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既非毒丸也非仙丹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21日 01:44 每日經濟新聞 | |||||||||
最近,外資進入國內金融機構已經成為引人關注的一件大事。無論是外資進入國內銀行,還是參股券商,其范圍之廣、規模之大、進入之深都前所未有,引發的爭議極大。 其中,美國銀行宣布以25億美元購買建行9%股份;新加坡的淡馬錫控股以31億美元購買中國銀行10%股權,蘇格蘭皇家銀行投資31億美元購入中國銀行10%股份;工行則把10%股份以約31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高盛集團旗下的投資基金、安聯集團和美國運通公司;而農
國內金融業引進海外戰略投資者的目的,不僅著眼于改變目前中國金融業的公司治理結構、機制、內部審計、信貸文化及風險評估技術與觀念,根本上是想改變目前國內金融業基本格局,形成有效的金融市場競爭。但是,國外的金融機構是為獲利而來,如果我們一廂情愿地把外國的金融機構設定為國內金融業的改造者就大錯特錯了,這是一個雙方互動的過程。 對于國內金融機構大量引入戰略投資者,目前市場存在誤解:一是認為外國投資者對國內的快速擴張會危及國內金融體系的未來發展;二是大量向戰略投資者出讓股權是廉價出售國有資產。在討論這些問題之前,要弄清楚一個基本問題,那就是國內金融機構現有的“體質”與業已發生的變化。 國內金融機構的脆弱性是不爭的事實。根源是什么?就是產權界定不清,股權結構單一,而這樣的股權結構不僅導致整個國內金融機構運作無效率,也導致了風險極高的以銀行為主導的金融業融資格局。 通過引入外國投資者來調整國內金融機構的股權結構,是國內金融機構市場化最為重要的一步。如果這一步不能夠邁出,國內金融機構特別是國內銀行業既無發展機會,也不可能獲得股市認可。無可諱言,在股份制改造之前,國內銀行體系極為脆弱,一些銀行從技術上而言已處于破產狀態,喪失了在資本市場融資的前提。目前對國內銀行業的改造步驟,即在政府幫助下進行財務重組,并引入戰略投資者來增強國內銀行業的“體質”,改進其治理結構及經營方式,是一條最為現實的道路。 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更為重要的一面,即外資進入國內金融機構提供了一種隱性擔保,與政府信用擔保同樣重要。有了國際知名金融機構的示范,當這家國有銀行上市時,其他投資者也就會尾隨而入,在資本市場尤其是國際資本市場上可以賣得一個好價錢。 交通銀行上市的例子就是一個最好的說明。如果不是匯豐銀行作為戰略投資者進入交行,交行上市既賣不到現有的好價錢,上市后被市場看好也并不容易。可以說,國際大金融機構的擔保性進入,對國內金融機構在世界市場的信譽影響相當大。 當然,國內金融機構上市并非萬能仙丹,但毫無疑問,經過股份制改造后的國內金融機構將給國內金融業帶來深刻的變革。如果還糾纏于意識形態,中國金融業要走出目前的困境是不可能的。 作者:易憲容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