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永圖:全球化與貿易保護主義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29日 12:36 新浪財經 | |||||||||
2005年10月29日-31日由《中外管理》雜志社、北京中外企業管理培訓中心主辦的第14屆中外管理官產學峰會在北京召開,本次峰會主題為2006·中國企業“贏”思維。以下為博螯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作全球化與貿易保護主義的專題演講: 龍永圖:大家早上好!今天我非常高興參加這次峰會,就全球化和貿易保護的問題談一談我的看法。最近貿易保護非常的猖獗,大家對貿易保護非常的關心。今天會議主辦起了
首先我們就要知道什么叫經濟全球化,因為經濟全球化的說法很多了,在中國比較權威的說法,什么叫經濟全球化呢?就是以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為動力,以跨國公司的全球運作為載體而進行的一場全球范圍內的產業結構調整。經濟全球化是三個要素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為動力,跨國公司的全球投資和貿易為一個載體,是全球跨國貿易公司這樣的一些跨國行動實現了經濟的全球化。第三個要素就是全球范圍內產業結構調整,產業結構調整已經不是在一個地區,一個國家,而是在全球的范圍內進行,美國在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的時候,并不是以美國的本土為舞臺,他把那些需要淘汰的,需要轉移的企業從東部轉到西部,從南部轉到北部,更主要的是從國內轉到了國外。經濟全球化的實質就是全球范圍內的產業結構調整,全球范圍內的產業結構調整產生了一個什么樣的現象呢?就是許多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的產業,很多的產業,很多的產業環節從一個國家轉移到另外一個國家。從中國來看,出現了全球產業向中國大轉移的市場,這就是為什么過去幾年來,我們吸引的外資越來越多,四年里面,外資已經超過了2700億美元。這是全球產業向中國轉移的一個直接結果,這就是經濟全球化一個重要的表現。 在產業轉移的過程當中,一旦出現了就業機會的轉移,很多發達國家轉移自己的產業和產業環節的同時,丟掉了很多國內產業機會,而且實際上把這些產業機會反應到產業轉移的目的里去。這樣的話,國內產業轉移的結果形成就業機會的流失,在國內產生了強大了貿易保護主義的壓力。所以經濟全球化發展的一個直接的結果就是對很多國家產生了貿易保護主義的強大壓力,在國內政治的運作之下形成了國際貿易保護主義。 結論是什么呢?就是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促進了產業的轉移,產業的轉移促進了就業的轉移,就業的轉移形成了國內政治的壓力,國內政治的壓力形成了貿易保護主義,這就是全球化與貿易保護主義的內在聯系。由于我們中國現在成為全球產業大轉移的一個重要地方,所以中國也就成為貿易保護主義重要的目標,這是一種邏輯的結果,這就是為什么大家看到中國成為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實施的重要的目標。下面我想重點談一談,我們怎么樣來應對國際貿易保護主義。 首先第一條,我就覺得對于國際貿易保護主義還是不要大驚小怪,驚慌失措,總之不要過度反應,我們應該看到對中國實施這樣的貿易保護主義有它的必然性。首先一條,中國的貿易量大大的增加,我們過去中國出口25%,35%高速增長,貿易量增加了,貿易摩擦的機會就大大的增加了。另外,我們中國很多產業部門和產品國際競爭能力越來越強。比如說我們的產品可以說成為全球最具有競爭能力的這樣一個行業。日本市場上70%的紡織品都是來自于中國,理論上來講,以中國紡織品的競爭能力以占領全球70%的紡織品市場,這對于許多國家來講,當然是很難以接受的一個事情。也就是說我們中國遭遇到貿易保護主義的原因是中國更深層次,更大范圍的參與全球化。對于這樣的問題不要過度的反應,就像是我們的足球,我們現在還沒有資格進入奧運會,你想貿易保護,根本沒有這樣的資格,所以說大家對于貿易保護主義要有基本一致的看法,這是中國貿易高速比較的結果。中國的很多行業具有越來越大的競爭能力的時候,總的來說,這是中國經濟積極深入的參與全球化,大家不要過度反應。 第二,我們應該看到中國的出口增加很多,量很大,但是真正遭受反傾銷貿易保護措施的也不過在2003年只占了中國整個貿易量的0.5%,去年也不過就0.3%。