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呼吁:用市場調控保“油價安全”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09日 10:48 金羊網-民營經濟報 | |||||||||
把脈:石油安全已從“供給安全”轉為“價格安全”診斷:定價能力缺失、價格風險嚴峻、市場手段不足開方:積極參與石油期貨交易,形成中國石油期貨市場據新華社電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油價安全”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如此強烈地挑戰著未來經濟發展的安全。必須直面和思考的是,正處于難得的“黃金發展期”中的中國經濟,如何應對“油價風險”?
石油安全關鍵是“油價安全” 我國以戰略石油儲備為主的石油安全戰略,正遭遇來自市場層面的挑戰。石油經濟專家張宏民等認為,在當前油價高位震蕩的背景下,我國的石油安全將突出表現為“石油價格安全”。“由于我國缺乏成熟市場經濟體中所具備的價格避險機制,石油價格暴漲及隨后可能出現的暴跌,有可能對我國的石油安全戰略構成沖擊。”張宏民說。從世界范圍來看,雖然局部地區石油供應中斷和短時期內石油供應緊張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從可以預見的未來來講,世界范圍內石油的供應是充足而有保障的,不會出現供應中斷無油可買的局面。“我國目前面臨的價格風險,才是在較長時期內我國‘石油安全’的最大挑戰。”張宏民說。根據國際能源署一項研究數據,石油價格持續上漲10美元,將減緩我國經濟增長率0.8個百分點;摩根斯坦利的研究也表明,布倫特原油價格每上漲1美元/桶,中國的GDP將損失0.06%。這些研究盡管給出的數據不盡相同,但都表明國際油價上漲對我國經濟增長產生不利影響。 油價被“牽著鼻子走” 我國石油價格風險陡增的根源在于,作為一個石油貿易大國,在國際石油市場的價格博弈中我們卻常常處于一個被動承受的境地。上海證監局副局長黃運成提供的一份數據稱,目前,我國石油的進口量占世界石油貿易總量的6%,但在影響石油定價的權重上卻不到0.1%。作為一個石油消費和需求大國,我們完全可以利用“消費量和需求量”這個“強勢因素”,通過國際資本市場,乃至搭建我們自己的資本市場,對世界石油定價產生“有利于我”的足夠的影響力。但在現實中,這個有利的“強勢因素”不僅沒有用好用活,反而被國際投機商作為炒作油價的由頭大肆利用,造成我國“越高越買、越買越高”的局面,被國際油市不斷走高的震蕩行情“牽著鼻子走”。專家認為,目前,石油安全本質上已經從“生產-供應型”的“供給安全”,轉變為“貿易-金融型”的“價格安全”。“所謂石油安全,就是能夠以可以接受的價格持續獲得石油,也就是價格安全。這已是國際共識。”黃運成說。據黃運成等專家分析,對我國而言,石油價格安全包括兩個層面:宏觀層面是中國作為一個越來越重要的石油進口國,如何參與國際石油定價;微觀層面是石油及相關行業如航空業、汽車工業等通過一定的價格避險機制,穩定石油及石油產品價格,取得穩定發展和創造最大公司價值。 應實現市場化調控 “中國作為一個石油生產消費大國,在現有經濟發展狀況下,將越來越吸引國際石油公司、企業的關注,從某種意義上將,我國具備成為亞洲石油貿易中心的條件。因此,在建立石油期貨市場時,我們必須有爭做亞洲石油貿易中心的‘雄心’。”中國石油國際事業有限公司原油單元風險控制經理楊華說。以期貨價格作為世界大宗商品的定價基準,已經成為世界通行的游戲規則。有人認為,2004年的國際石油價格中有10美元左右的“投機溢價”。“但我們不能就此去對中東產油國說,油價中有10美元是由于投機造成的,所以我拒絕支付這一部分價格。”石油期貨專家李輝說。“既然我們暫時無法改變現有的游戲規則,那么所能做的惟有積極參與、適應并運用好這些游戲規則。”李輝認為,我國的市場調控者必須熟練掌握和運用先進的市場工具,必須盡快參透這些工具背后的游戲規則。根據國際石油貿易的經驗,成熟的石油市場,一定會培育出石油期貨市場。換句話說,石油貿易市場化發展到一定程度,市場必然需要期貨貿易。因此,期貨貿易和期貨市場的出現是大宗商品市場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產物,而期貨貿易和期貨市場,也就成為當今世界大宗商品貿易市場化高級階段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的石油貿易既然已經進入了市場化發展的階段,那么進行石油期貨交易,形成石油期貨市場,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會長陳浩然說。事實上,在開放經濟條件下,即使石油供應充足,一個國家的石油安全也還會受到國際石油價格波動的威脅。不少專家因此認為,我國多年來漸進式的石油體制改革,如今已走到如何確保石油價格安全的“關口”,亟待尋求創新和突破。上海證監局副局長黃運成結合其在同濟大學進行的一項課題研究成果呼吁,為保證國內市場的穩定和有序,保障國內工業發展,“中國有必要建立一個市場化的調控機制,參與全球油價博弈。”(黃庭鈞)(日京/編制)(來源:金羊網) |