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成杰:以科學發展觀來統領農業農村經濟工作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10日 18:44 新浪財經 | |||||||||
2005年中國企業高峰會于2005年9月9日至10日在北京召開。本次會議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管、中國企業聯合會與世界經濟論壇共同舉辦。會議的主題是:“中國下一階段現代化:制定科學與可持續的解決方案”。新浪財經獨家圖文直播,以下為農業部副部長尹成杰精彩發言: 大家知道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中國政府歷來高度重視農業的發展,近幾年來一直強
第一,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提高恢復和提高,去年以來中國政府加大對糧食生產的扶持力度,加強糧食主產區建設,調動廣大農民的積極性,促進了糧食的發展,去年糧食的總產達到4.69億噸,比上年增加了380多萬噸,增長的幅度在新中國的歷史上是第二個高產的年份,今年的夏糧總產達到1.06億噸,比去年增加了512萬噸,所以今年中國的夏糧又獲得了增收,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提高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二,農民收入實現了較快的增長,中國政府始終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農業農村經濟的中心任務,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來促進農民收入的快速增長,去年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2936元及比上年實際增加8.6%,這個增長幅度是近九年來增長幅度最快的年份,今年上半年農民現人均收入達到5986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5.2%,工資性收入和出售農產品的收入明顯增加,農業已經成為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 第三,農業的市場化國際化的進程明顯加快,農業農村的改革不斷深化,特別是市場配制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得到有效的發揮,農業的市場全面放開,營銷的主體、銷售的渠道和經營的方式都日趨多元化,特別是中國入世以來人們履行承諾,中國的農業對外開放不斷擴大,農產品較快增長,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四大農產品的貿易國,農業利用外資和走出去的規模繼續擴大,全方位多層次的寬領域的農業的對外開放的格局已經基本形成。中國現在在農產品的市場的開放上的領域進一步擴大,農產品進口的品種也進一步的增加。 第四,農業農村經濟全面協調發展,種植業結構繼續加大,特別是畜牧業保持了較快的增長,中國畜牧業在中國農業中的比重已經達到33%,特別是畜牧業在農民增收當中的貢獻率不斷提高,在一些畜牧業的大省,像內蒙、吉林、河南、山東這些地區畜牧業對農民增收的貢獻率已經達到40%以上,漁業生產平穩發展,農業的區域布局更加合理,特別是近幾年來中國政府實現農業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實行農業優勢化的區域化布局,在糧食產業帶有玉米產業帶,水稻產業帶,大豆的產業帶,這些戰略性的結構調整有利提高了中國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特別是農業產業化經營進一步推進,農產品加工實現了較快的發展,現在在中國主要農業農產品的轉化加工率提高到55%,通過了農產品的加工提高了附加值,使農民的增收有了新的來源。比如在我們國家一些糧食主產區,像吉林省主要是生產玉米,過去玉米多了儲不下,銷不去,現在玉米的深加工發展很快,特別是吉林市通過玉米可以加工成酒精作為汽車的燃料,在玉米的深加工,除了淀粉和酒精以外,還開發出利用玉米來生產各種衣料,這個衣料是非常的精美的,它穿在身上以后,我們用化纖的衣料了火以后都是帖在皮膚上,用玉米做的材料就像吸煙的煙灰一樣散落在地上。雖然玉米產量的提高,生產的成本也會得到不斷的降低。中國農產品的深加工在不斷的發展,通過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現代技術的發展,農業的功能正在向多元化發展,傳統農業經濟理論主要講農業有四大貢獻,現在看,農業的功能的內涵不斷地擴大和外延,比如通過農產品的深加工,農產品在制藥、發展各類產品等方面都有著明顯的作用。鄉鎮企業的發展也在持續快速的推進,特別是縣域經濟的發展有利地推動了城鎮化的進程,中國農業的發展穩定了國民經濟的平穩快速發展,特別是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有利促進了工業化和現代化。