雖然報紙上把我們中國遭受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制裁,封殺的消息炒的沸沸揚揚,實際的上也就是不到1%,不到1%的產品遭受了貿易保護,為什么要過度反應。目前國際貿易保護發生的最激烈,最經常,量最大的還是發達國家,全球貿易摩擦出現最多的是在歐洲、美國和日本,因為他們貿易量比我們更大,所以產生貿易摩擦的機會就更多,所以我們不要以為我們中國成為了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最熱鬧的戰場,并不是這樣,我們更不要把這樣的貿易保護政治化。過去美國和日本,他們是在政治上的盟友,但是從60年代以來,美國和日本的貿易摩擦從來就沒有停止過,而且有時候相當的尖銳。所以不能夠動不動,或者是隨意把貿易保護看成是指向中國,如果這樣上綱上線,對經濟發展不利,對全球化不利。我講到國際貿易保護的時候,要冷靜的、理智的分析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產生的原因。 還有我們遭受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損失的大小,當然并不是說不要認真的對待國際貿易保護主義,雖然我們遭受損害的只有幾十億美元,但是這是很大的數字,對于很多遭受反傾銷的企業來講,有時候損失是百分之百,有些行業遭受的損失很大,所以我們對于國際貿易保護主義不要反應過度的同時,并不是說不要反應,我們要積極的反應,所有遭遇到影響的企業都應該積極的應對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在這方面政府要支持,行業協會要發揮積極的作用,企業要積極的應對,形成了政府、行業協會和企業緊密的合作,我們才能認真的應對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對中國出口貿易的影響。 具體措施來講,對于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兩手都要硬,對外交涉要硬,我們要理直氣壯的向那些對中國實施貿易保護主義的國家進行交涉。比如說有些人把國內失業的的根源統統的加在中國的身上,統統的加在那些產業轉移的目的地國家,雖然產業轉移帶動了一部分失業,但是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失業產生根本的原因,最重要的原因不在于產業轉移,這一點并不是我們自己說的。去年10月份,美國《商業周刊》有一篇文章講到,美國的制造業在過去三年里面減少了270萬的就業機會,原因何在?主要就是因為制造業生產力的提高以及對歐洲和日本出口的減少。所以美國過去幾年來的貿易逆差增加大部分還是來自于歐洲,并不是來自于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所以我們應該對美國非常明確的指出,不能夠把中國作為中國實業一增大,美國的實業,特別是制造業方面的實業,是由于制造業科學技術的發展,從而帶來了高的生產效率。而且他們主要貿易國是歐洲和日本。他們對中國的出口過去幾年來以20—30%的發展,這才是他們產生實業,丟掉就業機會最重要的根本原因。 第二我們應該明確的告訴實施貿易保護主義的國家,在這樣一個全球化的時代,每個國家都必須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美國和西方發達國家在一切產業里面失去了競爭能力,正是他們調整結構強大的壓力和一個極好的機會,如果這些國家的政府不實時的調整國內的產業結構,把一些勞動密集型的產業迅速轉移以后,在他們國家迅速的制造新的機會,這是國家和政府的失職。比如說紡織品,十年以前就知道紡織品在2005年要配額取消,相當一部分發達國家進行了很快的產業結構調整,適應了新的形勢,但是結果遲遲不動,使整個產業結構調整不能適應形勢,所以出現了今年紡織品在配額取消以后造成了很大的損失,很大程度上來講,是發達國家產業調整的失敗,不能把它怪罪于其他的國家紡織品出口競爭能力的增加。對于這樣的一些問題,我們特別要讓他們知道,搞反傾銷也好,搞其他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也好,可以保,但是不能濫用,更不能把某些貿易措施深刻到對于中國這樣一個國家,導致什么中國威脅論。我們在這樣一些方面要對那些搞貿易保護主義的國家進行交涉,我們除了在對外交涉以外,對內統一思想,對內整頓貿易秩序,我們怎么樣統一思想?