資本在這個過程中沒有像外資一樣分享中國經濟成長所帶來的收益,這是一個最現實的問題,也是一個最嚴峻的問題。當我們中國自己沒有錢的時候,我們說人家有錢,有錢的人財大氣粗,他要干有錢的事情,有錢能夠賺更多的錢也是正常的。當我們自己變得也很有錢的時候,換句話說中國并不缺錢,中國的存量資本如果被激活的話,我們會產生自己的美林,自己的高盛,自己的新橋,自己的本土世界經濟都會產生,因為這個資本存量已經具備了。但是我們具備了這么多資本的時候,仍然不能像外資那樣去分享中國經濟成長的收益,中國銀行朱行長助理也在這,也就是說我們這些大銀行在上市的過程當中,我們的社保基金,我們保險資金大量的錢投入不進去,為什么不能進入這個行業?為什么不能分享?是我們自己把自己的手腳捆住了,我們自己不讓自己去做,也就是我們政策法規的局限。我們社保基金、保險資金,銀行其他的資本,社會上的民間資本,其他的資本,龐大的資本不能夠通過一個工具,一個平臺來分享中國經濟成長,來參與中國產業建設、經濟建設,閑置在一邊,或者是在銀行圈里面低效的在這個圈子里面運轉。為什么?就是我們缺少一個載體,這個載體是什么?在我看來叫中國本土的直接投資基金。我們必須有自己的直接投資基金這樣一個載體來把中國本土的資本吸納過來,然后形成一個龐大的投資基金,來投資我們中國的企業,投資的產業,分享中國經濟成長的收益。

  這一點歷史走到今天,應該說2005年,中國有一個很大的突破,那就是在11月份還是什么時間,創業投資管理辦法的出臺,有三個事件我認為是中國本土資本全面崛起的一個起點,所以我今天要說一個觀點,2005年是中國本土資本崛起的元年,三個事件,或者是三個重大的事件。第一是中國創業投資管理辦法的出臺。這個辦法的出臺,把創新投資基金,也就是政府對創業投資基金的支持,一些不清晰的政策相對清晰了。比如歲數上的優惠,比如允許銀行等金融資本進入這個行業,這是第一個事件。美國風險投資怎么引進來的,就是美國允許投資基金進來,所以才催生納斯達克經濟,是資本推動型的,中國本土資本參與這一點也需要這一塊,這是第一個事件,我覺得它的意義非常重大,對于中國本土資本的意義,中國本土產業,本土企業的意義都非常重大。第二點就是溫家寶剛剛簽了天津濱海產業基金,現在又叫渤海產業基金,這個產業基金在批示上明確說積極推動試點,抓緊出臺產業基金管理辦法。這個辦法,這個事件的出現,標志著中國大型產業基金,也就是直接投資基金開始浮出水面,這是大型產業基金的第一支基金,首期規模是50億還是100億,我們現在在做能源產業基金也是100億規模,還有一些其他的基金,這是第二個事件。第三個事件實際上跟金融表面沒有關系,實際上是關系十分重大,就是我們國家開始意識到,開始提出自主創新。什么叫自主創新?基于自主的創新。我經常講一個觀點,叫外資不活,如內資不穩。大量的外資涌入中國推動資本為經濟做出巨大的貢獻,但是同時我們也發現一個問題。什么問題?我們的產業在被空心產業化,我們對外資形成了嚴重的技術依賴。自主創新能力不是提高了,而是削弱了,本來還有自主創新能力的一些企業,由于外資的進入和掌控,使得自己成為整個外資大集團的一部分了。在競爭市場沒有被打敗的企業,通過合資被打敗了,把品牌也消失了。所以自主創新本質意義上來講,就是要培育出本土的有自主知識產權,有自主品牌,有自主經營運作模式這些大型企業集團。怎么培育?靠外資來培育這是不現實的,靠我們現在社會上民營資本來培育,國有資本單純來培育都不大現實,為什么?民營資本存量不大,國有資本機制不行,那怎么辦?就靠本土基金來培育。所以本土基金、本土資本的全面崛起和參與支持中國本土企業、本土產業的發展,這是我們實現自主創新的根本動力。我講這三個事件,標志著中國本土資本開始崛起了,由過去小媳婦,現在開始逐漸在長大,熬到今天,或者是到未來,很快就會變成和外資平等的成本在中國經濟領域里面來進行參與,來推動中國經濟的發展。我作為本土資本的一個分子,或者是一員,我極力呼吁給本土資本松綁,我們并不要求給本土資本比外資優惠的政策,我要求跟外資一樣享受同等的待遇,這樣我們對本土資本的發展就充滿信心,我簡單說這些,謝謝!

