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jīng)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jīng)縱橫 > 商學院 > 2005年商學院院長論壇 > 正文
 

中國商學院的OEM之憂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29日 03:39 每日經(jīng)濟新聞

  2005年,當一大批中國商學院剛從20周年院慶的喜悅中回過神時,卻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需要反思這樣一個問題:與眾多國際化進程中的中國企業(yè)一樣,中國商學院如何避免成為國際一流商學院的OEM(代工)企業(yè)?

  9月28日,在北京舉行的“2005商學院院長論壇”上,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張維迎一語驚人:中國商學院的體制問題如果得不到有效解決,許多商學院3年之內(nèi)就會垮
掉。

  中國商學院面臨OEM之憂

  “我可以大膽預測,中國商學院的發(fā)展前景只有3種可能:一是與海外商學院平分秋色;二是為海外商學院打工,做OEM;三是不入流。”此言一出,又是四座皆驚。

  這并非危言聳聽:目前國內(nèi)獲教育部批準招收MBA學員的院校共有98家,獲準招收EMBA學員的院校有32家,這其中包括30多個“OEM項目”,即內(nèi)地商學院與海外商學院合作招生、參與“分紅”。

  “合作過程中,整個價值鏈附加值最高的品牌價值幾乎全部被海外商學院拿走。在全球化壓力面前,中國商學院很有可能淪為OEM企業(yè),甚至根本不入流。”張維迎對此甚為擔憂,“中國汽車業(yè)、快速消費品業(yè)歷經(jīng)20年發(fā)展,都沒產(chǎn)生叫得響的自主品牌,何況中國的商學院呢?”

  他還舉例說,以前中國最優(yōu)秀的企業(yè)家都選擇中國最優(yōu)秀的商學院;現(xiàn)在,優(yōu)秀的企業(yè)家都去了國外優(yōu)秀的商學院。前段時間,一個中國企業(yè)家甚至捐贈了200萬英鎊給英國倫敦商學院,中國商學院前景不容樂觀。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副院長張維炯對此表示贊同:“TCL的李東生曾說,他們公司在法國的管理人員薪水是國內(nèi)高層管理人員的10倍,而且他們的手機每天只開機8小時,但管理效率顯然比國內(nèi)高很多。當面臨國際化選擇時,中國的商學院教育能否滿足學員的需求,這很值得懷疑!”

  學費問題已成瓶頸

  隨著國內(nèi)MBA與EMBA招生市場的起伏,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市場在縮水嗎?那為什么海外商學院開始在國內(nèi)大量設置辦事處?中國商學院是否出了問題?

  會上,

北京大學
中國經(jīng)濟
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我還是那句話,以前在接受《每日經(jīng)濟新聞》采訪時我曾說———并不是市場沒有需求,恰恰相反,中國商學院教育的
蛋糕
在不斷變大,但中國的商學院本身出了不少問題。”

  他重申,中國現(xiàn)在有40萬家上規(guī)模的企業(yè),按每家公司有2到3名MBA或EMBA的教育需求來計算,一共有100萬人次需求;加上國外進來的教學項目,現(xiàn)有的規(guī)模足夠中國商學院忙活20年。而且,中國經(jīng)濟的總量還在不斷增加,市場新增的需求還在擴大。但令人遺憾的是,有58.5%的MBA、EMBA學員表示對所受教育不滿意。其中,只有9.2%的獨立辦學項目學員對所受教育滿意,而65.7%的合作辦學項目學員對所受教育滿意,二者相去甚遠。

  林毅夫的此番發(fā)言引起了眾多院長的熱烈討論。張維迎表示:體制是最大制約因素,最直接的表現(xiàn)就是學費定價的不自由。

  “對于高端教育的收費,國家一直沒放開,商學院的發(fā)展因此受到很大的資金束縛———我們無法請最好的老師,無法吸引最好的學生。學費的限制讓很多學校抵不住資金的誘惑而去尋找海外合作項目,結果淪為‘代工’。”

  張維迎認為,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從負擔得起學費的人那里收錢,然后給那些負擔不起學費、但很有實力的學員提供豐厚的獎學金。“全球化的競爭需要全球化的實力,歐洲很多商學院后來都采取了獨立辦學模式,體制上的獨立使其得以迅速發(fā)展。”

  師資依舊是稀缺資源

  師資力量的匱乏也是中國商學院走上OEM的原因之一。事實上,這也正是困擾中國商學院多年的難題。“中國商學院稱職的教授不多,師資一直是商學院的稀缺資源,如果解決不了,中國就很難出現(xiàn)國際一流商學院。”林毅夫表示。

  張維炯感嘆道:“商學院不是教學工廠,而是學校,創(chuàng)造知識、傳播知識、儲存知識是每一所商學院的職責所在。請幾個外國教授講幾天課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師資建設問題。一個既了解中國企業(yè),又具有國際視野的教授,沒有十年是培養(yǎng)不出來的。”

  “我同意張維炯教授的看法,不久前營銷大師科特勒來中國,但他幾乎回答不了中國企業(yè)家的問題,因為他不了解中國企業(yè)。同理,師資問題將在相當長的時間內(nèi)困擾中國商學院。”長江商學院副院長齊大慶認為,中國商學院要改變?yōu)槿俗骷抟碌拿\,首先必須在師資力量上有所突破。

  如何解決“OEM之憂”

  在提出問題的同時,商學院的“大腕”們也紛紛提出自己的建議。

  “品牌是價值鏈附加值最高的領域,一定不能放棄!”張維炯率先表示:在與海外商學院合作的時候一定要堅持主導地位,課程設計、教師授課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都要參與。另外,要保持獨立品牌,并積極參與國際排名。

  林毅夫表示:中國的商學院要想擺脫OEM之困,就必須有自己的研究,特別是對中國市場的獨到研究,這正是海外商學院的劣勢。

  齊大慶則認為:差異化競爭是重要保證。“國內(nèi)商學院近幾年同質(zhì)化現(xiàn)象嚴重,緊接著就是價格戰(zhàn),這對中國管理教育只有傷害。所以在教學上要堅持差異化發(fā)展策略,并且扎根中國企業(yè),與其進行零距離接觸。”


發(fā)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wǎng)財經(jīng)縱橫網(wǎng)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wǎng)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wǎng)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