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鞍鋼:中國如何開創新局面再上新臺階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14日 15:19 CCTV《中國財經報道》 | |||||||||
從2005年10月8日起連續5天推出的中國經濟大講堂特別節目,每天晚間黃金時段9點30分起由《經濟半小時》、《中國財經報道》欄目聯合播出1個小時。以下為《中國經濟大講堂之胡鞍鋼:中國如何開創新局面再上新臺階》節目腳本。 他用數字說話,用親身經歷發言,在“十五”計劃即將結束之際,他會做出怎樣的盤點呢?在即將開始的又一個五年,他會做出怎樣的預測呢?《中國經濟大講堂》本期主講嘉
下面我就中國十五期間的發展做一些評論,十五期間,中國進入到一個新的世紀,進入到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和對外放開的新時期,也是中國從小康水平向著全面建設小康水平,這樣一個宏大的目標和設想前進的一個過程。十五計劃就很快就要結束了,從2001年到2005年底,我們如何客觀、公正、評價十五時期呢,為何在短短的幾年,也就是說只有五年時間,中國又上了一個大臺階?這一時期,我國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有哪些新的特點?在哪些方面又取得了重要的進展?又在哪些方面我們遇到了一些凸現的問題?產生問題的一些主要原因是什么?同時我們在加入WTO以后,中國實際上進入到一個全面開放的時期,那么中國的發展,特別是貿易的增長,對全球產生什么樣重要的影響?中國對全球經濟格局、貿易格局和投資格局產生了什么樣的重大影響和作用?為什么十一五期間,中央要提出以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為指導思想來進行戰略性的結構調整轉變增長方式。這都是我們需要認真討論和研究的。當然,我們也需要總結十五成功的經驗,也要進一步吸收和吸取不成功甚至有些不好的地方,或者說失敗的教訓。 胡鞍鋼:對中國十五期間的總評價 從總的結論來看,十五時期標志著中國進入了一個加快發展和協調發展的黃金時期,中國出人意料的在五個方面上了大臺階,應當說每隔幾年上一個大臺階,這是小平同志提出的臺階論。在過去幾年,我們認為上了五個方面的大臺階:首先是經濟總量和經濟個量上了一個大臺階;第二是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邁上了一個大臺階;第三、我們稱之為綜合國力上了大臺階;第四、我們稱之為五大資本上了大臺階:所謂五大資本是指物質資本、人力資本、知識資本,國際資本,自然資本。我們可以預期,如果到2005年,這五大資本相當于GDP總量的比例完全有可能上升為85%以上,因此這個臺階的上升也解釋了為什么中國在過去幾年,經濟增長率保持在9%以上,或者說保持了比較高的增長;第五就是貿易總量上了個大臺階,去年中國的貿易總量達到1.15萬億,相當于2000年的2.4倍,,根據商務部最新的估計,今年可能會達到1.4萬億美元。 胡鞍鋼:過去五年 中國經歷的“新四化” 中國所謂我們稱為四化在加速,這四化主要是工業化、城鎮化、全球化、信息化。我們來看一看工業化的情況,在過去幾年,中國實際上已經處在一個工業化加速的階段,突出表現為中國的主要工業產品,如果我們計算一下的話,除了極少數產品,我們在全世界基本上是NO.1,超過美國或者是日本,成為世界工業產品產量最大的生產國。 第二個方面,就是中國正經歷著世界上有史以來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鎮化進程。中國2000年,城鎮人口是4.5億人,到去年達到了5.4億人,如果考慮今年的數據,我想城鎮人口在過去五年,增加了九千萬到一億人,但是只花了五年時間,所以說中國的城鎮化進程,和它的工業化進程加速是一樣的,都處在一個所謂的快車道上,它的背后是什么含義呢?也就是說,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就使得它的勞動生產率進一步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就會導致人均收入水平提高,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就會提高它的消費水平,所以說,無論是從創造財富的角度來看,還是從擴大內需的角度來看,加速城鎮化都會強有力的促進中國的經濟增長。 