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Yilan
雖然已有朋友說過不妥,但是,我還是孤身一個人,在夜晚的時候,來到了香港的廟街。
其實是一處十分獨特迷人的所在呢!即使已不是第一次來了,但是,穿過亮燦燦如白
晝般的燈泡下、一列列擺賣著各樣市井小物的小攤,穿過小巧的公園中、圍繞著拈著蘭花指嬌媚唱起粵劇曲調的小旦一群群聽得神情專注的人群,穿過微暗的街邊、一攤攤以雀鳥銜枚或面相或八字為你占卜未來吉兇的算命攤,我仍舊深深地感覺到新奇。
此行的主要目標,是廟街里“興記菜館”的煲仔飯。一直都十分著迷于香港的煲仔飯。一整盅連白飯帶食材,瓦煲或瓷盅里悶蒸熟了,配料軟嫩香腴之外,最美味的,還是米飯本身。這中間,尤其不可或缺的元素是,香港最常見的絲苗長米;對于早習于白馥馥黏稠稠軟嫩嫩的臺灣米的我來說,初嘗時刻,多少難免對于這種黏性較低、略顯堅實微硬且氣味獨特的絲苗米稍稍感到不慣,但這許多特性,一旦表現在煲仔飯上,卻分外相得益彰。
我永遠忘不了,第一次,在臺灣饕客們如雷貫耳的尖沙咀甜品店“糖朝”里,一盅“北菇滑雞煲飯”所帶給我的空前震撼。晶瑩剔透的米飯,吸取了材料的精華后,滋味并非如之前所想象的、飽含了湯汁的濃郁咸重,而是在淡泊的芬芳米香里,每一入口,都延伸著一種綿長而俊永的鮮美。
而米飯的質感,則因著絲苗米的堅韌質地,經過悶蒸后,不但一點不潮爛濕軟,卻依舊干爽香Q彈牙,粒粒皆清楚扎實有嚼勁,令人為之深深傾倒。至于廟街的“興記菜館”,則完全不同于糖朝的精致取向。打從昔年廟街小路邊攤只三五種煲飯一路做出店面來的小本生意!到現在,菜單上的菜色雖已多得琳瑯滿目翻也翻不完,但從當年起,每一盅煲仔飯都一律用小炭爐子、就著店外道旁的空地一連排一缽缽炭煙香味四溢地原盅燒煲而成的奇妙熱鬧景況,到現在仍未改變。而滋味呢,則也一樣呈現出這樣理直氣壯放獷不羈的豪氣。
我點的是最尋常的臘味煲仔飯,早年為興記一路打出天下來的基本口味之一;一掀蓋,一整瓦煲的光光白飯上,單單橫陳著僅三枚紅黑香腸一枚臘肉,但一筷劃入口中,卻發現,米里飯里微微透著的,盡是臘味的鮮香與特有的炭氣;令得一路吃著過來、其實已經半飽的我,不知不覺里,風卷殘云般吃掉了大半缽,仍獨自回味不已……
(曉健/編制)
(來源:金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