我們一方面要看到像我剛才講的國際貿易組織與貿易保護主義的出現,是有他的一些客觀因素,也應該看到,國際上使用返傾銷,反補貼是符合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不能說反傾銷,一個國家搞反傾銷就是搞貿易保護主義,因為我們中國商務部有產業損害調查,我們對于外國的很多產品也實施了反傾銷,不能說我們中國也在實施貿易保護主義,我們是用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體系來保護,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實行雙重標準,要認識到反傾銷是一個合理的,保護國際貿易秩序的正當手段,我們反對的不是反傾銷,我們反對的是對于反傾銷的濫用。在這個問題上,我覺得我們應該統一思想,就會對于某些反傾銷,一些合法的反傾銷積極的反應。國際上的產品有他的產品質量標準,環保標準和其他的標準,我們所有的產品已經適應這樣的標準,不能因為其他的國家要求用這樣標準,就認為其他的國家是用貿易壁壘來實施貿易保護,會妨礙中國以更高的標準來要求我們的產品質量,從而使產品質量真正具有國際競爭力。 反對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有很多的辦法,最好的辦法就是多增加進口,我們現在有相當的貿易順差,中國的貿易政策,基本政策還是希望貿易順差,中國還是將比較多的進口,更多的從貿易順差來講,進口不僅僅是使我們在國際貿易中成為國際貿易的大贏家,在國際貿易當中,進口和出口比較起來,進口國,進口商始終是最大的贏家。所以中國要慢慢的適應這種出口創匯的思維,改變那種只有出口好,進口就不好的陳舊的觀念,而且應該看到,我們目前在進行產業升級的時候,我們用我們的外匯,通過我們的進口引進先進的技術,提高我們中國的自主創新能力,是我們的中國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思維。否則的話,我們外貿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它對于國內經濟的支撐,讓進口成為推進國內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的手段。 第三,我們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國家,我們的出口要顧及其他國家的利益,特別是一些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很多同志不理解,為什么我們對我們自己的紡織品出口,在配額取消以后要實施一些自我限制,增加一些進口關稅,進行出口數量的限制。很大程度上是考慮到其他國家的利益,有些同志對于我們在入世談判當中所形成的第42條有很多的非議,但是我可以告訴大家,當時我們在進行談判的時候,主要的壓力是來自于發展中國家,特別是生產紡織品的國家,包括我們最好的盟友巴基斯坦,土耳其這樣的國家。因為他們知道,不對中國的紡織品進行適當的限制,就會觸及這些國家的紡織品出口,這是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應該做這樣的事情。隨著中國產業的升級,我們有越來越多的產品具有國際競爭能力,我們在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產品出口方面,一方面要充分發揮我們的出口和競爭優勢,另一方面,我們要同時顧及到整個全球化市場的秩序和其他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的貿易。 第四,在對待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時候,我特別講到,要避免內部的惡性競爭,內部的惡性競爭常常是形成國際貿易摩擦的主要原因,這個事情不是我說的,很多企業都是這樣說,我們并不怕外國企業的競爭,我們就怕國內同行的競爭。打火機受到反傾銷的時候,一個企業家講了一句話,一個20萬美元的定單,一個利潤只有20美分的定單,就可以有一百個企業去爭奪,還有什么意思。所以我認為在應對貿易保護主義方面,我們一是要認真對待,第二是重在防范,這是最好的策略。 由于時間的關系,我就不再繼續講下去,我想強調的一點,就是由于全球化的迅速發展,加大了貿易保護主義的發展,對此我們要有一個充分的認識,要認真的對待。我們要以一種平常心來對待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冷靜的、理智的處理好這個問題,而且爭取在處理這個問題的時候不會損害我們整個國家的對外貿易關系,不會損害全球貿易的環境,從而在國際貿易和經濟的合作當中實現中國和國際企業的雙贏,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