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理財 > 銀行研究 > 正文
 

走路去華爾街 卻不能只欣賞風景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11日 10:49 《董事會》

  文/孟寧

  正當美洲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淡馬錫、高盛等國際金融巨頭斥資數十億美元參股中國銀行業之際,中國銀行業改革的最后期限也正在悄然臨近。在銀行業引進外資的盛宴帷幕之下,讓我們看看各方利益主體的真實動機。

  中國的銀行為何牽手外資?

  歷史上的中國商業銀行以國家的經濟復興和產業發展為使命,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過程中,他們行政性地為國有企業的改制買單,從來沒有擔心過壞賬和回報率的問題。而今天,金融體制改革已經成為整個經濟體制改革的瓶頸,中國在將國有銀行從政府的出納員向商業實體轉變方面已經做了大量工作,全社會正在為此買單。

  在中國,由于資本市場的長期欠缺,投資者在經濟運行和公司治理結構中發揮的作用非常有限,經濟運行和投融資主要通過銀行間接進行。M2存量是GDP總量的2.4倍,這在全世界都是絕無僅有的。央行通過“行政指導”的方式對整個系統進行控制,商業銀行通過央行指導下的借貸關系和企業聯系,公司的治理責任由銀行、企業及政府共同承擔。由此引起的所有者缺位造成了公司治理結構不合理,又造成了企業盈利能力的低下。一旦遭遇通縮的環境,銀行又必須承擔整個經濟轉軌過程中的壞賬積累。

  隨著金融體制改革的深化和經濟國際化的加強,為了解決銀行壞賬的問題,國家不斷地為國有銀行減負,20世紀90年代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共剝離不良資產1.4萬億,然而資產回收率和現金回收率僅為26%和22%。去年至今,匯金又向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注入了600億美元的資金。憑借這些注資,這些大型國有銀行短時期沖銷了壞賬,改善了資產負債狀況。然而從前一次剝離的經驗教訓中我們可以看出,僅僅靠政府出錢剝離壞賬是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國有大型銀行的資產結構和內部問題的,這就是為什么我們需要引進外資。

  充實資本金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理由,為滿足巴賽爾協議對銀行資本充足率的要求,各大銀行都在用盡渾身解術。引進外資和上市融資無疑是最佳選擇之一,同時借助外資銀行吸引更多的長線資金和未來戰略投資者也是重要的長遠考量。由于外資入股時給予國內銀行股相對較高的PB估值(1.3倍左右),合資給國有銀行帶來了可觀的收益。

  但外資的介入帶來的不僅僅是資金,注資的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它將對中國銀行業產生良性的影響。

  一方面,外資股東進入董事會能夠改善中國銀行的公司治理結構,股東利益最大化的理念將第一次深入中國銀行的管理當中。上市后面臨的信息披露壓力、監管壓力和績效考核壓力也將成為銀行自我約束和改良的動力;另一方面,外資能夠帶來新的技術和管理理念,這主要體現在金融產品的開發和使用方面,包括中國銀行業缺乏經驗的信用卡的推廣、金融衍生產品的開發等等;另外還有外資銀行具有傳統優勢的人事管理、組織架構管理、公司業務,尤其是風險控制、信貸風險、資產負債匹配、公關和IT服務等方面都能師夷長技。在一個低利率的環境中,隨著存貸款增長比例的下降,要從貸款上賺取大量利潤是困難的,從商業邏輯上說,著力滲透細分市場,中間業務利潤必然成為銀行的主要利潤來源。

   以工行為例,2001年到2004年,中間業務利潤占總利潤比例不斷提高,但要想有進一步的發展,引進國外先進經驗和技術是必由之路。中間業務包括現金管理、銀行卡、財務顧問、個人

理財、資產托管、網上銀行、電話銀行、開放式基金銷售、國債理財、銀證保合作、衍生品交易、資信調查、代客風險管理等業務,同時也涉及投資組建基金管理公司,保險公司等混業金融服務公司。依托銀行資源,充分發揮外資銀行在中間業務技術和人才方面的優勢,加強與證券、期貨、保險、基金、信托等其他機構的跨業合作,借助銀證通、銀保通等系統對接平臺,以銀行卡、電話銀行和網上銀行為載體,為客戶提供更加便利的一站式金融服務。

  當然,走出去也是中國銀行的目標,除了打開海外上市的通道之外,借助國外銀行的力量,配合國民經濟向外發展的戰略,拓寬國際市場,為中國的國外上市企業提供服務是國內銀行中長期的戰略部署。

  外資進入的利益驅動

  目前,整個國際銀行業都在不斷地尋找下一個經濟增長點,投資合適的銀行便是途徑之一。外資不是僅僅選擇中國,日本、韓國等國的銀行也成為他們的獵物。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今年的經濟增長率預計將達到9%)以及中國人消費能力的壯大為中國銀行業創造了盈利潛力,而這一潛力正是中國銀行業的魅力所在。信用卡和商業保險在13億中國人中的普及率仍然很低,而汽車、私有住房等中產階級社會地位的象征正在中國日益普及,這勢必帶來消費貸款的巨大增長。通過投資中國那些分支機構動輒上萬個的大型銀行,是外資銀行進入中國這一龐大市場的極好跳板。收購國有銀行為外資金融巨頭提供了一次免費的品牌營銷,為其在未來擴大在國內市場的業務和影響埋下伏筆。