第三個方面,我們稱之為全球化,所謂全球化就是說中國加入WTO,就等于買到了一個進入全球市場的一個門票,這個門票就等于中國完成了從一個半開放半封閉的經濟和社會,向一個全面開放的,經濟全面開放的社會轉型,這個過程是在人類歷史上是很少見的,現在看來中央和國務院當時所做出的重大決策,也就是說加入WTO使得中國不僅買到了全球化的門票,最重要是提高了整個中國的國際競爭力,成為全球化的受益者和贏家,可以說在過去五年,我們認為最成功的經驗就是開放,全面開放我們國內的市場,全面開放我們的社會,全方位的開放經濟。 第四化就是信息化,中國的信息化早在九五期間就開始加速,到了十五期間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或者說全面加速,成為世界最大的信息消費國,也就是說,無論你的手機還是固定電話、有線電視、彩電等等這些所謂信息消費,或者說電信消費,我們成為世界最大的用戶;第二、我們已成為世界最大的生產基地;第三、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IT產品出口國之一,我想在這一時期十分遺憾的是,我們沒有實現十五期間所規定的95%的村村通這樣一個目標,盡管我們成為世界信息大國,盡管也看到城鄉獲取信息的能力在提高,但是城鄉之間的信息差距還是明顯擴大。以上就是我們所說的新四化了,在過去五年迅速地加快,這個四化引出了一個新的發展趨勢和動力,就是使得我們所謂的基礎設施進入一個空前發展的黃金時期,從而推動了我們整個中國經濟的發展。 胡鞍鋼:中國迎來怎樣的黃金時代? 我們來看一看中國基礎設施的發展,我們的基本結論是這次五年計劃基礎設施是大幅度的增長,發電裝機容量、高速公路、港口貨物吞吐量、輸油管道顯示的指標都告訴我們,中國經濟已經進入到一個相當令世人矚目的黃金發展時期,因此中國成了世界的大工地,中國的基礎設施在過去幾年得到明顯的改善,而翻過頭來,中國就有更好的投資環境,吸引私人資本,吸引外國資本,從而形成經濟發展的一個良性循環。 越發展就越有能力改善基礎設施,而基礎設施的能力越改善就越能吸引私人資本和外國資本,進一步促進你的發展,而且我們發現,不僅是沿海地區的基礎設施得到明顯的改善,中、西部地區,特別是西部地區,在過去幾年的基礎設施也得到了明顯地改善,我在八月份專門到甘肅省做調查研究,甘肅省的省長告訴我們,過去四年再加上今年,甘肅省在基礎設施的投資相當于甘肅省前五十年的投資總和,中國發生的面貌變化在所有的地區,包括貧困地區都發生出巨大的變化,都可以通過基礎設施的改善看到,而且現在交通部又提出,我稱之為雄心勃勃的所謂艾森豪威爾公路網,我們到2012年或者用14年的時間,中國高速公路可以達到8萬公里,什么概念?就是美國今天的水平,所以說中國的發生變化,是因為中國在改革開放過程中釋放了它的巨大活力,因此,就不難理解中國在發展中國家能夠最有效地吸引外國投資,不止北京、上海,也包括我們所說的內陸地區。 再一個方面就是科學技術和教育的大發展,我們也可以稱之為是一個黃金時代,首先就是從技術的發展方面開始實現加速追趕,從所謂的知識技術資源小國正在走向世界的科技大國,突出體現為我們高技術產業的發展,可以說高技術產業的發展超過我們原來的預期,目前,高技術產品產量和出口額都在明顯的增加。 從教育的角度來看更是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所謂黃金時期了,我們正在從一個人口大國向著人力資源大國的方向加速前進,主要表現為我們高等教育的規模迅速增長,我們去年的高等教育所謂毛入學率達到19%,等于提前幾年實現了15%的目標,此外,高中教育的人口也在迅速的增加。所以說從總體上來看,中國的人力資本在不斷的提高。因此中國有可能使得它巨大的人力資本,成為今后發展經濟增長。今后社會轉型的重要的基礎。也就是說,一個國家不僅要改善基礎設施,最重要的是要改變這個國家人民本身,從一個比較低的人力資本,到一個中的人力資本,進而到比較高的人力資本,當然中國正處在這樣的一個過程之中。 胡鞍鋼:用學習形容過去的五年 我想在十五期間值得更重要的評價,就是我們獲得了一個成功的學習,這是無形資產,什么叫成功的學習呢?我想主要表現為幾個方面:第一個方面就是中國政府成功的戰勝了突如其來的SARS危機,2003年我們可以看到它來得快,當然它走得也比較快,SARS危機沒有辦法阻止中國作為經濟巨人的前進步伐,我們有效地遏制了SARS對宏觀經濟的沖擊和影響;第二個就是從200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比較早的提出宏觀經濟調控,避免了一次經濟的大起,當然也就避免了一次經濟的大落,保持了宏觀經濟穩定,而今天十五期間,我們的經濟增長率的波動系數是更低的,通貨膨脹率是低的,所以就實現了我們所說的真正意義上的宏觀穩定,而中國取得宏觀穩定取決于中國政府及時地采取了所謂點剎車式的宏觀調控,反映出我們宏觀調控能力進一步的增強。 