  任曉彥:

  單總首先表態作為資本投資管理人對于本土資本沒有獲得合理回報的機會有所顧慮,但是他也很有信心有一些新的機會。另外一位單先生是比較特殊,是國際待機,如今也為中國資本服務,也為中國資本創造價值,而且為在座的各位企業服務,我想他是雙重的身份,聽一聽他的意見。

  單偉建:

  謝謝各位。我剛才聽到各位談了中國金融改革,金融市場,銀行市場等等各個方面的見解,我覺得該說的都已經說得差不太多了,我加幾句,我確實覺得2005年是中國金融改革,金融變革意義重大的一年,是一個里程碑式的一年,我們有匯率的改變,我們有銀行體制的改革,我們還有股權市場的改革,這些改革幅度都是相當大的。

  我一直以為中國經濟存在兩個非常巨大的矛盾,我剛才聽了各位講了一下,我才知道實際上還有一個大矛盾,我以前沒有注意。我先講一講這兩大矛盾,一個大矛盾就是中國經濟在過去25年一直是高速增長的,增長的速度持續時間之長是世界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所經歷過的,25年平均9%,我們經濟生產總值的增長。但是同時在這一段期間,銀行體制積累了大量的不良貸款,這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是看不到的,因為一般來說不良貸款的產生,都是當一個國家的經濟金融危機,金融衰退,韓國也好、日本也好、美國也好,才使銀行體制中的資產不良性產生出來,而我們是在經濟高速發展的狀況之下,產生了大量的不良資產。我們剛才講銀行機制改革就是清理不良資產,國家買單的方式,所以這是經濟巨大的一個矛盾,也是世界任何一個國家,在世界任何一個歷史時間都沒有見過的,這是其一。還有一個非常巨大的矛盾,我和單祥雙先生都是做投資的,要講投資在一個高速增長的經濟,其實投資是非常容易的。為什么?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如果經濟不要說以9%的速度增長,就是以4%的速度增長,一半都不到,你就不用處心積慮考慮到哪個企業投資,把錢投入到股票市場25年持續增長,你能不賺錢嗎,美國、日本、東南亞只要有一半的增長肯定在股票市場上賺錢。過去5年我們經濟漲了50%,累積起來過去5年增長了50%,我們股票市場跌了50%,深圳64%,上海46%,加起來超過50%,這是非常大的矛盾,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任何一個時期產生這種矛盾的現象,經濟增長股票市場賺不到錢。剛才各位又說到一個矛盾,我沒有考慮到的矛盾,中國是一個不缺錢的國家,我們的問題就是錢太多了,我們的固定資產是由固定資產投資所推動的,心里固定資產投資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50%,在世界歷史上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時期都沒有達到這種大的比例,為什么?剛才朱民先生也講了,其他先生也講到了我們錢太多,講存貸比,我們存款和貸款的比例是在上升的,錢多的存在銀行不知道該怎么貸,貸不出去。