  在華爾街金融家的眼里,一家銀行內部的資金應像水一樣流往任何能夠獲得更多利益的地方,從而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參與和控制中國銀行的巨大存款也是外資不斷參股中國銀行的重要目的之一。除此之外,渠道是外資更加看好的資源,遍布各地的網點、廣闊的市場和發展潛力更是誘人。維持原來銀行的借貸和客戶關系,并利用這些關系出售更先進、利潤更高的服務是外資覬覦的一大塊肥肉。

  同時,大量子公司的產生也為利益輸送和擺渡創造了條件。例如外資可以通過溢價購買銀行的某些資產提高銀行的資產負債率和利潤率,從而提高上市銀行的估值和自己手中持股的價值。更重要的是,外資可以通過向旗下的銀行貸款來完成對上述資產的購買,因此實際上外資股東完全不需要支付對價,就可以獲得資本增值。同時這個過程也是可逆的,外資股東也可以通過低價收購上市銀行的資產,尤其是國有大型銀行遍布全國的固定資產來調節利率和增加自身的利潤。

  由于大多數外國投行將買入中國各銀行股份的行動視為私人股本類型的交易,如果這些銀行的

股票在首發之后上漲,那么它們買入的股份將帶來豐厚的回報。匯豐入股交行很好地說明了這種“財富效應”。一年前,前者以每股1.86元人民幣戰略持有交行19.9%股份,后又斥資20億港元以每股1.9港元招股價購入交行股份。如今,交通銀行的股價高達3.5港元左右,逾70%的二級市場溢價足以誘惑其他外資的跟進。

  還有一個容易被忽視的方面是承銷費用。中國的各家銀行現在都在期待上市,尤其是有海外上市需求的銀行已經明確要求外國金融機構,如果想獲得承銷這些銀行首發的機會,就必須投入資本。在中國第五大銀行交通銀行(Bank of Communications)今年的上市過程中,匯豐銀行(HSBC)既是戰略投資者,也是發行顧問。按照中國企業的首次公開發行費用約占總發行價值的3%的比例計算,高承銷收入與入股投資比同樣是誘人的

蛋糕

  合資并非萬能藥

  外資的進入固然能給中國銀行業帶來眾多的好處,但是我們對其帶來的影響要保持清醒的認識。除了中外方的磨合需要很長的時間以外,外資還無法解決一些內生性,尤其是經濟發展過程中已經形成的銀行與企業乃至整個經濟結構的矛盾。讓我們在通縮的經濟環境中看待這個問題就更加清晰。

  中國的國有金融體系和利率控制,容易造成大量的過度投資,投資泡沫一旦破裂,通縮就無法避免。而通縮和銀行問題是相互感染的:通縮產生了許多壞賬,但價格下降的一個原因是因為過多的生產能力,同時銀行又不斷給奄奄一息的公司注入新的資金。雖然外資金融巨頭認為資金應該像水一樣流動,但是在中國的經濟體系中,貸款就像房梁一樣支撐著產業結構,銀行可以移動一部分資金,但整個移動“橫梁”會使經濟架構坍塌。

  在通縮階段,一旦價格下跌,政府會出臺各種政策控制價格的走勢,而這種控制會使價格進一步下跌,因為市場參與者無法預知價格何時能夠到達均衡價格,價格無法真實反映價值,通縮便會持續。而銀行貸款主要基于固定資產的擔保或者抵押,由于在衰退期,越是流動性差的資產越是會被拋棄,因此形成價格的慣性下跌,價格下跌又使得該類資產不再滿足某些機構的投資標準,造成進一步的拋售。通縮階段固定資產的減值會造成連鎖的壞賬增加,銀行會從控制風險的角度,要求償還貸款、支付更高利率或者提供更好抵押,這將進一步加重企業負擔和通縮。

  2005年上半年,各家銀行的中報顯示,不良貸款余額,尤其是關注類大幅度提高,已經為過熱的經濟和松散的銀行貸款管理敲響了警鐘。同時在目前壓縮貸款規模的調控政策導向下,銀行大量閑置資金被迫配置在國債上。以目前的收益率曲線計算,5年期銀行間國債收益率在2.65%左右,而5年期存款利率在3.6%,扣稅后也有2.88%。成本收益的倒置和存短放長的流動性風險都在威脅著國有銀行的未來生存和發展。

  除了壞賬問題之外,權力的不適當集中,績效考核的不合理,人本主義的制度缺陷,都使得中國銀行業暴露在市場風險和信用風險之外的管理風險之下。而這些管理風險造成的腐敗、浪費、損失等成本遠比市場風險更加頑固和難以克服。

  很多外國學者認為,銀行問題的根源不是公司治理,而是政府控制。無論是直接任命,還是通過董事會間接控制,銀行的資源都會浪費在沒有前途的項目上。同時,由于政府控制而形成的貸款限制使銀行成為重要的尋租領域,這不僅會造成銀行體系內部的腐敗,也會影響實體產業的生產率和收入提高。比如某銀行為了方便行長,特意在行長家宅隔壁開設一個營業網點;某銀行為了給行長留下深刻的印象,特意投巨資在領導上下班必經的大橋上樹立廣告牌,等等。此類費用無關腐敗,只能算是博取無奈一笑的談資。

  作為經濟改革的樞紐,銀行改革要從體制和結構出發,內外兼修,同時配合企業改革和價格管制的放開,才能真正實現經濟自發性健康發展。

  走路去華爾街,卻不能總想著欣賞沿途的風景,而是因為中國銀行業的改革方向雖然光明,道路卻非常地漫長和艱苦。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