大家知道過去通過宏觀調控加大對農村的調控力度,糧食的生產出現了重要的轉機,所以說中國農業農村經濟的發展不僅使中國的農產品供求關系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我們已經實現了供求平衡、豐年有余這樣歷史性的轉變,農產品供應關系的轉變使農民生活總體上實現了溫飽向小康歷史性的跨越。特別是農村的貧困人口由改革開放初期的2.5億人減少到現在的2600萬人,中國扶貧事業的發展,也是對人類進步和全球反貧困事業的有利的支持和貢獻。 當前,中國正處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又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時期,中國農業的發展既面臨著國家綜合實力的增強,發展環境的優化,扶持力度的加大,自身物質技術條件的改善等等有利的條件,當然同時又面臨著資源和市場的雙重的約束的增強的壓力。基礎設施還比較薄弱,一些體制性的矛盾還沒有根本解決。所以國際競爭力的壓力也比較大。 面對著新的形勢,中國農業發展要自覺地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實施統籌城鄉發展的戰略,貫徹兩個趨向的重要論斷,特別是要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堅持走科學發展的道路,在這里我要向各位朋友做一點解釋,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這個重大的戰略方針,是今年人大代表期間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來的,今后一個時期要加大工業對農業的反哺,城市對農村的帶動,對農業要多多給予支持,從農民那里盡量少索取,放活深化農村的改革,改革農村的經營管理體制,財政管理體制,教育體制,農村的技術推廣機制,通過改革,進一步提供強有力的動力和活力。 中國農業在今后一個時期,主要還是要抓住以下幾點:第一,穩定完善農村的各項政策,長期穩定并不斷完善以家庭承包經營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扶持農業各項政策,保持穩定性和聯系性,主要是直接的糧食補貼政策,再有實施優良品種補貼政策,農機補貼政策,以及重點糧食品種的最低收購價的政策,不斷增強政策的反哺性和普惠性,當然我們這些政策是嚴格按照入世要求和規則來實施的。 第一點,建立穩定增長的智能資金的渠道,加大對農村基礎性、公益性建設設施的扶持的力度。 第二點,切實加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建設,因為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糧食的消費數量也比較大,從我們國家來看,每年的糧食消費要有9800億,我們2003年全國的糧食當年的產量是8600億,缺口有我們有充足的儲備,另外我們通過國際市場的出口來進行調節。在中國加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建設始終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特別是工業化城鎮化的推進,耕地的減少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依靠科技進步來提高單產需要一個過程,所以當前我們采取有利措施,一個是保護耕地,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特別是保護基本農田,第二是加大農業科技推廣力度,推行農業科技入戶,千方百計依靠科技來提高單產,依靠單產的增加來提高總產,來進一步提高糧食生產水平。 在加強糧食生產綜合能力建設方面,我們抓住主產區這個特點,特別是中國13個糧食主產區,有較好的生產糧食的基礎和技術,所以我們13個主產區的建設要得到加強,13個主產區糧食的總產量占我們國家去年糧食總產的85%以上,所以我們抓住了主產區就是抓住了糧食的基本保證。 同時,我們加大對貧困地區的扶持力度,也加大對銷區的扶持力度,建立主產區和主銷區,利益機制協調的這樣的機制,調動主產區政府和農民種糧的基礎性,同時在主銷區建立相互的關系和機制,來促進糧食生產的發展。 第三,大力轉變農業增長方式,中國農業的發展還是要走依靠科技的道路,要在節約資源保護資源上下工夫,所以我們加快推進農業科技進步,加強農民的技術培訓,使農業生產盡快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勞動力素質提高的道路上來,比如去年實行了科技入戶的工程,特別是加大糧食生產技術的推廣,同時實行了撤土退還施肥,中國使用的化肥飼料已經走在世界的前面,但是化肥使用多了以后,一個增加種糧的成本,降低農民的收入,再有一部分化肥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所以也影響了糧食的質量。