  盡管如此我們剛才的企業說到找不到錢,我們到股票市場融資是融不到的,我們要想到市場上去融資融不到錢,融不到錢就造成一種什么情況?就是我們現在資本市場,在任何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我想有兩大引擎,一個是銀行,我們的銀行可謂是大引擎,因為我們固定資產投資大部分的資金來源,85%以上都是來源于銀行。2004年銀行貸款余額增長了2320億,數字是相當大的,另一個引擎是什么?就是股票市場,我們的股票市場在過去的3年當中,融資的數量是每況愈下,越來越少,到今年干脆關閉了,2004年我們整個A股市場融資的規模是70億美元,2320銀行貸款余額的增長,70億股票市場融資的增長,所以我們這兩個引擎實際上只有一個引擎在超負荷的加大力量在運轉,我們的股票市場的融資是逐年下降,現在干脆關閉,所以從來講,我們講明年對于企業是什么影響?明年剛才在座的諸位都講到,銀行可能會息貸,為什么會息貸,因為現在銀行更注重企業的信譽,也就是債信,也就是能夠還款的能力。同時我們的股票市場現在處于關閉狀態,新股上市是不行的,舊股要想發股融資也是不行的,所以我這么大的一個國家,這么大的一個市場,這么多的經濟活動,經濟增長這么快,股票市場的引擎現在處于一個停滯的狀態。那說明什么?企業的資本結構會每況愈下,因為你上哪找資本金,你有自我的形成,你有外資去請來資本金,有一些內資,但是在現代經濟活動當中,資本金最大的融資來源就是股票市場,我們的股票市場居然是可有可無,可以把它關閉掉,你說企業的資本結構得這么脆弱,缺少資本金,那銀行是不是就更發期待了,那經濟還能像現在這樣的速度發展嗎,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結果就造成我們股票市場的管理是生怕流量增加,你不是要上市嗎,增加流量,恐怕會給股票市場壓低;你不是要再融資嗎,這恐怕也有危險,因為增加流量恐怕會把股票市場壓低,所以我們干脆就不要流量增加。交行要上市,本來不是說H股和A股上市,A股太脆弱承擔不了這個流量,所以請你到國外H股上市。結果過去3年H股的指數增加了200%,為什么?因為我們優質的企業都跑到外國市場上去了,不管是交行也好,建行也好,好的企業都跑到外資市場或者是外面的股票市場。我們內部的股票市場變成一個被保護性的市場,所以我不知道在座諸位知道不知道,到現在為止,H股的市值是3600億美元左右,A股的市值是2800美元左右,也就是中國這么大,中國企業上市的市值還不如中國企業跑到海外市場上市的市值,這樣的情況下中國股票市場沒有變成推動中國經濟的引擎反而拖了后腿,中國經濟發展不能平衡,銀行的改革有受到很大的威脅。因為企業的資本結構如果不穩定的話,缺少資本金的話,缺少緩沖器,缺少保護的話,那么銀行貸款也就不會安全,企業也就不會安全。你用保護的方法來保護市場,我們本來A股市場企業就是良莠不起,而且好的還不多,還趕到國外去遠走他鄉,國內市場怎么能夠走出低迷,這是我百思不得其解,所以2006年是一個很危險的一年,是中國經濟很可能放緩的一年,因為我不知道動力怎么而來,謝謝各位。

  任曉彥:

  剛才各位嘉賓總結2005年的變革時,他們達成了一些共識,比如說對中國本土結構實質性重組的問題,比如說對資本市場結構性的變化問題。但他們也提出了一些嚴峻的挑戰,比如說我們銀行改組以后深層次的管理問題,還有我們資本市場境內外對接的問題,結構的問題。

    下一個話題討論2006年乃至以后怎么成長,但是說到這個話題,受到單教授的一個啟發,他剛才提出本土的資本沒有得到合理的機會分享中國經濟的增長,更不能談世界經濟的增長。這里面就會有這樣一個問題,這也是很多嘉賓想了解的,也就是說比這個更嚴重的是,或者是更嚴峻的是,我們本土的金融機構,不光是資本,我們金融機構的開放乃至我們金融市場的開放。

    對這個問題怎么看,在這里李小加剛才演講有兩個基本假設,第一就是肯定開放,第二就是開放外資,我想請臺上的外資機構代表談談,你們怎么看我們的金融機構,金融市場是否一定要開放,開放是否只對外資,我想請你們簡單聊一下這個話題。

