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買對的,也買貴的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02日 13:38 海峽網-廈門晚報

  許多人家庭理財的思路,往往傾向于“少花錢,買好貨”。其實,買便宜的好東西,人人所欲也。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最顯而易見的道理,不一定就是真理。為此,我們的理財及其購物觀念,也必須有一種反向的思維:變“只買對的,不買貴的”為“只買對的,也買貴的”;變“少花錢買好貨”為“多花錢買好貨”。“便宜沒好貨”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現象。就拿購買沙發、柜子等家具來說,質量好的家具可以用十年八年,低檔的家具可能用不到三五年就得更換了。衣服也一樣,高檔貨尤其是名牌產品,一般要比低檔經久耐用
。而像金表、手飾、鉆石、古董等價格較高的東西,既不同于普通消費品,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耐用品,而是具有保值、增值功能私人財產。著名的華裔經濟學家張五常曾經為《世界商業評論》雜志撰寫過一篇文章,題目叫做“名牌末日將至乎?”,其中談到了勞力士金表。他寫道:“真貨有保值之功能……十多年前我的勞力士是26000元,現在是40000多元。”據我所知,有不少投資型收藏家把收藏古玩當作投資手段,像投資于股票或房地產一樣,是為了保值、增值——發財而玩收藏。他們選購古玩的原則是“少而精”,買一件是一件,件件都能“擺得出去”、“能參加拍賣會”。投資古董收藏的增值潛力很大,有時比投資股票、房地產的獲利還要高。但是在央視《鑒寶》節目幾乎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的情況下,如果還想拾遺揀漏,或者花點小錢、買好東西,恐怕就難上加難了。再者,那怕購買日常消費品,也不見得能夠“少花錢買好貨”。一來便宜的東西難以保證物美,二來大家都想揀便宜,便宜的東西可能就不便宜了。俗話說“便宜吃窮人”。為什么會這樣?這里有個性價比的問題。在貪便宜、圖省錢觀念驅使下,人們往往步入一個消費誤區:降低對質量的要求,從而給自己制造麻煩。社會學家所說的貧富“馬太效應”——即窮的愈窮,富的愈富的不平衡現象,就或多或少與此有關。美國投資大師華倫·巴菲特擅長從日常生活中去發掘真正有潛力的產品及公司,這容易讓人誤以為,他是一位揀便宜、買廉價股的投資高手。“買進好股票,長期持有。”是巴菲特的投資原則,他最得意的投資成就是購買可口可樂。殊不知在1980年間,巴菲特用1.2億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單價,買進可口可樂7%股份。當時可口可樂公司的經營處于低潮期,就飲料公司的股價而言,很多美國人都認為,上述單價一點也不便宜。這讓我想起巴菲特說過的另一句話——好的企業比好的價格更為重要。他的言下之意,是不是說“買好東西,不怕多花錢呢?”這的確值得我們思考。(向明廈門晚報)


愛問(iAsk.com)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