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自主創新 中國邁向發達國家的橋梁(短評)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19日 08:15 人民網-市場報

  中國現代化戰略研究課題組今年2月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中國仍然屬于經濟欠發達國家,到205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中等發達國家,綜合經濟水平相當于2002年美國的水平,進入世界前40名;然后再用50年,進入世界前10名!皥蟾妗碧嵝讶藗円浞终J識,中國從經濟欠發達國家邁向發達國家仍任重道遠。

  中國與發達國家的主要差距集中表現在科技自主創新能力、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和核心
競爭力滯后。要加快從欠發達國家步入發達國家,中國必須大力提高科技自主創新能力。

  中國在生物、航天和信息等一些科技領域已躋身世界先進行列。但是,從總體上比較,還有較大的差距。科技專家參照國際科技創新能力綜合評價方法,選用12項核心指標進行計算,結果表明:2001年中國科技創新能力在49個主要國家(占世界GDP的92%)中,居于第28位。中國要大力提高科技自主創新能力,盡快縮小同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必須處理好以下三大關系。

 。ㄒ唬┱推髽I都要增加研究與開發投資。

  如今,世界研發投資的80%,技術創新的71%,均由

500強企業所創造和擁有,62%的技術轉讓在500強企業內進行。2000年美國研發投資2653億美元,其中企業占66%,政府占29%;企業研發的重點是應用技術,美國85%的發展研究,60%的應用研究中66%的基礎研究在企業進行;同年日本研發投資98252美元,其中企業占72%,政府僅占19%,形成了“企業為主,政府為輔”的科技發展格局。

  中國原擬到2000年使研發投資占GDP1.5%的目標沒有實現。據美國《財富》雜志統計,2001年中國政府的研發投資為12552美元,占中國GDP的1.1%;美國的研發投資達到2819億美元,占美國GDP的2.8%。2004年中國研發投資僅占GDP的1.36%,而許多發達國家已超過3%。中國研發投資增長緩慢的主要原因是企業沒有大幅度增加研發投資。

 。ǘ┮M技術和自主創新要相輔相成。

  任何一個國家所需技術都不能完全從原始創新開始,能夠引進的技術必須積極引進。日本和韓國提供的主要經驗是把引進技術與消化、吸收和創新緊密結合、相輔相成,特別是重點放在自主創新。日本和韓國對引進技術與消化、吸收和創新的投資之比為110,形成了“引進一代、提高一代”的良性發展。

  中國企業用于引進技術與消化、吸收與創新的投資之比是10.078,計算機領域是1001。據統計,2003年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引進技術開支為405.4億元,消化和吸收開支27.1億元,購買國內技術54.3億元,引進技術與消化吸收開支之比為10.067。如果不能從認識和實踐上解決引進技術與消化吸收和創新投資的比例,那么,就將陷入“引進一代、落后一代”惡性發展的怪圈。

  我們必須更加堅定地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首要推動力量,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提高國家競爭力的中心環節,把建設創新型國家作為面向未來的重大戰略。

 。ㄈ┍仨殘远ú灰频貙嵤捌放茟鹇浴。

  中國出口商品中90%是貼牌產品,2002年占全國出口1/3強的廣東省的自主品牌出口額僅占全省出口額的3%,上海市、浙江省自主品牌出口額所占比例也不到10%。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經過一年調查,于2004年5月發表的調查報告指出,包括微軟和伊士曼柯達在內的多家跨國公司已經在中國市場的相關領域占據了壟斷地位。長此下去,即使中國外貿總額從世界第3位躍居到第1位,中國也不可能成為貿易強國。

  據聯合國工業計劃署統計,世界名牌商品共約8.5萬種,其中發達國家和新興工業化經濟體占據90%以上的名牌擁有權,處于壟斷地位。

  發達國家和新興工業化經濟體的經驗表明,實施出口名牌戰略,加強自主品牌建設,培育一些出口名牌,是增強國際競爭力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手段,是轉變外貿增長方式、實現外貿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我們一定要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緊緊抓住和用好主要戰略機遇期,有效應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和挑戰。我們要充分認識,從欠發達國家邁向發達國家,實現綜合現代化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仍需幾代乃至十幾代中華兒女前赴后繼地艱苦奮斗。

 。ㄗ髡邽樾氯A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

  《市場報》 (2005年10月19日 第五版)

  作者:李長久


愛問(iAsk.com)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