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廣場國慶擺花8年設計思路各不同(鏈接)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30日 07:57 人民網-市場報 | |||||||||
1996年,整個廣場布置大型花壇8組,“欣欣向榮”中心花壇北側有兩組“普天同慶”“喜迎回歸”花壇,為高8米、直徑3.8米的六邊形巨型宮燈,軸心是香港回歸的畫卷,預示著1997年的香港回歸。 1997年,香港回歸,中心花壇主題變成“萬眾一心”,此后,“萬眾一心”作為中心花壇的主題一直用到今年。
1998年,首次把插花藝術通過舞臺布景方式運用到廣場擺花中。西南以阿詩瑪石林景觀與孔雀山組合,是為了1999年的昆明世博會而設計的。 1999年,國慶50周年,天安門廣場因為要舉行閱兵儀式,而沒有擺花。 2000年,廣場四角的4組造景花壇,分別以“奔向未來”、“企盼奧運”、“綠色呼喚”和“錦繡山河”為主題,首次應用日日春、一串白、一串紫、一串藍等新優花卉烘托主題。 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由于當時北京2008年的奧運標志還沒有設計出來,所以在東北角“通向2008”花壇,以通向2008的高速列車造景為主景,3個支架托起大球寓意“眾志成城”,大球周圍環繞著運動剪影,表達了全國人民對北京成功舉辦2008年奧運盛會充滿信心。 2003年,一改往年“一大四小”傳統布局,采取畫卷花壇的形式,在“萬眾一心”主花壇和廣場兩側長140米、寬30米的綠地上,用具有代表性的不同景物配以各種植物組成兩幅山水畫卷,展示“眾志成城共鑄中華輝煌,與時俱進譜寫篇章”的最新主題,體現出濃郁的民族特色。 廣場西側畫卷以老龍頭、山海關、居庸云臺、敵樓、嘉峪關組成萬里長城的壯麗景色,寓意“眾志成城”抗擊非典取得勝利。 2004年,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東側花壇自北向南由綴花日晷、神舟五號及發射塔、高科技符號等組成,共同體現我國在科技領域所取得的偉大成就。 《市場報》 (2005年09月30日 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