  湯敏:

  今天很高興探討這個重大的問題,這個問題實際上在網上也一直辯論,我剛才非常同意各位的發言,也就是2005年確實是中國金融改革的突破年,在這一年里,我所在的工作單位亞洲開發銀行也有同感,從年初第一個深圳綜合擔保公司到我們投資中國銀行和剛才朱民說到我們發的熊貓債券,這里面對于亞洲開發銀行來說應該是大有作為的。但是從我所工作的單位來看外資在這里面起什么作用?是起資金的作用還是起到帶進很多理念,很多方法等等。我記得我們這個外資和一般的商業外資還不太一樣,因為亞洲開發銀行是一個類似國際性的開發銀行,而且政策層面非常重要。實際上進入中國的銀行業,亞洲開發銀行是外資第一家進入的,早在90年代初,亞洲開發銀行就是第一個外資進行投資的,爾后我們又投入了光大銀行,96、97年投入的光大銀行,正因為有長期政府的觀察,看這些外資銀行進入起什么作用,會不會造成重大的威脅,對中國的銀行發展會不會有重大的威脅,慢慢建立起信心,包括進一步的開放,這些我覺得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現在政府又讓亞洲開發銀行和國際金融公司第一家發行長期債券,我們發行了十年以上的債券,我想這也是一種國際接軌的方式,因為中國已經是一個非常開放的國家,我們對外依存度已經超過了所有的任何一個大國,我們面臨的也是一個全球化的世界,所以如果我們關起門來改革,應該說它的成效可能會不是很好。

    比如說剛才單偉建談到的我們的股市就給它關起門來做,做很長時間就沒有做好。進入外資重要的不是在于資的問題,而是在于按照國際標準的方式,如果你不按照國際標準的方式,外資就不太愿意進來,包括亞洲開發銀行,包括我們發行債券。很多過去國內的一些規定,可能都要有所突破,這樣外資引進的是國際標準,而不僅僅是基金。所以從這一點來說,通過外資沖破過去一些障礙,把中國的金融業,按照國際的標準起碼接近國際標準來發展,這肯定給我們國內企業開辟一個巨大的市場,所以外資的重要性不在于他那一點資,也不在于他賺的那一點錢,更重要的是標準的問題。

  與此同時,我們現在是給予外資的待遇沒有完全給予內資同樣的待遇,這就是不夠完美的。所以現在的問題不是說我們開發的過大,開發的過快,外資進來過多,而是另外一個方向,就是在給外資開放的同時,應該同時給我們內資同樣的貸款,同樣的機會,這樣使內資也能在國際的標準或者是國際的這種方式下,能夠享受到發展的一個機會,同時也是我們本土企業跟外資合起來一起做的過程中,這樣能夠更快的發展起來。

    實際上在座很多的企業可能過去在制造業,在別的行業里面也是這樣發展起來的,同樣金融業也是這樣發展起來的。從我們觀察的角度來看,確實是金融業對內開放的步伐還稍微慢了一些,很可能在2006年是中國金融業在經過了2005年的突破以后,2006年是一個對內大開放的一年,也就是說在座的企業家們要觀察,要重視,要注意金融業開放所帶來的機會,要積極地也有一定風險的投入到金融業開放,抓住這個機遇。我想這樣就能夠達到一個整個雙贏的局面,否則我們只是一味地譴責外資,覺得外資占了大便宜,最后實際上對于我們本土的企業也是不利的,謝謝。

  單偉建:

  剛才湯敏博士講的這個題目,我想再加一句,講對內開放的問題,我想談一下我們的股票市場和證券市場,證券市場是兩個方面,一個是投資者的進入,一個是企業的進入。

    從投資者的進入的角度來講,我們的A股市場對于外資基本上是關閉,內資是可以隨時投A股,但是外資必須得通過合格的境外投資者在一定限額之內投,所以這種情況下是對內資充分開放,對外資嚴格限制。

