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一些知名乳業專家日前在呼和浩特考察乳業發展時表示,我國亟待在乳業市場推行第三方公證檢驗制度,建立完善的原料奶市場準入制度,提高原奶質量和奶農的銷售收入。
據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勝利、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理事長宋昆岡介紹,所謂第三方公證檢驗制度,就是指買賣原料或產品時,由國家指定的相關部門作為第三方進行公證檢驗,確定產品等級,為買賣雙方提供科學的價格依據。
由于我國乳品行業缺乏獨立于買方(加工者)和賣方(生產者)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尚未建立乳業發達國家一貫推行的第三方檢驗制度。此種情況下,我國所有的收奶方負責檢測牛奶生產者的原料奶質量,并按自己檢測的結果支付牛奶生產者奶款,這種由買方占支配地位的原料奶檢測和計價體系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當出現賣方市場時,某些加工者往往通過私自提高收購標準、拒收和降價來轉嫁矛盾,受害的往往都是生產者(奶農)。
李勝利等專家認為,乳制品的質量安全狀況與其他食品一樣,是控制食源性疾病危害的基礎性工作,是制定國家乳品安全政策、法規、標準的重要依據。奶業的產業鏈結合比較緊密,稍不注意就容易出現污染,甚至是食物中毒。
這些問題光靠法律法規是不夠的,我國應像乳業發達國家一樣推行第三方公證檢驗制度,建立不同層次的、具有第三方公證性的質量安全檢驗檢測網絡體系,做到及時、準確、全面、有效收集有關乳品污染信息,創建乳品污染預警系統,在保護國內消費者健康與安全的同時,有利于提高我國民族奶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
《市場報》 (2005年09月26日 第十六版)
作者:萬江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