另外來看,就是中國領導人及時地總結了SARS危機的經驗和教訓,也及時地分析了中國社會存在的各類矛盾,也提出了所謂社會矛盾凸現期這樣一個觀點,進而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的思路,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想,我想這些都為我們在二十一世紀發展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所以我們也把它稱之為是一個治國綱領、治國理念、治國國策的一個重大的創新,而且這個創新一旦形成,就形成了我們所說的全黨的學習,全國的學習和全民的學習,就是大家一起在學習,而且是密集性地學習,這也是我們應該給予肯定的十五期間的一個收獲,也就是說,我們除了創造那些有形的財富,GDP的增長,基礎設施的增長,也包括我們創造了無形財富,就是新的發展觀,新的社會理念,也就是說構建和諧社會。 我想另外還有一個很突出的表現就是政府職能在迅速地轉變,我們發現政府支出中,經濟建設占整個支出中的比例下降,主要集中在公共投資,集中在所謂的基礎設施建設,另外一方面,我們發現教育的支出,衛生的支出、文化的支出、社會治安的支出以及社會保障的支出占整個政府支出的比重,GDP的比重在一步步提高,所以說,政府職能的轉型核心是它的支出結構在發生重大的變化,所以說,我們在十五期間就已經表現出,政府從原來主要更多地關注經濟建設,讓位給我們的投資者、廠商、消費者包括農戶,給他們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讓他們成為經濟活動主體,而把更多的關注點轉向公共服務、公共支出、公共投資等等和公共性事務相關的這些領域,發生這樣的一些重要的轉變,我想以上這些,就是對中國在十五期間的主要成就做的一些評述。 胡鞍鋼:十五計劃期間 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呈現出的新特點 下面我想就十五期間中國的國民經濟和社會主義發展的一些新特點做一些評論。這就包括幾個方面:首先來看就是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帶動了整個經濟結構的變動,也使得我們進入到新一輪的經濟增長時期,可以認為消費結構的變動,或者升級換代恰恰是我們從所謂的人均收入,從低收入水平向下、中等收入水平,進而向中等收入水平過渡的一個顯著的特征,或者說發展階段的特征,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住宅、汽車、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電子通訊、旅游和其他方面的文化消費都在迅速地增長,從而帶動了我們整個經濟的高增長。 第二個方面就是中國的工業化的加速增長之后,特別是它的內部結構,包括它的技術結構發生變遷,中國不斷的從一個所謂勞動密集型的制成品國家,向既有勞動密集型又資本密集型,更有高技術密集型產品類型的轉變。這既反映了我們本身的工業結構的變化,也反映了我們本身的出口結構的變化,而出口結構的變化又引起了美國、日本、其他國家出口和進口結構的迅速變化,這本身也反映了中國和世界各國正在加速經濟一體化的過程。 還有就是中國全面融入國際經濟,國際因素和國內因素相互作用越來越明顯,聯合國貿發委員會預言,中國已經成為發展中國家最大的,也是最新興的所謂FDI投資國,我們原來是接受別人的FDI,現在我們已經成為一個FDI的投資國,第二個就是中國旅游業的發展,特別是國際旅游業的發展,2004年中國的入境旅游人次首次突破1億人達到1.1億人次,中國突然之間從一個1978年封閉的社會,從國家沒有幾個海外的游客到中國來旅游,發展到現在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國之一。所以這就解釋了為什么歐洲各國的領導,各國的旅游局局長一定要到中國來訪問,給中國游客綠燈、門票,特別是像英國,歡迎中國的游客到海外,包括到歐洲去旅游,我想想這是在二十多年前是根本不可想象的。 中國的發展越來越開放,這就決定我們在新的五年規劃和未來十五年的發展過程中,不僅要建立我們自己的小康社會,最重要是和全世界一同發展,一同成長,一同繁榮,我想毛澤東在五十多年前,1958年在《孫中山》一文中就曾經提出所謂的中國夢,就是中國應當對人類做出較大的貢獻,他曾預言2001年,就是再過五十多年,再過五十四年,他當時說的也就是2001年的時候,中國應當對世界做出較大的貢獻,我想毛澤東的夢終于在我們這一代人開始從夢想變為現實,而且這個夢是越做越大,因為中國的發展對全球的貢獻越來越大。 