    但是還有另外一面,就是什么樣的企業可以上市,我們現在資本市場基本上處于關閉狀態,我們的資本市場,也就是證券市場有相當的限制,并不是每一個企業一夠格就可以到A股上市,要經過層層審批,作為政策優惠,往往企業才上市,實際上比較弱的企業得到政策支持的可能性就更大,這就是我們股票市場上為什么良莠不齊。

    這種情況下,也就是我們這個市場處于一種半關閉的狀態,半關閉的狀態不光是對外資,對內資,對所有的企業都是如此,你現在上市是不可以的,所以企業要到外面去。

    剛才單祥雙先生講說我們也希望能投中行、建行和交行,并不是不許資金投,而是人家到海外投,你無路可投。所以我們現在對于外資和內資的開放,對于股票來說內資是充分開放的,但是沒有好的企業到股票市場上就很難讓內資得到同樣的機會。

    我們的思路現在像什么?就好像一朵花,開得不是很旺盛,需要有蜜蜂來,但是我們擔心多擺幾朵花,蜜蜂就分散太厲害了,我就希望我這一朵花能吸引蜜蜂,所以市場就關閉起來,不需要有很多的花進來,實際上沒有鮮花哪有蜂蝶亂舞,所以實際上我們不光是對內資的關閉,也不是對外資的關閉,實際上對外資的關閉更為嚴格,我們是對優質企業的關閉。

    我剛才說的巨大的矛盾,一方面錢多得不得了,大家拼命往銀行存,另外一方面我們不知道往哪投資,而我們的優質企業跑到國外去了。

  任曉彥:

  謝謝兩位專家在這里解答疑惑,他們也提供了一些信號。我想在座的臺下大多數都是一些做經營管理的,從事經濟的企業家們,臺上的嘉賓能不能對于他們2006年應用好我們的金融產品,應用好金融服務,提升企業的價值,我希望各位能夠給他們一些策略性的建議。

  湯敏:

  談到2006年,我想有幾個值得企業家們,當然也是全體人們關注的問題,就是2006年能夠取得的巨大成就。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點就是2006年到年底的時候,根據WTO的協議,外資銀行應該能基本上達到國民待遇,或者是外資銀行會更大規模的進入中國的銀行業。以前我們的銀行業主要是國內的銀行在做,現在外資銀行大量進來,這個時候會產生一個什么樣的沖擊,現在大家都還看不太清楚。對于企業來說一下又多了一個選擇,除了可以找國內銀行貸款以外,你現在很可能跟國外銀行進行貸款,進行融資,這個機會對于國內企業來說應該是巨大的,而這個機會不是要等到那一天才能做到的,事先企業要做準備工作,要讓這些國外銀行來了解你的企業,了解你的產品,了解你的的風險。對于企業來說是一個機會,但對于我們國內銀行來說可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我們覺得之所以這兩年金融改革,銀行改革如此快速,如此加速,對于政府來說迎接這個挑戰,或者是減少這個沖擊是有著關系,所以這一點來說應該是2006年一個巨大的變化。

  第二,剛才我談到2006年讓中國的本土資本和本土企業進入金融行業,我覺得應該是一個突破點。因為從過去來說,或者說從理論上來說,我們領導人多次談到凡是開放給外資的,一定會開放給內資,這應該有很多機會,這個機會中包括大家談了很多很多年的民營銀行的問題,包括農村金融改革問題,這些都是目前特別需要大力投資的地方,而且是一些新的領域,這里面會不會有機會,在明年的改革開放里這是不是能夠提到議事日程上來,希望在座的企業家密切關注,因為這些也都是非常巨大的機會。如果說過去的銀行改革都還是在現有的銀行里面作為參股的方式來做的話,很可能在未來一些新建的銀行,特別是在農村推動多元化金融發展,農村三農問題現在變成一個國家非常重視的問題,而按照目前農村的金融改革方向,很可能在農村的金融缺位越來越嚴重,所以這里面根據銀監會,包括人民銀行也在大力推動多元化的農村金融發展,這里面應該說也有很多機會,這也是進入金融行業的一個非常好的突破。我想這一點在2006年可能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第三,剛才單偉建先生所說的中國股市不可能長期停滯,所以在2006年以后,發新股或者說這個能不能有所突破,這里面同樣也給大家帶來多的機會。

  總之,2006年可能是中國金融改革的一個快速推進的年,這里面如果在座的企業家對金融有興趣的話,應該做好充分的準備來進入金融這個行業,謝謝!

