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曼谷協定》簽署30年來首屆部長級理事會在北京舉行。中國、孟加拉、印度、韓國、老撾、斯里蘭卡6個成員國均派出部長級代表團參會,印尼、蒙古等9個非成員國也派員出席了此次會議。中國商務部部長薄熙來率團與會并主持會議、商務部副部長易小準參加了會議。
會上,六國部長通過了《部長宣言》,討論了《曼谷協定》現狀與前景,共同簽署了
《曼谷協定》修改后的文本,決定將《曼谷協定》更名為《亞太貿易協定》,并決定從2006年7月1日起實施第三輪關稅減讓談判結果。根據該談判結果,加上《曼谷協定》以往的關稅優惠減讓清單,各國優惠關稅減讓共涉及4000多個稅目產品,主要產品包括農產品、紡織品和化工產品等。
六國部長在《部長宣言》中指出,各方將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繼續探討未來進一步擴大優惠關稅范圍,提高優惠幅度,拓寬合作領域,同時也歡迎更多的亞太國家加入本協定,加強《曼谷協定》在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中的作用。
《曼谷協定》簽訂于1975年,是在聯合國亞太經濟社會理事會主持下,在發展中國家之間達成的一項優惠貿易安排。《曼谷協定》六個成員國地處東亞和南亞這兩大重要區域,是亞太地區唯一連接東亞和南亞的區域貿易安排,擁有近26億人口的大市場,2004年GDP達到3萬億美元,貿易規模近2萬億美元。2004年中國與其它成員國的貿易總額為1045億美元,經濟發展潛力大,相互合作前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