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經濟最終選擇德國總理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19日 03:20 每日經濟新聞 | |||||||||
德國9月18日迎來了聯邦議會選舉,執政的社會民主黨(社民黨)和反對黨基督教民主聯盟(基民盟)展開對決,兩黨領袖格哈德·施羅德和安格拉·默克爾對總理寶座的爭奪更達到白熱化。德國經濟增長乏力以及居高不下的失業率使得施羅德在本次大選中處于不利地位。施羅德經濟改革計劃擱淺 今年5月22日,在德國人口最多的北威州議會選舉中,反對黨基民盟打敗了在這個地
然而,施羅德和社民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議會上院已被反對黨基民盟把持;施羅德推行的經濟改革計劃擱淺;德國失業率居高不下,達到了二戰后最高的12%;公司倒閉數量也達到歷史最高水平;社民黨的支持率則降至二戰后的最低點。 施羅德2002年憑借微弱優勢獲勝,再次執政。一上臺,他就加快了經濟改革的步伐,推出一系列措施:削減企業稅率,降低外國勞工進入德國的門檻,改革養老和醫療保險制度…… 這些措施單從經濟學角度判斷,的確有實行的必要,但在政治層面卻大大觸動了社民黨的傳統支持者,甚至許多普通民眾。反對黨倡導激進稅制改革 意識到經濟問題是這次大選的關鍵,默克爾為自己選了一位搶眼的搭檔。今年8月,默克爾邀請62歲的基希霍夫出任影子內閣“財政部長”,基希霍夫主張給德國經濟以“自由化的迎頭一擊”,以統一稅率取代現有的復雜稅制。 曾在憲法法院擔任稅收顧問12年之久的基希霍夫說,他12年的工作實際上是去修理一臺根本無法修好的車。他認為,目前德國個人和企業的負擔過重,因此提議對年收入的3.8萬歐元以上部分實行統一的25%稅率,對個人和企業一視同仁。 這是個頗為大膽的設想,也比基民盟原來的立場要激進得多。支持者認為,這將一舉激活經濟,使德國變為遠比現在更有吸引力的創業地點,從而大幅度增加就業。但反對者認為,這一措施完全站在有錢人立場。德國是個典型的社會福利制國家,習慣了高福利的德國民眾對相對溫和的施羅德的改革都不“感冒”,對基希霍夫的激進觀點更覺憂心忡忡。 不過,民調顯示,盡管只有38%的人贊成基希霍夫的稅制改革,但有高達50%的人更愿意選他而不是現任財政部長漢斯·艾歇爾掌管德國經濟。默克爾承諾彌合地區分歧 與經濟問題交織在一起的,還有原東德和西德地區的分歧。德國統一已16年,然而兩個地區在各方面仍存在巨大差距。 西德人不滿于每年政府給東德900億歐元補貼,而東德人也不買賬,認為西德人工資高,態度傲慢。東德地區的失業率也遠高于西德。默克爾在競選中承諾,要打破東西德之間經濟發展的壁壘,但分析人士擔心,這次大選不但無法修復兩個地區之間的政治、社會嫌隙,反而有激化矛盾的危險。 最新民意調查結果 以施羅德為首的社民黨和綠黨執政聯盟的支持率為39.5%,而以默克爾為總理候選人的反對派的支持率約49.5%,已達到48.5%的組閣線。 中德關系不受制于德政局變化 在施羅德執政的7年中,他幾乎每年都訪問中國,可以說得上是“中國迷”。如果德國政局發生變化,德中關系將會出現什么樣的變動? 不少觀察家都認為,默克爾可能會讓德國與美國走得更靠近一些,從而影響到德國的對華政策。然而,畢竟中德兩國有著長久而牢固的經濟合作基礎。 目前德國是中國在歐洲最大的貿易伙伴、是對華技術轉讓最多的歐洲國家、是向中國提供政府貸款和無償贈款最多的歐洲國家。2004年中歐雙邊貿易提前兩年超過1500億美元,其中中德貿易超過500億美元,占三分之一。到2010年,兩國的雙邊貿易額可望達到1000億美元。 在施羅德執政期間,德國國內的經濟形勢十分嚴峻。在這種情況下,一個經濟穩定發展的中國,對于德國來說,充滿了投資和貿易的機會。 無論是默克爾領導的基督教民主聯盟,還是施羅德領導的社會民主黨,都會從德國的國家利益出發,發展德中關系。因此,德中關系可能會出現某種程度的微調,但決不會發生重大的倒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