  任曉彥:

  請各位嘉賓做一些補充。

  胡祖六:

  我想在座的很多都是從事制造行業的企業家,中國現在已經成為全球制造大國,世界加工工廠,非常令人舉世矚目。

    全球的股市靠勞工,靠資源投放,靠資源市場,因為股市最大的問題就是邊際效益非常低,資本回報率非常低,沒有資產,沒有品牌,沒有創新能力。

    一方面我們有更多的貿易摩擦,像

紡織品和歐盟、美國的貿易戰,同時我們對資源也有更多需求,尤其是能源。在過去三五年全球初級產品,包括煤油、
鐵礦石
價格猛漲導致貿易條件更加惡化,粗放式的制造模式對于我們環境的壓力加大,在全世界20個最污染的城市里面有15個是中國的城市,松花江就是一個例子。

    再有一點就是印度的崛起,印度的挑戰,為什么中國成為制造業大國?我們的勞工成本,這些印度都有,而且在西方的眼睛里面印度還有一些中國沒有的優勢,就是英文的普及,所以印度完全可以和中國挑戰。那么怎么辦?這個答案就是“十一五”規劃里面我們就是用全新的科學發展觀,自主創新,要提高中國企業的能力和水平。我們有很好的教育,可以培養很多的人才,但是這個還不夠,我們還需要一個金融體系,一個非常發達的金融體系能夠給我們企業創業進行研發體提供支持,能夠培養知識產權,提供融資能力,還有財富的創造力。

    光靠人才還不夠,莫斯科大學可能和哈佛大學等等都是一樣的,但是莫斯科大學為什么沒有比爾-蓋茨?這和發展金融體系密切相關。大家又問我們的金融體系很多缺陷,股票市場基本上是關閉狀態,我不說關閉,而是低迷的狀態,不能滿足我們的要求,不能融資,不能增發,也不能IPO。就是到海外資本市場,我不認為中國的好企業到香港上市是中國的悲哀,這恰好是中國的福音,我不能想象沒有香港我們的企業怎么上市,這是中國的悲哀,就算我們有很多的儲蓄,很多錢,但是我們市場沒有辦法給中國最好的企業融資,但是謝天謝地中國企業可以到香港上市,這不是到海外,所以我覺得中國有香港是中國企業的福音,所以在我們目前資本市場中國好的企業應該A股上市。只要中國人民幣可以兌換,即使中國企業可以到香港上市,我們的資金都是可以滿足的。

  任曉彥:

  劉總是一位企業家,能不能從企業的角度談談。

  劉曉光:

  金融市場就是一個機構,市場、產品,機構在不斷地變革,肯定企業關注。企業不斷瘦身剝離,上市以后期待更加嚴格的金融市場。我覺得市場不會有太多的變革。

    從產品的角度來講,因為在座的很多都是企業,我想第一要關注的是銀行改革的創新產品,比如說拿物業抵押十年期,到時候你還給我,我再還給你,土地也可以,我想關注銀行的創新產品,金融機構的創新產品是很重要的。

    第二是完全脫離股票市場轉向資本市場不太可能,企業要靈活一點,要和各種各樣的資本渠道對接,特別是股本市場。

    第三就是企業要多嘗試。

  朱民:

  我是做業務的,從業務角度來談。

    第一點,2006年要看匯率風險,雖然人民幣匯率不會很快升值,但是美元、日元、歐元不同的匯率波動已經在擴大,中國不能避免不擴大,我請各位特別關注日本匯率。這可能在對在座的企業有很大影響。

