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際壁壘”成區域經濟最大障礙(發展論壇)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26日 10:00 人民網-市場報 | |||||||||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市場的發展,各省區市之間的競爭有效增強了區域內經濟活力。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層次的提升,資源低效配置等負面問題越來越突出了。 有關部門發現,目前地區保護行為,已經由過去禁止本地資源外流為主,轉變為限制外地產品進入當地市場為主;保護手段則由直接下發“紅頭文件”,轉變為制定一些只有當地產品才具備的所謂技術、質量、環保或安全標準,達到限制外地產品的目的;保護范圍也
目前地方政府間的競爭是典型的“競相讓利”,最主要的是土地價格“優惠”和減免地方稅。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工業布局與區域經濟研究室副主任、西部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陳耀說,近年來地方政府間的“讓利競爭”愈演愈烈。土地方面,一般沿海地區“七通一平”后,工業用地開發成本每畝地至少15萬至20萬元,競相壓價的結果是每畝地價僅為開發成本的一半左右。在稅收政策上,各地主要在地方企業所得稅減免時間長度上攀比:你實行“兩免三減半”(企業獲利前兩年免征所得稅,以后3年減按50%征收),我就實行“三免兩減半”甚至“五免”(即獲利前5年免繳地方所得稅)。 以鄰為壑、競相讓利,導致一些地區可利用土地迅速減少,有些地區幾乎已無土地可供,國家和地方稅收流失、在出口貿易中競相壓價導致企業利潤壓縮并頻遭“反傾銷”,并造成生態環境損害,危及可持續發展。 國家發展改革委投資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投資協會秘書長張漢亞說:“珠三角剛開始時發展順利,因為廣州、深圳、珠海及東莞、順德等地同屬一省。長三角內各省市競爭就相當激烈,除了招商地價大戰外,還有在新機場布點設置上,沒有從區域經濟發展整體考慮。” 在長三角地區,約有15個地級以上城市、1445個鎮以上建制政府,這么多政府密集在一個經濟區域中,但經濟上和市場中的“鄰居”,很可能在行政區劃上是“外地人”,這使省區經濟向區域經濟“成長”成為緊迫任務。 《市場報》 (2005年10月26日 第十三版) 作者:武振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