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在本國遭禁,日韓聚氯乙烯(PVC)食品保鮮膜大舉進入中國。
據專家介紹,PVC食品保鮮膜對人體有比較大的危害,這種保鮮膜中的有害物質容易析出,隨食物進入人體后,對人體有致癌作用,特別是干擾人體內分泌,引起婦女乳癌、新生兒先天缺陷、男性生殖障礙甚至精神疾病等。
目前,我國國內市場上銷售的家庭用食品保鮮膜大多采用安全的聚乙烯(PE)和聚偏二氯乙烯(PVDC)材料生產。但一些超市生鮮產品如蔬菜、水果及熟食包裝卻大量采用PVC保鮮膜,這些產品80%以上來自日本和韓國。
對人體危害較大
中國包裝資源綜合利用委員會副主任董金獅昨日告訴《第一財經日報》,相對于PE、PVDC產品,PVC保鮮膜透明性好、不容易破裂,同時具有很好的黏性。他介紹說,使用PVC食品保鮮膜一個人一分鐘可以包二十幾份商品,同時還可以用機器包裝,這是超市愿意大量采用PVC保鮮膜的原因。
然而,PVC食品保鮮膜的優點卻建立在它對人的危害上。
“聚氯乙烯其中有氯,這是有毒的。PVC食品保鮮膜主要有兩個方面對人造成危害:氯乙烯單體含量高,會揮發出來;PVC保鮮膜用的增塑劑主要成分是乙基己基胺(DEHA)。這種物質容易析出,隨著食物帶入人體,對人體造成致癌作用,特別是造成內分泌、荷爾蒙的紊亂,所以對人體造成比較大的危害。”國家塑料制品監督檢驗中心主任翁云宣告訴記者。
翁云宣所在的國家塑料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獲得了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的計量認證、審查認可和授權,具有法定權威性和第三方公正性,是塑料產品性能檢驗的最高技術機構。
事實上,PVC是一種硬塑料,要將它拉成透明柔軟的保鮮膜,必須要加入大量的增塑劑。DEHA是一種添加在合成樹脂材料中可增加產品柔韌性及彈性的物質,在PVC保鮮膜中含量約為40%~50%。
這些增塑劑會慢慢往外滲。翁云宣介紹說,PVC保鮮膜遇上熟食的油脂,其中的增塑劑更容易釋放出來,并滲入食物之中。
上海市塑料制品質量監督檢驗站工程師余紅梁也介紹,DEHA食用后會干擾人體內分泌,引起婦女乳癌、新生兒先天缺陷、男性精蟲數減低,甚至精神疾病等。
正是因為危害嚴重,歐洲早在數年前就禁止使用PVC作為食品包裝材料。日本也在2000年杜絕了PVC食品包裝。據世界包裝組織理事會宣布,美國、日本、新加坡、韓國和歐洲各國現已全面禁止使用PVC包裝材料。
然而,這種有“毒”的食品保鮮膜近年卻在中國大行其道。
超市大量采用
“PVC食品保鮮膜在中國的存在是從1995年開始的,主要用于超市和酒店。”北京國青誠信科技有限公司劉京生經理告訴記者。
劉京生從1995年開始代理“三井”、“三菱”等日本高檔PVC食品保鮮膜銷售,自稱是國內最早做PVC食品保鮮膜的人。他告訴記者,1995年,PVC食品保鮮膜的全國用量不過幾噸,現在年用量已經超過15000噸。
記者走訪了上海一些大型超市,在生鮮區的小包裝蔬菜、水果,以及肉類還有熟食大多采用PVC保鮮膜。在世紀聯華長壽路店,記者在肉類區看到一卷大的PVC保鮮膜,售出的肉類毫無例外都用PVC保鮮膜包裝。
董金獅介紹,目前,國內PVC保鮮膜品牌主要是LG、三菱、三榮,三大品牌占據整個市場的70%~80%,而日韓產品在整個市場占據逾80%。
“現在國內的PVC食品保鮮膜幾乎都是日本、韓國的產品,以及我國臺灣企業的產品。”董金獅告訴記者。
在國內市場上,主要的PVC保鮮膜品牌是三井、三菱、郡是、南亞、三榮等。
劉京生認為,從近年的銷售數據看,國內對PVC食品保鮮膜的需求增長,每年都在30%以上。