    第二點,就是企業一定要關注貿易政策,全球整個經濟的走向從明年來看應該是比今年略微降低,全球經濟現在是兩個集團,第一個集團是所謂的不平衡利益加劇,不平衡表示美國逆差和經常項擴大的同時,全球經濟還在增長,特別是中國今年外貿出口37%的增長,1000億美元的剩余,美國赤字達到1800億左右,這個影響是很大的。我想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美國政府下決心改變儲蓄率低的問題,改變經常赤字的問題,對于中國有什么影響。我們談失衡談了三年,我覺得是中國和中國的企業要想一想的時候了,如果美國失衡的狀況開始改變的話,對于中國企業的影響將是巨大的。我想企業明年要關注,因為我覺得2006年美國會采取這個動作,逆差太大了,以至于到了不可持續的時刻,明年全球匯率會降低,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

    第三點,企業利用民營的機會調整自己的資本結構,中國的金融機構太不合理,我們債券占37%左右,企業債券占GDP1%,股份占GDP的比重降到29%,低得不得了。但是現在開始發展基債,特別是另外一位單先生說本土金融機構想要介入,我覺得這很好。現在企業需要單先生這樣本土基金的投入也需要銀行貸款,這樣才能把企業做好。我很鼓勵單先生多給企業支持,這很重要。改變企業的金融資產結構,也改變中國金融資產結構,現在融資結構都放在銀行,銀行占到現實融資的32.6%。因為中國金融結構是不容易改變的,股票市場占GDP的17.8%,債券占19.8%,所以我們這個結構一定要改,企業想辦法走在前面。

    第四,我特別同意劉曉光的講法,曉光對我們的批評或者是期望特別對,銀行的改革從今年來看還是在動大框架,但是改革的本身就是我們能不能給企業提供優質、便宜、好的服務,現在還沒有往上走,還在往下走,我們現在有一系列產品創新,我們現在和公司關系也在不斷地改變,所以企業和銀行共同合作,創造新的經營產品,服務企業,服務銀行,這是2006年的銀企關系的亮點。這一點需要企業的關注,我們大家合作,把這件事做好,對企業、對銀行,對中國的經濟功德無量,但是我們自己還要努力,我們還在起步階段,我們還得努力往前走。

  我簡單說一下關于投資者的問題,我想有一個很重要,銀行找戰略投資者,找的是在銀行技術、業務、產品給予戰略合作的單位,而不是找錢,我們現在很多的基金,因為中國崛起,錢太多了,另外一方面就是這當中的渠道,銀行渠道太單一,99年有2700億資本金注資,這個結果看得很明顯,很重要就是動機制,動體制,引入戰略投資者主要是在治理機制、產品管理業務創新等等來推動。機制的改革,誰是最大的收益者?我覺得毫無異議企業是最大的收益者。與此同時不能忘記,很大的收益是中國的銀行,因為中國銀行占的比重太大了,亞洲金融危機說到危機從市場開始,垮臺從銀行開始。我覺得這是金融改革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最后中國居民的存款92%在銀行來面,銀行做好了得福于全體老百姓,這是很關鍵的。

  單偉建:

  我覺得企業要發展,必須要有充足的資本金。2006年能夠有充足的資本金非常重要,如果在座的哪位融資規模在10億人民幣以上可以來找我。

  李小加:

  我把我的一分鐘時間留下給要提問的朋友。

  單祥雙:

  我一直有個夢想就是用本土資本,本土基金來支持推動本土企業發展,本土產業發展,剛才諸位結合我的觀點也談了一些觀點,其中一個讓我感到很深刻就是中國的錢,本土的錢還沒有外資的錢那么值錢。為什么?是因為我們沒有把這些散錢匯聚成大的基金形成強大的力量,來參與企業建設、經濟建設,國家建設,分享經濟高成長的發展。所以在這里我建議本土企業積極參與、充分利用本土基金來迎接我們2006年金融產業變革的偉大時刻。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4,980,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