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陽集團曾在安徽紅極一時:省十大民營企業、縣支柱企業;企業董事長李文彬曾是省、市、縣人大代表;企業鼎盛時期,包括省、市、縣在內的各級領導,接二連三到企業考察。
正是憑著這些炫目的“光環”,雙陽集團從1998年至2002年間,以高息作誘餌,非法瘋狂吸收當地群眾存款。截至目前,集團非法融資后僅未兌現的金額至少7000萬元,手中攥
有雙陽集團融資的“白條”卻取不到現金的群眾已登記了7000多人。
李文彬攬儲生意一度十分“火爆”,群眾存錢到雙陽集團不到銀行,集團所在地方圓10多公里內的農業銀行、信用社等營業網點被迫撤離。據安徽太和縣、界首市兩地群眾自發統計,曾經到雙陽集團存款的群眾,涉及安徽、河南兩省以及太和縣周邊的近十個市縣,兌現的、未兌現的存款戶共計5萬戶,少的幾百元,多的在萬元以上,甚至達百萬元。群眾在李文彬處存款總額累計2億元。
太和縣知情人士介紹,李文彬積極迎合上級領導意圖,大搞形象工程,打造企業虛假繁榮。李文彬把各級領導參觀視察的照片都掛在廠里,企業從外表看非常紅火。大家都以為有政府重視和支持,李文彬的企業可信。
皮條孫鎮陳莊村民組的上百名群眾,至今也不相信李文彬吸收存款是非法的。他們說,李文彬是同村人,大家都相信他,那么多領導來視察,還有那么多廣告,這樣的企業怎么會出問題?
據記者了解,雙陽集團非法融資早露端倪,從1998年群眾發生第一次擠兌風波開始到現在,已經有三次大的風波。1998年第一次風波時,太和縣財政直接撥款扶持,風波很快平息。李文彬在“致全體融資戶的一封信”中稱:“大家的錢和銀行貸款都還清沒有任何問題,我已向市、縣領導匯報了,他們都表態支持。”其后老百姓對李文彬的雙陽集團更加信賴,把自己賣糧、賣雞蛋、賣豬、賣牛、做小生意、打工掙的錢,甚至是孩子上學錢、工傷事故賠償錢,都存到李文彬的廠里。
太和縣農村信用聯社副主任王海濤對記者說,基層信用社早就發現了李文彬非法融資的問題,每年都向上反映,但上級業務部門顧不了這些。
安徽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孫自鐸說,出現非法融資的事,各級政府首先要承擔責任,金融部門更負有直接監管責任。太和縣“雙陽事件”,不是一般的民間非法融資,李文彬利用其政治“光環”,為其個人牟取私利服務,首先表明地方黨委政府存在明顯失察,其次是提醒有關領導在考察企業或地方時,警惕不要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更不能和這些所謂企業家互為利用。
農村問題專家何開蔭從金融的角度建議:目前對農村民間借貸市場的監管,處于地方政府不管、金融部門難管的尷尬境地。國家有關部門應盡快制定民間借貸管理條例,將其納入金融監管范圍,明確高利貸的概念、性質和范圍,正確引導規范民間借貸。同時可在民間借貸活躍的地區設立相應管理機構,為借貸雙方當事人提供咨詢和指導,并對因借貸引起的糾紛進行調整。
《市場報》 (2005年09月16日 第五版)
作者:儲葉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