胡鞍鋼:十五期間凸現的兩大問題 中國全面、深刻影響世界的商品價格,影響世界的商品市場,影響世界的經濟,這是我們十五期間最突出的特點,另外一個特點就是能源消費超常增長,導致了污染排放大幅度增長,因此我們稱之為叫增長模式開始逆轉,因為在十年前,也就是十五屆五中全會提出九五計劃設想的時候,明確提出兩個根本轉變,第一個就是增長方式的轉變,第二個是經濟體制模式的轉變,在九五期間我們經濟可以保持比較高地增長,同時,能源消費總量是下降的,特別是煤炭消費絕對數大幅度下降,當然污染排放物也明顯下降,但是到了十五期間我們稱之為叫逆轉了,就是經濟增長率略有提高,但是煤炭能源、石油大幅度增長,很顯然,尤其是煤炭的高增長,導致我們的污染排放進一步的高增長,所以說從GDP來看,我們的GDP是增加了,但是從排放污染來看是個壞消息,我們不是不需要增長,我們需要思考哪一種增長方式,而且是中國的增長方式。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看,中國增長方式的逆轉重新走向高能耗、高污染、排放低這樣的增長模式,不僅中國難以接受和容忍,世界也是難以接受和容忍的,這就決定了我們十一五必須要根本轉變增長方式,必須通過創新之路走可持續發展之路,走所謂綠色發展之路。 另外一個最大的挑戰就是來自社會的挑戰,我想包括多個方面,城鄉的差距,地區之間的差距等,我想特別提到的是我們健康和安全,應當說,我們在過去幾十年,在人均收入水平處于世界低水平這樣一個條件下,我們基本上明顯改善了全體人民的健康指標,突出反映為嬰兒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口的平均壽命從建國前的35歲提高到70多歲,但是我們在過去幾年,健康不安全問題成為最大的人類不安全問題,盡管我們的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盡管我們的消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是你所需要的那些最重要的公共服務支出,或者是公共服務需求,特別是醫療保險需求,不僅沒有明顯的改善,而且人群在進一步擴大。所以說健康不安全,已經涉及到我們十三億人口中的至少十億人口。 所以說如何在新的世紀,來解決我們所說的社會發展相對滯后的問題,誠如溫家寶總理在總結SARS危機以后提出的瘸腿論,我們叫雙輪不匹配論,就是說經濟發展速度快,但是我們社會發展相對緩慢,這兩個輪子不匹配,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十一五期間,需要制定全民健康專項規劃,要明確人人健康,要制定人人享有初級衛生保健的目標。 此外,在新的時期我們還會遇到一系列的矛盾和問題,我想突出表現為能源問題、資源問題,生態環境問題,還有就是就業與失業壓力,這個壓力還進一步的增大,或者說還相當尖銳,從未來來看,我們還要創造更多的就業,就業是民生之本,沒有就業就沒有收入,沒有收入就沒有消費,沒有消費就沒有增長。 胡鞍鋼:從十五計劃中應吸取的成功經驗 今天如果我們評價一下十五計劃,我們看到我們的成功高于我們的失敗,十一五計劃的核心就是中國可以創新出所謂的中國之路,中國之路就是鄧小平在1982年黨的十二大開幕式提出的主題,就是建立所謂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現代化,三個要素:現代化、社會主義、 中國特色。當時提出這個命題,我們不知道它是什么,但是經過二十多年走下來,我們可以看出我們逐漸走出自己之路,簡稱為中國之路,所以說,1951年開始提出一五計劃的時候,我們不知道有個中國之路,到1982年,中國提出中國之路,我們不知道中國之路是什么,但是今天我們比以往更有信心,更有能力,更有條件去總結中國之路,所以說我們會相信十一五規劃這個藍圖,為我們實現所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奠定了一個藍圖或者說方向,或者說指路藍圖。我們需要通過五年、十年乃至十五年的時間把這個藍圖實現,我想這就是我們的經驗,應當說,十五給我們在進入二十一世紀實現這個藍圖,開創了一個良好的格局,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又上了一個臺階,今后我們再花五年、十年乃至十五年,我們還會繼續上臺階,這個臺階就是中國之路的臺階,今天我就介紹到這里。 主編:趙悅 編導:李曼為 傅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