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銀監會披露戰略股東遴選標準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03日 08:56 經濟參考報

  淡馬錫入股中行尚未最后批準

  本報訊 在工行、中行和建行引入外國戰略投資者進程過半的時候,中國銀監會首次披露了戰略投資者遴選標準。

  銀監會副主席唐雙寧2日在“2005中國論壇”上指出,引進戰略投資者應堅持五項原則
、符合五個標準。他公布的數字也證實,淡馬錫入股中國銀行尚未獲得最后批準。

  唐雙寧說,戰略投資者應該是注重長期利益、與所入股銀行結成利益共同體的投資者。引入戰略投資者要堅持五項原則:從國家利益看,要保持國家對大型銀行的絕對控股;從市場行為看,中外雙方應按市場原則在自愿、互利的基礎上進行合作;從中方看,引進戰略投資者主要不是為了引進資金,而是為了引進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技術手段,促進中資銀行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提高管理水平,因此,引進戰略投資者應與自身特點相結合,以提升中資銀行自主創新能力和管理水平為目的;從外方看,投資入股中資銀行一般應當是大型金融機構,在銀行經營管理方面有豐富經驗;從監管看,要堅持嚴格的資格審查,并跟蹤和評估實際效果。

  五個標準為:一是投資所占股份比例不低于5%;,二是股權持有期在三年以上;三是派駐董事;四是入股中資同質銀行不超過兩家;五是技術和網絡支持。

  對于第四個標準,唐雙寧解釋說,一家戰略投資者入股同質銀行不能超過兩家,這可以在宏觀與微觀兩個層次進行分析。

  在宏觀層次上,如果對境外機構入股中資銀行的機構數量不設上限,那么不排除我國銀行體系將來被外資控制的情形,從而影響國家宏觀政策的實施和民族金融業的發展。

  在微觀層次上,倘若戰略投資者入股同質銀行超過兩家,很可能會產生利益沖突、形式主義甚至市場壟斷問題。當一家戰略投資者投資兩家以上同質中資銀行時,很可能使得被入股的中資銀行有同樣的業務結構或客戶群體,從而出現利益沖突、關聯交易或者在同一市場上競爭時戰略投資者像“撒胡椒粉”一樣難以兼顧,這樣,引進戰略投資者就會流于形式;甚至可能會出現市場壟斷,損害公平和效率,從而與引進戰略投資者的初衷背道而馳。

  唐雙寧此番話一定程度上解釋了淡馬錫入股中行陡生變數的原因。淡馬錫有意以31億美元的代價收購中國銀行10%的股份,但據媒體報道,淡馬錫入股中行的申請未獲得中央匯金公司的批準。

  淡馬錫在建行上市前購買中央匯金公司約14億美元的建行股份,并在建行上市時再次投資了10億美元,此外還持有民生銀行4.6%的股份,淡馬錫已經共計向中國銀行業投資62億美元,成為銀行業最大的外資投資者。

  雖然中行表示對媒體的有關報道不作評論,但唐雙寧所說的中行戰略投資者名單里并沒有淡馬錫,這證實淡馬錫入股確實受阻。

  唐雙寧說,到目前為止,18家境外金融機構入股了16家中資銀行,投資總額近130億美元。具體情況是:對國有銀行,美國銀行和淡馬錫公司投資建行54.66億美元,蘇格蘭皇家銀行、瑞士銀行集團和亞洲

開發銀行投資中行36.75億美元;對股份制銀行,亞行、花旗和匯豐銀行等投資了26億美元;對城商行,加拿大豐業銀行等外資銀行投資額12億美元。

  作者:趙江山

  (來源:經濟參考報)


愛問(iAsk.com)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