我們要實行科學的施肥,今年由于我們實行這個政策,使耕地在化肥使用化肥成本每畝降低了20左右,有利于消除了對環境的污染,也提高了農產品的質量。 轉變增長方式方面我們還強調,保護和合理利用資源,大力發展資源節約型農業,比如在農村我們實行了沼氣的工程,使農業的剩余物和牲畜的糞便結合起來形成沼氣得到有利的利用,以改善農村的生產環境,現在我們還正在研究怎么樣在農村加快循環經濟的發展,充分地利用農業的剩余物,比如農作物的秸稈,我們國家每年有農作物秸稈6億多噸,據我們統計,現在我們利用的農作物秸稈只有三分之一,而這三分之一的利用還是粗放的利用,我們只是利用它來做牲畜的飼料和部分的還田,下一步我們要學習其他國家先進的經驗發展生物質能源。 比如今年上半年我到丹麥去學習考察,發現他們利用秸稈來進行生物紙發電,在我們國家有大量的玉米秸、豆秸,我們利用它我們要在農村利用秸稈來發電、造紙、生產秸稈建材等來解決能源問題,現在已經有一些丹麥和其他國家利用秸稈發電這個技術比較先進的已經開始到我們國家來研究合作建廠,利用秸稈來發電的電廠,正在積極實施這項工作。 秸稈發電以后的剩余物還是很好的肥料,發電產生的熱量還可以供給城市供熱的需要,通過加強農業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發展循環經濟,不僅符合節約型經濟的要求,也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也是增加農民收入的要求。比如丹麥一斤麥秸農民賣給麥廠以后會有很多的收入,而在我們國家一斤能賣到一毛錢,通過這個不僅每年可以向縣里交六千萬利稅,全縣農民僅這一項目就要可以增加三千萬的收入,當然這是一個很好的規劃,建廠正在建設實施當中,最終的效果還要靠電廠的經營管理和建設后的農民利益機制合理的建立。 第四,不斷推進農業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以市場為導向,發揮區域優勢的比較優勢,繼續發展特色的農業,特別是推進畜牧業生產方式的轉變,發揮發展現代畜牧業生產,發展農業的產業化經營,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下一步中國要在農產品的深加工上下工夫,農產品只有加工轉化,農民才能增加收入,農業才能提高效率。下一步我們要大力發展加工轉化,實現農產品的加工轉化,開發出各種新的食品和其他產品來滿足市場的需求,提高農業的比較效應,來增加農民的收入,特別是要我們大力發展以糧食為主這樣原料的加工業來推進鄉鎮企業結構的調整和技術進步,以此來不斷地壯大中國的鄉鎮經濟和縣域經濟。 第五,努力拓寬農民增收的渠道,提高農業的綜合效力,發展農村的二三產業,加快城鎮化的建設,特別是要拓寬農村勞動力就業的空間。中國農村的勞動力剩余是比較多的,怎么樣把農村剩余的勞動力都能夠走出去,獲得就業的崗位,開辟這個渠道,是中國農業面臨的最突出的問題。 這幾年來農村勞動力進城打工的人特別多,特別是大城市對農村勞動力提供了一些優惠的條件,實行寬松的環境,現在的中國勞動力在鄉鎮企業和到大城市務工就業可以達到1億5這樣的數量,從現在來看,農民工進城務工也出現一些可喜的變化,一個是從原來無序的民工潮,現在已經轉入各級政府負責,以市場為導向的這種有序的流動的機制。 另外,各地的條件的寬松,加強了對農民工就業的培訓特別是農業部實行的民工陽光培訓工程,國家農業部拿出三億元來培訓他們,讓他們培訓就業的本領,這樣大大促進了農村勞動力的轉移。 第六,繼續深化農村改革開放,積極穩定推進鄉鎮企業的改革,特別是改革開放上要采取一些政策和措施,歡迎各國朋友和一些大中型企業到中國的農業領域投資,特別是以農產品加工這樣為主要方向的企業到中國來興辦農業農產品的加工企業,我們國家有五千多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擔負著農產品的深加工的任務,有的是加工型的,有的是流通型的,加工型就是加工農產品,流通型就是使中國的農產品在流通方面進入國際市場方面起到帶頭的作用。但是,這些龍頭企業總體看加工水平比較低,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所以我們歡迎一些企業家和各國的朋友來中國參與中國農業的改革開放,來共同的發展農業農村經濟,實現雙贏。 總之,農業發展前景是十分廣闊的產業,也是企業家施展才華大有可為的一個領域,在此,我謹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真誠地歡迎國內外的企業界的各位朋友繼續關注和支持中國農業的發展,積極地參與中國農業的改革開放,參與中國的農業建設。 所以我相信通過我們共同的努力,中國農業必將進一步加快發展,也必將對世界農業的發展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中國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所取得的成就除了我們自己努力以外,與我們同各國在同業技術領域的合作交流分不開,與各個國家一些農業方面的支持幫助分不開,所以在此我非常感謝有關國家和各位企業家對中國農業的幫助和支持,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