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時評
成品油提價自7月23日起至今出乎意料的平靜。石油市場上的大動作,僅是8月30日時,發改委暫停了汽油的出口退稅和成品油的加工貿易合同。
用行政手段攔截成品油因價格倒掛而出現的出口劇增現象,可見現行的石油供應體系尚有足夠的彈性空間應對國內需求。
行政手段只能是一時平衡,市場上存在利益驅動,只要國內外油價倒掛存在,就必然有國內成品油提價的市場需求。
如果不用價格杠桿調節需求,廠商不能順勢生產節油型產品,消費者沒有節約壓力,國家也將和節約型社
會的目標相悖。
如今,各種聲音仍呼吁我國石油供應體系與國際接軌,而接軌不僅僅意味著石油巨頭們所大喊的——“價格跟上”。
首先,打破地域壟斷是必須的。中石油和中石化割地而王,一盤踞華北東北,一以珠三角和長三角為根據地。二者各有利益范圍,無法形成有效競爭前開放價格,即無法真正實現價格開放。消費者又有何實際利益可言?
而實現有效競爭,就應該引入民營資本參與石油行業競爭,增加市場的平衡與制約力量,這是確保我國石油安全的重要途徑之一。可國家信息中心的能源專家牛犁警告說,雖然民間資本熱情高漲,但機會還是比較少的。理論上民營企業什么都可以進入,但實際上有很多障礙。
民營石油企業最大的難題是沒有油源,解決這個問題有兩個辦法,要么在本國勘探開采,要么從國外進口。然而國內勘探開采權全部掌控在三大集團手里。在原油進口方面,根據中國入世承諾,非國有企業可以獲得部分配額,但配額只有兩三萬噸到10萬噸不等,民營企業單一采購沒經驗,要通過國有大集團代理,會被先扒一層皮。而且國際上原油的交易量很大,小額進口很難。
綜觀我國近年來歷次油品供應緊張,基本上都與國際油價高漲、國內油品購銷價格倒掛有關。而油品購銷價格倒掛的主因,正是國家的油品價格機制和石油工業體制。究到底,調油價其實仍是現階段的權宜之計。真正的改變,應該是通過進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國石油工業體制和原油成品油流通體制,以及我國油品定價機制,最終通過放開市場,讓各類市場主體充分參與競爭。
本報經濟評論員 李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