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中秋節復興-思辯:洋節 VS 中國節,誰能走得更遠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12日 10:00 燕趙都市報

  失落與式微——傳統節日的尷尬境地

  小的時候,過年是很讓人向往和憧憬的,不僅是因為在過年時可以大快朵頤,而且還可以大飽眼福,踩高蹺、舞獅子、劃龍舟、走旱船、敲大鼓,那種擠在人堆里看熱鬧的記憶成為孩童時代的珍藏。然而隨著年歲漸長,這種過年的幸福感逐漸變得無處尋找,困惑也由此而生。

  在北方的農村和縣城里,以前每到春節時總要舉行大規模的“花會”,最初的意圖是旨在宣揚農村的富足和快樂,其后就固定為一種不變的模式,每年春節的這兩天,四里八鄉的村民們就會聚集到城里觀看花會表演,但這種周而復始的表演卻很容易引起觀看者的視覺疲倦,到后來越來越演化成一場“走街秀”,觀看者了無興趣,表演者也敷衍了事,現在,這種花會已日見稀少,過年的氣氛變得冷清了許多,年味也越來越淡了。

  另外一個印證傳統變遷的例子莫過于農村的廟會了,在北方的許多地方,廟會是流傳至今的一個傳統節日,在每年的農忙之后,閑下來的農民們就會為“趕廟會”盤算起來,而廟會不僅為農民們提供了一個購物的最佳場所,而且也會有各種各樣的演出,為忙碌一年的農民們提供精神上的休閑和娛樂。然而演進到現在,許多地方的廟會已經變了味,成為偽劣商品的傾銷場和低俗表演的大雜燴,走形的廟會已經成為文化傳統中的一個“雞肋”。

  仔細審視我們的傳統節日,大都存在著這樣的尷尬,而探究它的根源所在,我們可以發現,建立在農業經濟基礎上的以父系為中心的

家族制度,構成了中國
傳統文化
所依托的社會結構,并對民間風俗產生了長期的、重大的影響。于是我們看到在傳統節日中,“農事”、“祈福”、“驅邪”等主題之外,又添加了“祭祖”、“團圓”等“孝親”元素。也就是說,中國傳統節日的產生乃至傳承發展的根源在于千年的農耕文明。在現代工業化、城市化乃至全球化的沖撞下,傳統節日雖然形式尚存,但卻神髓盡失。

  擠壓與侵蝕——西方文化強勢的背后

  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城市人對洋節的迷戀和追捧,圣誕節、感恩節、情人節……林林總總的外來節日被追捧得炙手可熱。再加上精明的商家在推波助瀾,不失時機地忙著打“洋節經濟”的如意算盤,把洋節的氣氛炒得更加沸沸揚揚。

  小陳,省會某大學大四的在校生,他說,一年之中最想過的節日是愚人節和情人節。“因為這種節日可以讓我們完全按自己的意愿來過,太自由了。”相比之下,傳統節日則讓人們覺得過于沉重。

  “現在大家見了圣誕節穿紅衣服的白胡子外國小老頭,就感到某種親切,而對于我們自己的許多傳統的東西,卻感覺好像已經落伍了,這樣一種觀念,在某種意義上來講,是被強勢文化浸染之后的態度。”其實,這在某種意義上反映出,在西方強勢文化的沖擊之下,中國人面對自身文化傳統的一種微妙心理。

  如果做一個比較,就可以發現,我們的傳統節日與洋節的最大不同之處在于,中國人注重節日的形式,而西方人關注的是節日的內容,我們總是希望為節日附加許多東西,諸如懷舊、感恩、祭祀、家族意識等等,因此顯得沉重,而西方人的節日則是完全以自我為中心,追求個性的釋放,顯得輕松自由,這顯然與東西方不同的文化傳統緊密相關,東方人重死,而西方人則重生。

  事實上,隨著中國社會、經濟、文化發展,以及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劇,我國民間節日文化正在經受幾千年未有的大沖擊,有的甚至正在面臨消失。傳統節日在不斷淡化,外來節日則逐漸抬頭,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西方強勢文化的侵蝕和擠壓。反觀人們在節慶期間(包括傳統節日與外來節日)的衣、食、住、行等消費生活觀念、方式上的具體改變,不難發現,我們的傳統觀念正在面臨著一種復雜的轉變。

  傳承與借鑒——中國節的復興

  有人擔心這種西方文化的“入侵”會導致中國傳統文化走向消亡,認為以西方工業文明為代表的全球化浪潮會擊敗以農耕文明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尋找這一問題的答案,需要從中華文化的歷史演進來解答。

