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調查顯示,一般民眾感覺遇事時最可信的是家人,而對單位、組織甚至朋友表示可信的很少,個人這種普遍的自救意識與隔離感并非一種和諧狀態。和諧是利益公平及社會最低限度的保障能力,社會和諧是指人們相互之間形成的一種連結狀態,需要人們有更強的連結感、互動感、力量感。
社會和諧相當于社區和諧,這意味著我們對于那些社區的新的事物和發展要投注更多的關注。因此,我們也不能簡單地把建設和諧社會簡單化為只是加強居委會或村委會的工作,或者多搞居住社區中的群眾活動。
對于建設和諧社會的路
徑我們可以做一個更加細致的探討:
其一,重視民意在社會動員與公共決策中的作用。在首都的規劃修整、上海的社會治安、天津和重慶的投資環境建設以及一些城市的低保措施設計等方面,政府部門已經在嘗試評估公眾需要。預先了解民意,可增加公共決策執行中的公眾支持,還可減少因違逆民意的公共決策而增加社會動蕩。這是推動社會調諧的重要工具。
其二,重視公共行為中的公平機制的設置與溝通能力。在公共機構中,許多人用輕省的口號對付上下,用套話搞文山會海。但在今天社會矛盾越來越復雜的條件下,許多具體問題是鮮活的,不少群眾的想法也很生動,公共管理者需要有面對社會情勢與具體問題的更強的研判診斷能力,、溝通能力、解決方案的能力和鼓動能力。這些都是我們作為一個和諧社會建設者甚至導航者所不可或缺的。
其三,為不同社會群體提供對應的社會交往體系。一個城市、一個鄉村其居民現在都有階層群體之分,他們遇到的問題有異,關注的重點也有別。在北京的CBD里,有建筑硬件,也有投資者的俱樂部,但缺少社會交往的基礎設施。是不是要有常規的白領節?是不是可以設立學習和交往功能兼有的新藍領夜校?是不是可以有更多的NEO式的志愿活動與志愿機構讓人們在中間一起發展做事情的興趣和感情?社會層面的許多問題,如果首先由個人及其家庭自我解決一部分,由志愿組織與社會網絡解決一部分,由單位解決一部分,最終轉化為大型社會問題的幾率就可能大為降低。
其四,在社會動員中培養出新的社區內在網絡與公眾人物。實際上,一個社區只要開始有一些關鍵社區服務和交往活動,積極分子就可推動成員之間出現細碎的連結,并成為走向全面社區團結的基礎。
其五,建設面向社區的民意代表遴選及發展支持機制。小區域居住社區與整個社會管理體系的一體化,候選人大代表者應有效地以社區議題來爭取社區成員支持;也鼓勵社區成員和積極分子爭取成為基層人民代表,從社區的角度來尋找更為系統的利益表達渠道。同時,也可以思考社區發展的資源提供模式,鼓勵由傳統的完全的行政支持與財政劃撥制,轉變為以支持社區發展項目的發展基金管理模式。以此使行政發展資源及來自其他渠道的資源均可為社區所用,也可更好地鼓勵和培養社區組織的資源爭取意識與資源獲得能力。
其六,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財富鴻溝、數字鴻溝、機動鴻溝現象都越來越突出,在一個資源有限的社會中,鴻溝效應本身在透過社會張力促使社會進步方面有積極意義,對產業、資源群聚也有積極的價值。當然,在社會和諧的建設中,非常關鍵的建設是針對鴻溝另一側的最低限度的全民保障;透過社會動員建設慈善、志愿和社會援助機制,緩和鴻溝效應給弱勢一側底層居民帶來的痛苦程度;確保社會實現公平機制,使人們借助于公平、合法的努力,均有跨越鴻溝的廣泛機會與可能途徑。
其七,在和諧社會的建設中,應使人們的焦點不只聚集在一般化的、抽象的“和諧”問題上,而應鼓勵人們在諸多公共議題上積極參與、發表建言,并在公共決策中有所體現。
和諧社會需要氣氛、條件,也需要思路和能力。從根本上來說,社會和諧來源于受到激發的積極向上的公眾和寬松有序的公共管理模式的良好吻合。摘自《商務周刊》
《市場報》 (2005年10月28日 第十二版)
作者:袁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