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虧之年 英國金融時報總編意外辭職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07日 01:56 每日經濟新聞 | |||||||||
該報美國版主編萊昂內爾·巴伯將接替安德魯·高爾斯的職務 鄭潔 每日經濟新聞 因發展戰略與報紙母公司皮爾斯集團意見不同,英國《金融時報》總編安德魯·高爾斯于11月3日辭職。接任他的是該報美國版主編萊昂內爾·巴伯。
現年48歲的高爾斯于2001年9月走馬上任,之前曾擔任專題編輯和副主編等職位。總部位于倫敦的皮爾斯集團當天發表聲明:“安德魯·高爾斯離開《金融時報》總編職位是因為他與皮爾斯在發展戰略上的不同。”聲明中未提及不同點是什么,但是在這一事件發生前,《金融時報》的發行量、尤其是在英國本土的發行量已經連續幾年下滑,在商務讀者核心人群中的影響力也有所下降。 根據皮爾斯公司上周的聲明,在高爾斯擔任總編期間,因為《金融時報》開始從一份在英國發行的日報向國際報紙轉變,并創辦亞洲版,它在英國的發行量和總發行量分別從17.3829萬份和48.1818萬份下降到13.7505萬份和43.8538萬份。 該集團網站上的數據顯示,由于FT.com網站的財經廣告和投資減少,《金融時報》過去3年一直處于虧損狀態。2002年、2003年和2004年的營業虧損分別為2300萬英鎊、3200萬英鎊和900萬英鎊。但公司透露,在前9個月的廣告收入增長6%后,該報今年應當能達到收支平衡。這與強勁的廣告市場和削減運營成本有關。2004年,《金融時報》從1300名員工裁員到1100人。一位該報負責內容編輯的人員說,公司壓縮成本的決策可能與高爾斯離職事件有一定關系。 不過,公司高層也對高爾斯過去4年的成績做出了肯定。當印刷版報紙發行量下降時,他開始率領該報出擊網絡。“作為總編,他領導了網絡媒體和印刷媒體的整合,拓展了國際市場,率領《金融時報》度過了發展歷史上最困難的一段時期。”皮爾斯的首席執行官馬喬里·斯卡迪諾說。 倫敦媒體顧問GrahamLovelace稱:“面臨廣告萎縮和對未來報紙模式的不確定,不但皮爾斯和《金融時報》,整個媒體行業都進入了一個非常困難的時期,而高爾斯通過電子發行手段設法把《金融時報》的品牌推入了新的領域。” 一些評論家分析,當開拓國際市場、拓寬報道領域時,《金融時報》相對忽略了倫敦這個城市的金融信息覆蓋力度,這招致了一些讀者的不滿。同時,《泰晤士報》等競爭對手開始加大財經報道力度,一張名為《城市上午》的免費報紙也開始攻擊《金融時報》倫敦市場的軟肋。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托尼·特拉弗斯指出,過去4年顯然是《金融時報》的困難時期,其他高品質報紙都擴大了自己的商業版面,給《金融時報》帶來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但是他說,重要的生意人和政府人員很難不讀《金融時報》,因為它有很多獨家報道。 問及高爾斯的離去后報社是否會有進一步裁員的計劃,《金融時報》的發言人說“絕對可以排除這種可能”。 新總編巴伯將于明年1月從美國回到倫敦任職。在為《金融時報》服務的20年里,他歷任歐洲版主編和新聞主編等職務,自2002年起任該報美國版主編。 “萊昂內爾是一位有著天生的商業與全球熱情的杰出的記者和編輯。”馬喬里·斯卡迪諾在聲明中稱,“他擁有帶領《金融時報》報紙和網絡度過下一階段發展的眼光、才能和經驗。” 斯卡迪諾堅稱皮爾斯近年沒有出售《金融時報》的計劃,雖然擴展教育發行業務后該報在集團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已經下降。 高爾斯:走過蕭條 1983年,路透社的實習記者高爾斯加入《金融時報》。1994年,他升為該報副總編。時任總編輯的理查德·蘭伯特前赴美國開創美國業務時,高爾斯任代總編一職。2000年,高爾斯被派往德國漢堡,負責建立《金融時報·德國版》。2001年9月,控股該報的皮爾斯集團的CEO馬喬里·斯卡迪諾宣布高爾斯將升任總編輯,接替理查德·蘭伯特的職位。 當高爾斯上任時,這份報紙的全球發行量由1991年的28萬份增加到2000年的47萬余份,美國版與德國版分別在1997年與2000年創辦,他的前任用10年時間將《金融時報》帶入了一條看起來前程似錦的通道,但更多來自內外的挑戰接踵而來。接二連三的重大事件使世界經濟陷入恐慌,經濟下滑使《金融時報》的主要客戶群不斷裁員,并減少廣告投入。2002年下半年,《金融時報》虧損了600萬英鎊,在英國的發行量已跌到15萬份以下,比5年前降低了25%。當然,全球的報業都在面臨各種考驗。除去經濟衰退的因素,他們還要與不愿意讀報紙的新一代年輕人作斗爭。 高爾斯為此設定了很多計劃,一個目標是使《金融時報》的銷量達到70萬份。他決定花費300萬英鎊用于報紙的重建工作,如在日刊中增加體育版塊,加強對藝術和專題的報道力度,增加一份每周六出版的雜志以及周末《商業增刊》。重建工作開始后的第一周,《金融時報》的發行量就上漲了5%。 劍橋畢業的高爾斯是在放棄了成為舞臺演員的夢想后投身新聞業的,他從早期新聞實踐中得到三個重要的經驗:首先,新聞遠不止杰出的散文寫作。你不是要從容而優雅地坐在書桌前寫作,而是更需要把你的鞋底磨穿,把你的手弄臟;第二,這培養起他的反抗本能。他與同學們都試圖讓權威們更不舒服,他們要制造噪音來打破規范;最后,他還深深地理解了編輯獨立的重要性,即使在他們所辦的學生報紙面臨破產時,他們都拒絕用獨立編輯原則來作為交換。 (鄭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