而這也為日韓相關企業找到一條生路。
上海郡是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就是由日本郡是高分子工業(株)和上海張橋經濟發展公司共同投資設立的中日合資企業。
劉京生告訴記者:“這是日本國內掀起第一股以PE代替PVC的浪潮時,郡是轉移到我國的企業。是第一家國外企業在中國投資的食品保鮮膜生產企業,也是國內第一家生產PVC保鮮膜的企業。目前年產量在2000噸左右。”
據了解,郡是是上海唯一一家生產PVC保鮮膜的企業,它占據了上海大部分市場。記者聯系郡是公司銷售人士,了解該公司對于PVC食品保鮮膜危害的看法時,對方稱:“你覺得怎么樣就怎么樣,你覺得有就有,你覺得沒有就沒有。”
“現在進口的PVC保鮮膜已經比較少了,大多在國內生產。”劉京生告訴記者,目前他所代理的“三井”保鮮膜一年銷量也就在100噸。
2004年10月,韓國三榮集團在中國大連投資6000萬美元創立獨資博膜包裝產品有限公司——大連三榮化學有限公司。主要生產PVC保鮮膜、BOPP包裝膜、CAPACITOR電容膜等。其中PVC保鮮膜共6條生產線,宣稱年產量達1萬噸。
“目前大多是獨資企業,合資企業很少,因為國內沒有相對應的企業。同時,由于PVC保鮮膜利潤率很高,國外企業也不愿意合資。”劉京生告訴記者,“PVC食品保鮮膜現在價格是2萬元/噸,而PVC原料也就在1萬元/噸,至少50%的利潤是有的。”
劉京生介紹,目前,日本獨資的PVC保鮮膜企業還有杭州NCI、無錫理研等企業,而韓國一家企業也正準備在北京生產PVC食品保鮮膜。
對于日韓企業大舉轉道中國,董金獅解釋說:“日本、韓國國內產品受禁,但是這個產業形成的巨大生產規模不愿意就此淘汰掉。它們存在規模巨大的PVC原料生產企業以及機器設備企業,因此就轉移到中國來了。”
劉京生介紹說:“目前,生產PVC保鮮膜機器設備幾乎全是日本的,這個行業日本做得最好。目前國內的PVC保鮮膜企業大多采用富士重工的機器設備。”
國內無企業生產
“國外食品保鮮膜材料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從偏氯乙烯到聚氯乙烯,再到聚乙烯。”余紅梁告訴記者,他在上世紀80年代出國考察時就發現PVC存在問題,所以就沒有引進。而PE保鮮膜生產成本低,工序簡單,不像PVC需要添加很多種助劑,所以他所在的研究所就決定引進PE生產技術。
他表示,國內食品保鮮膜企業基本上都是以PE為原料。
記者從上海市塑料行業協會中了解到,該協會會員沒有PVC用于食品包裝的企業。翁云宣也告訴記者。“拿到我們中心做PVC保鮮膜質量檢測的都是國外公司,包括一些國內代理企業,沒有國內企業。”
現在國內沒有企業生產PVC保鮮膜,還因為它技術要求高、投入大。
“而國內PE保鮮膜企業都是一些小公司、小集團,沒有哪家有實力來做。”董金獅介紹。
劉京生告訴記者,一條生產線加上輔助設備需要2000多萬元。所以目前生產PVC食品保鮮膜的企業多附屬于大的化工企業集團,且以日韓企業為多。
余紅梁透露,外企PVC保鮮膜能順暢進入中國,是因為它們能通過我國相關衛生標準。
據了解,目前,我國對食品級聚氯乙烯成品的國家標準是1988年衛生部頒布的。
翁云宣告訴記者:“雖然PVC保鮮膜存在危害,但是我們國內法規沒有禁止,也沒有明確限制PVC食品包裝。目前,我們中心主要是按照國家指定的標準對產品進行檢驗。通過標準的則被認為是合格的。”
他表示,現在實行的標準已經滯后。
余紅梁也表示,過去制定的老標準顯然已跟不上時代的節拍。在國外紛紛提出禁止或者限制PVC食品包裝時,國內也應該有所行動。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