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第18次對虛高藥價動用強硬手段;22種常用藥平均降價四成,最大降幅達63%;有企業擔心藥品分銷商會轉而銷售其它替代藥品,使百姓難以享受到降價的實惠
本報記者 汪令來
為讓老百姓用上便宜藥,國內近年第18次降價風潮再次刮起。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昨天正式宣布,降低22種藥品的最高零售價格,平均降價40%左右,最大降幅達到63%,按這些藥品現有銷售量測算,降價總金額約40億元。不過,有生產企業表示,一些藥品分銷商可能會因利潤減少轉而選擇其他未降價的藥品,使百姓難以享受到藥品降價帶來的實
惠。
降價的都是常用藥
據了解,這次降價的22種藥品共涉及400多個劑型規格,其中包括16種抗生素和6種新進醫保目錄品種,基本上都是臨床使用量非常大的品種,以頭孢曲松、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克林霉素等抗生素為主,同時還有胸腺肽、干擾素、水溶性多種維生素等品種。
對此,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解釋說,之所以選擇這22種藥品降價,是因為這些藥品臨床應用比較廣泛、價格虛高空間也較大。而此次降價的原因,主要是有些藥品生產向優勢企業集中,規模擴大,成本相對降低;有些是由于技術進步而導致成本降低;還有些過去屬于企業自主定價等,價格仍然虛高等等。
事實上,早在今年5月底,發改委就放出風聲,要對這22種藥品降價,當時初定的降價幅度為60%,當即引起相關企業的強烈反彈。中國化學制藥工業協會還牽頭全國21個省市的醫藥行業協會,共同上書國務院。在各方力量博弈下,終于錄得40%的均降幅度。 分銷商可能轉推其它產品
作為華南地區最大的抗生素生產企業,白云山制藥總廠廠長陳矛告訴記者,白云山至少有四五個品種在降價之列。具體損失目前還難以預計,“但至少也在一兩千萬元!
“這還只是賬面測算,實際影響可能會更大!标惷f,由于我國抗生素類產品競爭異常激烈,所以目前抗生素生產廠家的價格已壓得較低,相當一部分利潤主要在中間銷售環節。如果此次降價讓一些藥品分銷商覺得無利可圖,從而放棄銷售這些產品,影響可能會遠遠超過一兩千萬元。
諸多業內專家也表示了相同的觀點。有人士表示,由于抗生素產品相互之間替代性非常強,國家宣布這幾類產品降價,經銷商會拾起另幾類產品重點推廣,這叫“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若果真如此,只有兩種結果:一是被降價的藥品品種損失面將會進一步擴大,甚至絕跡于市場,最終損失遠不止40億元;二是如果替代性產品增加,那么老百姓將很難享受到降價帶來的好處,這也會與發改委的降價初衷背道而馳。
(觀宇/編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