  歷史學家黃仁宇先生曾經有一個觀點,認為五千年中華文化發展的頂峰是在唐宋時期,以“兼容并包”的開放心態吸納了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從而使得中華文化在當時成為世界的主流,但遺憾的是,這種自然演進不幸被異族的入侵打斷,自明清以來,中華文化漸趨保守,發展至近代,終于在西方工業文明的堅船利炮面前敗下陣來。

  盡管如此,中華文明作為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歷經5000年而綿延至今,其他文明則或隨著異族的征服而煙消云散,或在歷史進程中分崩離析,由此可以看出中華文明中的獨有特質就在于,它像一個巨大的海綿,有著極強的吸納力,外來的入侵內部的朝代更替,中華文化的傳統卻總能代代傳承,并能因時而變,這正是我們民族復興的巨大潛力。

  其實,即使是那些備受人們追捧的洋節,在進入中國之后也不得不做出某些改變,聰明的中國人已經把洋節賦予了新的內涵,這從前面的調查中可見一斑。這表明我們并不是在西方文化面前全面照搬,而是在因時而變,把這些西方人的節日重新予以東方人的詮釋。

  從另一個角度而言,傳統的東西并不都是符合現代的,比如廟會的走向消亡就是一個例證,但我們不應輕視節日文化的內涵,不應該漠視節日文化的衰落,應該很好的保護它。傳統和現代并不是矛盾的,只不過,有些傳統在我們這個社會中所占的地位沒有過去那么顯赫了,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對傳統的徹底放棄,這些傳統的節日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在社會中總會有它生存的空間。

  演進:中國有哪些傳統節日

  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其中大部之形成莫不跟歷制有關。

  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李露露女士的新著《中國節—————圖說民間傳統節日》(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將中國較重要的傳統節日統計歸納為20個,其中來自日月時令交會的,或與之有關系的有16個:春節、立春、元宵節、中和節(二月二日)、上巳節(三月三日)、清明節、天貺節(六月六日)、夏至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冬至節,都與時氣節奏大有關系;幾個表面上與時氣無關的,比如端午節、臘八節(十二月初八)、祭灶節(十二月二十三日)、除夕節,細查古制,也有時令的講究。民間信仰認為五月為毒月,初五又是毒日,有五毒,即蛇、蜈蚣、蝎子、蜥蜴、癩蛤蟆。此月多災多難,甚至生孩子都會夭折,因此必須采取各種方法預防,避五毒乃是過“端午”之初衷。臘八、祭灶以及除夕節,均是春節的“伴節”,自然也是與時氣相關的。而其余四節正月初七的“人勝節”、四月初八日的“浴佛節(釋迦牟尼生日)”、七月十五的“中元節(鬼節)”和十月十五日的“下元節(水官大帝誕辰)”則來源于傳說、

神話和宗教。

  記者調查:國人眼中的洋節與中國節

  中國社會調查事務所在京、滬、渝、哈、穗、漢等六大城市調查發現,中國人眼中的洋節“雖近猶遠”,多數人過洋節但仍“堅守”自己的傳統節日。

  被調查者中有85.7%的人認為中國傳統節日重要,認為都重要的占14.3%。

  在中國人所過的洋節當中,前四位排名依此為:圣誕節(65%),母親節(42.5%)、情人節(37.5%)、父親節(27.5%)。

  在回答過節感受時,認為“表達情感方式奇特”的人占51.4%。從洋節在國人生活中出現的名位可見,中國人過洋節不再單單追求“原汁原味”,而是利用洋節來表達對朋友、親人的情感。“過圣誕節是為了與家人團聚”這一回答,顯示了“圣誕節”這個古老的西方傳統節日,在中國人生活中已完全被賦予了新的涵義。

  母親節、情人節、父親節,國人選擇的都是“人情味”十足的節日,而不是“洋味”十足的節日。如頗能代表西方文化特色的萬圣節、復活節則因其不能理想的傳情達意和不符合國人思維方式而不被中國人所接受。在問及“過洋節方式”上,與“朋友娛樂”的占53.6%,與“家人團聚”的占35.8%,“送禮物”的占31.3%,而原汁原味的西方過節方式則為國人所棄。

  “洋節與中國傳統節日有何區別”,57.1%的男性認為“中國傳統節日停留在吃、穿等物質水平上,而洋節更注重精神的交流”。60.7%的女性認為“洋節輕松自在,中國傳統節日過得累”。看來男女過洋節各有所圖:男性注重過洋節時的精神交流,女性追求過洋節時的輕松自在。

  本報記者:趙志國;實習生:袁志廣


愛問(iAsk.com)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